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莱阳梨止咳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百合、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浓度在6.752—40.512u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重现性ESD:1.1%,稳定性RSD=1.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n=6)。结论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检验方法,并建立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研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板蓝根、大黄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可见,重现性好;黄芩苷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5%。结论:本实验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有效地为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双三抗感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三叉苦、地骨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均能检出三叉苦、地骨皮。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双三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复方雄蛾益阳口服液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蛇床子、胡芦巴、巴戟天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专属性良好,能准确进行定性鉴别。淫羊藿苷在4.76μg·mL~(-1)~95.26μg·m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0.63%。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可行控制复方雄蛾益阳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舒肝宁胶囊鉴别分析方法的控制标准,确保该药品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舒肝宁胶囊中的龙胆和丹参进行鉴别,并进行方法考察。结果:供试品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皆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和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舒肝宁胶囊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产品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双花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双花解毒口服液中主药黄芩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双花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双花解毒口服液中黄芩的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的黄芩苷在0.31-8.59μg的范围内能够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6%。结论:本实验所用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将其作为本品的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为其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完善复方感冒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修订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对乙酰氨基酚的薄层鉴别,增订了金银花、绿原酸的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修订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增订了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对乙酰氨基酚进样量在0.2001~2.0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6%,RSD为1.65%(n=9);马来酸氯苯那敏进样量在0.1016~1.0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7%,RSD为1.41%(n=9)。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准确性、重复性好,适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醋酸地塞米松在0.0654-0.5549ug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为1.07%。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复方虫草补肾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定量检测采用HPLC测定荞麦花粉中表儿茶素的含量,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淫羊藿。结果:HPLC能准确测定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得表儿茶素的线性范围为20.11~402.65μg·m L-1,R=0.99995;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0.21%。薄层色谱法能准确鉴别淫羊藿苷。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能更好的控制藏药催汤丸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特征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力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中药当归的鉴别方法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进行定性鉴别,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中药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阿魏酸在0.020-0.400mg/mL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7%。结论:本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性强,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以及质量研究情况。方法:对中药黄芪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制定薄层色谱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粒度检查发现,不能通过一号筛及能通过四号筛颗粒、粉末的总量为总过筛量的2.34%;溶化性检查发现,所取黄芪颗粒在5分钟内全部溶化,仅存在轻微的浑浊,没有较多量明显不溶性沉淀存在;水分检查发现,本品含水量为4.54%;经薄层色谱定性检查发现,在对照品溶液色谱斑点的相同位置上,供试品色谱也存在日光下可观察到的棕褐色斑点。经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在1.02μg-5.18μg的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回归方程是Y=47.452+759.374X(r=0.9999),最低检出限是0.53μg,加样回收率是98.32%,RSD=2.12%。使用该工艺制得的黄芪颗粒,使用薄层扫描法可以很好的对黄芪甲苷含量进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准确、稳定。结论:使用该制备工艺生产的中药黄芪颗粒符合各项质量控制要求,适合大规模临床生产,使用薄层扫描法可以很好的对黄芪甲苷含量进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三七滴丸的处方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滴丸,利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含量。结果制得的三七滴丸大小均匀、圆整光滑、硬度适中。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在0.15-0.45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人参皂苷Rgl的平均回收率99.6%(RSD=1.33%)。结论本实验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活血通络丸(香附、丹参、乳香、鸡血藤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香附、丹参、乳香、鸡血藤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丹参酮ⅡA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浓度在25.6~128.2 u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为0.35%;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活血通络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黄藤素片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和制定,并对质量控制方法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藤素片中的有效成分盐酸巴马汀进行定性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巴马汀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经定性检测,发现存在盐酸巴马汀;测得盐酸巴马汀的回归方程为Y=2001398X+11252,(r=0.9999),说明在盐酸巴马汀进样量在0.3g到3.0g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出盐酸巴马汀的峰面积RSD为0.34%,保留时间的RSD为0.1%,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对黄藤素片的主要成分盐酸巴马汀的定量测量有良好的精密度;得出供试品溶液的盐酸巴马汀含量为91.23%,92.21%,91.54%,91.67%,92.15%,92.57%,含量平均值为91.89%,RSD为0.45%,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进行黄藤素片的含量测定重复性很好;得出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对照品盐酸巴马汀溶液进行测定,得出盐酸巴马汀保留时间RSD为0.23%,峰面积RSD为1.24%,试验说明测定溶液在72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结论:使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藤素片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更好地控制健脑灵片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健脑灵片中的当归、白芍。结果:各药材TLC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在阴性对照色谱相应位置并无此斑点。结论:通过对当归、白芍专属性的鉴别,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蕨麻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测得蕨麻中多糖含量约2.0%,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29%(n=5)。以委陵菜为标准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蕨麻的定性鉴别进行了探索,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在相同R f值处有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附近无干扰斑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研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口服液中的黄芩甙和绿原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黄芩甙在0.72-2.58μg/m 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绿原酸在0.113-0.519μg/m 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能够为双黄连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党晖  李娜  陈清  罗宇东 《大众科技》2021,23(5):64-67
目的:提高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耳草、两面针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与苍耳草、两面针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外感风痧颗粒中总酚酸含量为9.766±0.269 mg·g-1.结论:所增加的外感风痧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