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功出生于清朝皇族一个没落的家庭,虽然中学时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他在私塾中任过教,而且一直自学古典诗词,坚持不懈地写作。1933年,启功家的世交傅增湘先生拿着启功的作业去见陈垣,意在给潦倒的启功找点谋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徐吉志 《辽宁教育》2012,(16):22-24
提起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启功先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对于启功先生的成功之路,可能就很少有人知晓了。启功老先生在世时,曾多次对友人谈起北京师范大学老校长陈垣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是陈垣校长改变了他的一生。当年的启功只上过中学,没有正式工作。他祖父的门生傅增湘把他介绍给了陈垣,陈垣看了他的作品后,非常欣赏,认为"写、作俱佳",就介绍到辅仁附中教国文。但是,两年后,附中认为启功没有大学文凭,便将他解聘了。陈垣先生又安排他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后因没有文凭  相似文献   

3.
著名书法家、学者启功先生21岁那年,在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当时辅仁大学的校长、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惜才爱才的陈垣认定这位目前处境艰难的青年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决心扶持他、培养他.  相似文献   

4.
赵冬臣 《生活教育》2011,(11):61-62
启功先生终其一生都对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深怀敬意,他并未在陈垣手下正式读过书,却始终以师事之。陈垣1971年逝世后,启功写下了这样的挽联:"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誉陶甄。"为报师恩,耄耋之年的启功伏案三年,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陈垣诞生120周  相似文献   

5.
游宇明 《生活教育》2011,(21):61-62
启功先生终其一生都对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深怀敬意,他并未在陈垣手下正式读过书,却始终以师事之。陈垣1971年逝世后,启功写下了这样的挽联:"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誉陶甄。"为报师恩,耄耋之年的启功伏案三年,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陈垣诞生120周  相似文献   

6.
<正>我认识启功先生是在1979年年初,那时先生刚结束在中华书局标点《清史稿》的工作回到北京师范大学(下文简称北师大)。为请启功先生参加并指导纪念陈垣校长诞辰100周年的筹备工作,经刘乃和先生引荐,我第一次与先生见面。当我说明是为纪念陈垣校长请他写回忆文章时,启功先生非常高兴,动情地讲述了他如何受到老校长的教导和恩泽,他说:"没  相似文献   

7.
著名书法家、学者启功30年代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担任国文教师时,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曾反复多次给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提醒上课的注意事项。启功称这些“注意事项”为陈垣先生的“上课须知”。综合起来,有如下几条。  相似文献   

8.
首生 《师道》2004,(1):7-9
启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父亲早逝十岁时曾祖父和祖父又相继去世,靠母亲和未出嫁的姑姑抚养。家贫,辍学,然自强不息。幸遇恩师陈垣,加上自己刻苦自学,终成诗、书画“三绝”,享有盛誉。终身从教,桃李芬芳,著述颇丰。启功先生的快乐,一来自对功利的淡泊;启功先生的幽默,源自对社会、人生的洞悉;启功先生的智慧,得益于其独具匠心的求索……在喧嚣的尘世,启功先生如同一缕清风,一泓碧水,让每个遇见他的人,都不免为之心动神牵。  相似文献   

9.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是启功先生为纪念他的授业恩师——陈垣先生百年诞辰而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文章虽写于三十年前,但文中陈垣先生对如何教书,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的谆谆教诲,犹黄钟大吕。  相似文献   

10.
启功 《教书育人》2009,(8):29-32
此文是启功先生为纪念他的授业恩师——陈垣先生百年诞辰而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文章虽写于三十年前,但文中陈垣先生对如何教书。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的谆谆教诲,犹黄钟大吕。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都说启功先生是个书法家,而知道他的诗、画与书法同样高标绝俗的人却不多。50年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北师大的老校长陈垣先生就曾称赞他是诗、书、画“三绝”,陈垣先生的话决不是溢美之辞。而启功先生却认为诗书画只不过是“三余”。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执教已60多年了。论学问,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乃至于艺术都有精湛的研究,同时先生又精于文物鉴定,现在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凡听过先生的课或听过他淡话,读过他著作的人都会感受到先生学问的渊博和见解的透辟。所以有人说他是书法专家,他总是笑  相似文献   

