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2~23页的例题,第24页的"想想做做"1~3题。[教材简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4~45页第五单元"周长"第1课时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五年级上册系统研究了五种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之后学习的立体图形,是系统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是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它在本单元知识中处于统领地位。教材编写可以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教材第10页的上半页,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些长方体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回忆生  相似文献   

4.
崔娟  黄越 《辽宁教育》2004,(7):120-12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100~10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含义,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拼组图形(教材第25页~26页),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实际是图形分解与组合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拼摆,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2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感悟、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进而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在观察比较、操作体验、归纳概括、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成功。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7~98页"整理与反思"的后半部分,第98~99页"练习与实践"第7~10题。【教学目标】1.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2.学会用网络图、集合圈等形式正确表示已经学过的平面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拼组图形(教材第25页~26页),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实际是图形分解与组合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121~123页.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本第十二册71~ 72页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第一课时——转化,本课中例1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转化"的含义,然后通过应用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式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最终转化成长方形再进行比较的过程,体会到"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接着安排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3题分别涉及了数与代数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转化"策略,体会"转化"策略应用的便捷.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27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学图形,(生答略)这些数学图形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两个成员——长方形、正方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 [设计意图]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之前已经认识的数学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知识,另一万面也可以快速引入主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5~7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2.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4.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123~124页),第1课时,新授课。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开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推导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9~41页。教材简析《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课主要是教学相交与平行,这是学生在认识了点和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和图形的重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8~19页的例题“想想做做”。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正方形、长方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北师夫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4~45页第五单元“周长”第1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禽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老师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方法颇具特色。他首先向学生出示如下图形: 他首先向学生出示如下图形:①②并说明这些图形和(数学)第四册(五年制)第116页一118页的图一样,让学生数一数它们的边数,问:"他们各是几边形?"学生很快答出是四边形。接着,他让学生在课本中度量这些四边形相对的边长,问:"哪些四边形的相对边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6页~57页例题想想做做。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会识别和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