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班主任老师教育两个对老师不礼貌的男生的故事。对于两个男生,班主任老师没有责备他俩一句,只是说了这两桩事情。老师通过两件事告诉学生“尊敬的鞠躬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的道理,使两个不懂礼貌的学生深受教育。这篇文章中,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其实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表扬的智慧     
石海龙 《班主任》2012,(3):14-14
一次和同事聊天,我告诉他,他们班学生很有礼貌,虽然我没有教他们。但他们见面总是和我打招呼,轻轻地问候一声“老师好”,令我心里十分温暖。  相似文献   

3.
泊客 《师道》2011,(11):30-31
某班转来一名新生,听说来自台湾。初次见面很有礼貌,见到老师一声问候,伴着一深鞠躬;同学引他到座位上,他说声“谢谢”,又伴着一深鞠躬。他落落大方,自然诚恳,倒让那同学很不自在,红着脸回了座位。也许是他的行为在其他同学眼中显得突兀,不少同学既新鲜又好奇,于是下课就议论起来:  相似文献   

4.
学生向老师打招呼时,教师要积极热情地回应。教育是渗透在日常行为中的。当学生主动热情地招呼一声“老师好”时,老师微笑着回应一句“你好”,这就是一种教育。因此,面对学生的招呼,教师要热情应答,不能视而不见、漠然置之。平时遇到学生向我问候时,我都会真诚地回应。学生听了,会美滋滋地从我身边走过,下次见到我便格外热情了。  相似文献   

5.
晏红 《家庭教育》2006,(4S):30-31
有一个教师家庭,孩子很聪明,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跟人打招呼。学生经常会有问题到老师家里请教,出于礼貌,学生们常常跟老师的孩子说说话,但这个孩子很少接话、就像没有听见一样,学生觉得挺尴尬。学生不明白,老师常常教育他们要有礼貌,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提这样的要求呢?但这话只能憋在心里,谁好意思向自己的老师提意见呢?这位教师的家庭教育误区可谓“当局迷,旁观清”。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教师家庭,孩子很聪明,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跟人打招呼。学生经常会有问题到老师家里请教,出于礼貌,学生们常常跟老师的孩子说说话,但这个孩子很少接话,就像没有听见一样,学生觉得挺尴尬。学生不明白,老师常常教育他们要有礼貌,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提这样的要求呢?但这话只能憋在心里,谁好意思向自己的老师提意见呢?这位教师的家庭教育误区可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养”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门课我们常常认认真真地辅导孩子学习,并误认为教养是孩子学习文化的自然结果,于是忽略了孩子平时的为人处事方式,以为这些小事孩子长大自然…  相似文献   

8.
说起幼儿的年龄特征,老师们似乎人人耳熟能详。然而,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忽视孩子的年龄特征,误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而加以批评、纠正的现象。一天,有幼教同行来幼儿园参观,尽管老师事先在班上进行了种种礼貌教育,可当客人们来时,不少小朋友只顾忙着自己的游戏,完全忘记了老师事先的交待,没有向客人问好。客人们走后,老师批评小朋友说:“客人来了,有的小朋友只顾自己玩,不向客人问好,一点礼貌都没有。”当孩子专注地投入到他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很难想到老师叮嘱的每一件事,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首先声明这不是个案,而是本人对教育活动、教师职业的一种反思。教育是一项高贵的事业,也是一项辛苦的职业。大家每天都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每位教师都倾心付出,而回报和收获却大相径庭。同样的学生见到有的老师绕道而行,而见到有的老师则早早的打招呼;有的老师在节日期间总会收到在校或已毕业学生的诸多问候,而有的老师就显得格外孤独和冷清;有的老师总会有好多学生来看望,有的老师在课下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早上在学校门口值勤,见到老师都敬礼喊‘老师好’,我注意观察过,基本上老师都是面无表情地走过!"日前,网上一位家长一则《大清早校门口对老师又是敬礼又是问好,老师却很冷漠》的帖子,引发了网友们对教育问题的讨论。这样的场景我们也并不陌生。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校都安排学生在校门口轮流值勤,学生或者向教师问好,或者敬礼,或者鞠躬,按说这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强化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11.
某班转来一名新生,听说来自台湾。初次见面很有礼貌,见到老师一声问候,伴着一深鞠躬;同学引他到座位上,他说声"谢谢",又伴着一深鞠躬。他落落大方,自然诚恳,倒让那同学很不自在,红着脸回了座位。也许是他的行为在其他同学眼中显得突兀,不少同学既新鲜又好奇,于是下课就议论起来。  相似文献   

