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于是,各电视台的收藏栏目纷纷上马。2003年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的一年,也是中国电视收藏类节目的一个高峰年。这一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艺术品投资》节目的周末版《鉴宝》,收藏类节目的巨大受众价值和市场空间初露端倪,到2006年呈现出“井喷“现象。据统计,全国目前的收藏类电视节目有十余家,主要是中央电视台的《艺术品投资》《鉴宝》、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天津都市频道的《艺品藏拍》、吉林卫视的《找你》、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凤凰卫视的《投资收藏》、成都电视台《成都商行——西部珍藏》等等。伴随收藏类节目的繁荣,非议随之而来,引发非议的主要原因是其或多或少的娱乐色彩,专业知识含量顿高的收藏类节目是否应该选择一种娱乐化的生存策略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对收藏的爱好数千年从未间断,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收藏盛世的局面一度受挫,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也得到巨大的改善,为人们从事收藏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电视,也顺应潮流而开办鉴藏类节目.除了中央电视台二套<艺术品投资>、<鉴宝>和<寻宝>栏目以外,地方电视台也纷纷举办此类节目.鉴藏类电视节目是在当代收藏热的背景下产生,所以鉴藏活动影响并决定该类电视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市场的发展壮大,从地方电视台封中央电视台的各大电视频道都推出了自己的收藏鉴定类节目,其中的许多节目也取得了不错的观众口碑与收视成绩,有的甚至成为收视热点。  相似文献   

4.
李静 《新闻知识》2008,(3):76-78
中央电视台的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成功播出之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谈话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出现,形成了继"综艺风""愉悦风"之后的又一股收视风潮.谈话类电视节目的核心要素是语言.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盛世收藏潮流,催生了国内收藏类电视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收视率也节节攀高。它们以艺术品鉴赏、收藏为切入点,借助其大众媒体广泛的传播力量,普及收藏文化知识,提高收藏爱好者的鉴赏能力,对收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由于这波大众  相似文献   

6.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吕楠 《传媒》2016,(13):67-69
随着我国历史上第五次收藏热潮的兴起,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民众收藏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收藏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节目以藏品的艺术鉴赏、真伪辨别为切入点,再现艺术品收藏的乐趣、传递艺术品投资价值与市场行情.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此类节目起到了传播信息、引导大众、提供娱乐和文物保护的作用,并在与观众互动方面,通过海选报名、持宝经历述说、现场鉴定、价格参考等环节极大地点燃了观众的参与热情,提高了民众对艺术品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电视是大众传媒,基于市场导向的需求,规定了其表达形式必须通俗。这种基本属性让承载精英文化、载道人文关怀的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市场生存遭遇尴尬,其收视率也的确不如一些娱乐节目。但是,在电视节目日益庸俗化、通俗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这一类节目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从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产生语境、市场价值和生存困境考察这类节目的市场生态。  相似文献   

9.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2,(5):8-9
鉴宝节目各国规矩不同国内鉴宝类电视节目因被人质疑砸毁了不少真品而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与中国相比,起源于西方的鉴宝节目历史更久,可看性也更强。鉴宝类节目最早起源于1979年英国的《古董巡回秀》,该节目至今依然很火。每期节目都有一个特定专题,这一专题契合近期古董收藏市场的热点,成为收藏热潮的风向  相似文献   

10.
周锦 《新闻世界》2012,(11):133-134
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自上世纪后期复兴以来,可谓是热闹非凡、精彩纷呈。2010年,书画拍卖场“涨声一片”,据不完全统计,其总成交额达502亿余元人民币,10余件拍品跨过亿元门槛,其中以书画类拍品居多。2011年收藏市场虽有所降温,但在中国嘉德春拍上,齐白石《山水册》仍以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这是齐白石作品的最高拍卖纪...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法制类节目的普及,法制类电视节目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基于此,结合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的现状,着重分析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一系列相亲类节目火爆荧屏.这一现象也引起国人甚至世界不少媒体的关注.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电视相亲类节目到底问题何在?本文尝试用传播学上的虚拟环境等理论分析解读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期更明确媒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类节目受欢迎 电视民生类节目大多对贴近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与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可视性培植着观众对媒体的信任.电视民生类节目为何受到关注,取得成功呢?这要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开播说起.这档节目从播出第36周开始,名列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创造了国内地方电视新闻收视奇迹.《南京零距离》取得成功之后,各电视台也随之争相效仿,民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而后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民生类节目成为很多城市电视台的重点栏目之一,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本篇文章介绍了当前语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互动意识。互动意识是一种为适应新环境和新挑战而产生的电视节目形态,建立了以沟通和交流为主的当前语境下的谈话类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制作互动意识对当前语境下的电视谈话类节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卓维伟  徐佳 《大观周刊》2011,(15):295-295
本文对近期不断出现的讲述类电视节目现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研究了讲述类电视节目成功的原因以及节目特色。指出讲述类节目自身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认为该类型节目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前景,代表了电视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谈话类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形态.现在,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己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谈话节目曾经风靡我国,从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在1996年开播的《实话实说》,在全国掀起一阵"谈话旋风",其表现为:一方面,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节目如黑龙江电视台的《北方直播室》、广东电视台的《岭南直播室》等;另一方面,谈话的方式也渗透到许多新闻、娱乐、纪录片节目中.  相似文献   

17.
现在,各类电视节目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生活娱乐和消遣的重要渠道和工具。这当中访谈类电视节目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地方电视台创办访谈类节目的并不多见,最近几年才开始尝试这种节目类型。有些电视台虽然受多种外在条件的制约,没设访谈节目,但是在一些重大事件活动和关键节点上,为配合地方政府的新闻宣传也尝试做了一些访谈节目,所做节目播出效果均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地方电视台访谈节目主持  相似文献   

18.
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媒体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永强 《新闻窗》2011,(2):128-128
相亲类节目的热潮势不可挡,以至于广电总局在2010年6月出台了一项管理通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专门为规范“婚恋交友”类节目,抵制相亲类节目低俗化。如今某些相亲类节目在一定程度和环节上有些出格,过分的强调物质、金钱、家庭、工作等,以至于出现各种“拜金女”、  相似文献   

19.
文化类电视节目是我国电视媒体中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当前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营销手段落后,造成文化类节目总体收视率不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电视文化节目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电视文化节目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一系列相亲类节目火爆荧屏。这一现象也引起国人甚至世界不少媒体的关注。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电视相亲类节目到底问题何在?本文尝试用传播学上的虚拟环境等理论分析解读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期更明确媒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