12.
范示群伦     
为我刊封面题字的启功先生驾鹤西去,全国惊痛,哀心一片。这位豁达乐观、成就伟硕、淡泊名利的大师去了,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财富。大师者,即卓越的学术成就与高尚品德兼备之人。启功先生即亦如此。先生著述等身,书画无数,他的博才文识,令青年一代在短时间内难以尽学,但先生的人品,却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深深感受到,自然也会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夏闰庵先生系清末民初词人,生前与著名藏书家、教育家傅增湘以及书法家陈汉第和其弟弟陈敬第(叔通)多有交往。夏辞世后,陈叔通先生撰写《江阴夏先生墓志铭》,文附载于《悔龛词附文存补遗》之后,并得以传世。陈先生所撰墓志铭中提到:“先生与江安傅增湘交善,以铭幽相属。增湘病癃废。”其实,傅增湘有署名撰写《江阴夏闰庵先生墓志铭》一篇,只是非其亲笔,而是属其族侄傅岳棻代笔。本文就两篇不同文风的铭文进行比对,并略述夏与诸名人之交契往来,以期有心研读者更清晰明了地认识夏闰庵先生。  相似文献   

14.
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读启功先生———读启功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东门的影壁上,书写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字。这是北师大校训,亦是书写者启功先生对“师范”的解释,同时也是启功先生一生的追求。启功,字元白,满族人,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当代著名古典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和教育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著有《汉语现象论丛》、《启功韵语》、《启功丛稿》…  相似文献   

15.
从人生经历和教育经历出发 ,分析启功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以及启功先生在治学方法上打通传统文化各领域的特点。探讨启功先生对北京文学、民间文艺的研究 ,北京文化对启功先生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启功先生在文学、艺术创作与人格形象上与北京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启功先生(1912.7.26—2005.6.30)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是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同时,启功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为北京师范大学拟订并亲笔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他立身治学处世的生动写照,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师大人成为教育之栋梁。2012年7月,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以"百年启功与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纪念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在会上,启功先生的高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仁珪先生以先师为例,讲述了如何向启先生学习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3,(27)
先生愚哉!先生愚哉!仆非先生世交故友,亦未有半面之缘,然每念及先生,思先生之举实为不智。仆未偿不扼腕叹息,情遂不可抑,乃有此书,幸先生一览之,则仆幸甚至哉! 向者闻先生之事:天雨坏墙,毁先生之家,子曰:“不修,则必有失矣。”邻翁亦如是言耳,先生竟放任不修,以有失焉。而先生何以竟智子而疑翁邪?先生之不智甚矣!天雨坏墙,非为异事,先生大可修之而后安,而先生竟不修,致有所失焉。斯已为不智。既有失,而先生不悔弃邻翁之先言,而竟智子疑邻,为天下百世之人耻笑不亦宜乎? 先生之子,与先生情近,先生之邻,与先生情远,情近而亲,情远而疏,亲而智之,疏而疑之,先生其不明事理乎?先生其不辨是非乎?先生虽物富而思穷乎?  相似文献   

18.
西汉王朝开国以后,“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经常出现日食在晦的反常天象,使得朝野惶恐,天下不安,帝王为此而下诏罪己者屡见不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历面与天象吻合,西汉武帝有太初改历,东汉章帝有元和改历,从而形成了两汉历法沿革的复杂局面。后世历家如刘羲叟、汪曰桢直至陈垣先生,都以历谱的形式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朔闰编排加以解说,其中以陈垣先生的《二十史朔闰表》最为明晰准确,影响深远,至今被学术界广泛使用,但是,从历法沿革的角度来说,尚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因之摘其要者,略述如下,以就正于识者。  相似文献   

19.
国学大师陈垣从教70多年,任大学校长46年,对广大青年学者影响深远,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时任辅仁大学校长的他曾将中学毕业的启功安排到辅仁大学教授大学一年级的国文,并向启功传授上课须知,启功将其归纳为九条。现将这九条上课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先生从国外归来,碰到陈垣先生,北陈对南陈说,你能看外国书真好,已没有中国书可供我看了。即使是中国书,陈垣先生也肯定没有读遍,但没有新思路、新观点、新材料供陈先生消化、吸收,书再多又和无书何异?伯乐一过冀北而马群遂空,非无马也,无千里马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