12.
老师们,战友们:称老师们为“战友”,是因为我越来越感到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战友”意味着我们要向旧教育的种种弊端发起冲锋,意味着未来等待着我们的有许许多多的明碉暗堡,意味着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我们都必须一起冲杀。现在我想告诉老师们——第一,希望老师们把现在的热情化作持久的行动。一个是“持久”,一个是“行动”。这两个关键词很重要。心血来潮的激动是很容易的,只有行动能够结出理想的果实。严格说起来,新教育实验的序幕还没有拉开,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待着我们,这些困难我们有的能预料到,更多的困难我们无法预料。那时才是真正…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有的父母每天逼着孩子学习.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使他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过幸福的生活。可是孩子不理解,他需要的是现在生活的幸福。有的老师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说是“为你好,将来能考上好的学校”。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动手打学生,受到批评还觉得很委屈,  相似文献   

14.
某小学中午放学时,四名学生站在校门口值日,见到进出校门的老师,便行队礼齐喊“老师好!”可一些教师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本不搭理学生的敬意。学生的礼貌与教师的“无礼”形成鲜明对比,本该知书达理的教师在行为上反而逊色于学生!为此,我询问了一些学生,学生说在校园内见到老师必须向老师问好,但有些老师并不回礼,只是“啊”的一声,或者根本不搭理学生。学生们认为,老师不还礼很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不言而喻,当学生向老师问好时,老师应该还礼,这是师生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师生交往中学习人际交往,养成良好的人际交…  相似文献   

15.
这几天评估的是一所山区名校,该校以“平民教育“和全封闭严格管理遐尔闻名。从资料室出来,逡巡在宽敞整洁、绿荫婆娑的校园,回应着山区学生礼貌而羞涩的问候,我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6.
播种“一”     
战利  栾翠红 《师道》2004,(3):38-39
一声问候。每天早晨,我都要在学校的操场上跑步。围栏外的林阴小道上,陆续有孩子们上学的身影。由于有围栏之隔,有的孩子主动向我问候,有的则“目不斜视”地溜过去,还有的明明看见了老师,却不好意思张口,假装在低头思考问题。一次,栏杆外,我正巧和一个平时极少讲话的孩子对视,我边跑步边主动扬起手,喊道:“小宇,早上好!”她先是吃了一惊,眼神有点茫然,放慢了有些急的脚步,但随即又扬起手,也喊着:“老师早上好!”这一整天中,我发现她的精神都很饱满,好像有什么兴奋的事情在等着她,数学课上她还主动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呀!  相似文献   

17.
谭建明 《广东教育》2011,(12):65-65
我们很多老师都在埋怨学生不讲礼貌。比如,课堂上。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说话影响其他人,也影响老师上课;课间休息时,有的学生狂追猛跑,撞了路过的老师后。连声“对不起”都没有:迟到的学生径直走进教室.连一声“报告”都没有,等等。  相似文献   

18.
校长亲自抓教师作表率广西南宁市各中小学领导对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十分重视,许多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都亲自抓。南宁十一中党支部书记梁权同志,在学校门口检查学生礼貌用语时,发现有的学生没有向老师问好,他就主动向这些学生问好,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带动学生。南宁二中党支部书记文行恕同志,先后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并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中学阶段实施礼仪教育,对弘扬我国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礼仪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际动作的规范训练。一、礼貌教育应落实到行动中礼貌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具体到礼仪教育中,就出现了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在接触交往时的礼貌规范。每天当学生进入校门第一次见到老师时,问一声“老师好”,同时给老师鞠躬行礼,这是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0.
邵坚峰 《辅导员》2009,(19):56-56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学生依然送来了诚挚的问候。而其中一条短信却让我陷入了深思:“邵老师,我虽然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好的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感动之余却有一丝丝的苦涩。说来话长,他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学生,叫琪琪,个性活泼,热爱体育活动,心地善良,很爱帮助别人,非常有礼貌,对长辈也很孝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