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纠错二则     
“小诗”当为“小令” 上海某晚报B第2版《春来荠菜香》一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描写荠菜的一首小诗。”  相似文献   

2.
遂昌古有于立春前一日,"官祀芒神,行鞭春礼,家设酒肴,祭祀土神"之俗.又于三月亥日,"祭祀先农,行耕籍礼".自明至清,历有传承.在汤显祖的"迎春"诗中,对特定的祭春文化有着直观的反映,鞭春的民俗事象,在诗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3.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韵载自居易"湖上春行"诗二首。其一"孤山寺北古亭西"见《自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版。按:此书晚出,收白诗较全)卷二十及《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三"钱塘湖春行"。除诗题不同外,"贾亭"、"暖树"《大典》作"古亭"、"暖曙"。其二:"湖上春来古画图,群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北湖。"此诗《白居易集笺校》及《全唐诗》《全唐诗  相似文献   

4.
正书斋原指藏书室,现泛指读书的房间,许多名人往往给自己的书斋起个名,用以寄情明志,或者自勉。春在堂清代学者俞樾在科举殿试时做的一首"试贴诗",其中有一句"花落春犹在"。那时清王朝内忧外患,正是花叶飘零的时代。他的诗认为花虽落而春天还在,在朝廷看来是吉祥的,俞樾因此中了状元。为纪念这一荣幸,他就将书室取名为"春在堂"。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朋友们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  相似文献   

5.
1.《全宋诗》"洪刍"条下收有一首《示子》诗:"太学何蕃久不归,十年甘旨误庭闱。休辞客路三千远,须念人生七十稀。腰下虽无苏子印,箧中幸有老莱衣。归时定约春前后,免使高堂赋式微。"此诗标题下,整理者有一段注释:"朱本无此诗。鲍校云:此诗应删除,《尧山堂外纪》是洪皓诗,见《鄱阳集》附录。按:四库本《鄱阳集》未收此诗,待考。"(第22册,第14492页)按:此诗既非洪刍诗,亦非洪皓诗,而是北宋洪浩之父写给洪浩之诗,此洪浩曾于北宋熙宁间  相似文献   

6.
《永乐大典》卷2264载自居易《湖上春行》诗二首,有人断定其二为佚诗(见《文献》1997年2期童根羽文),其实不然。这二首诗均被收入《全唐诗》。第一首在卷443,第二首在卷446,只不过前诗题作《钱塘湖春行》,后诗题作《春题湖上》,仅有几字不同。可见二诗并非佚诗。《永乐大典》把二首诗作同一诗题下之组诗处理,《全唐诗》则作为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现藏有抄本《金坛段女史龚太夫人遗诗、仁和龚女史朱太夫人遗诗》(合订本不分卷)一册。书名是后人根据抄本内容所题。抄本的前半部分是金坛段女史龚太夫人遗诗,后半部分是仁和龚女史朱太夫人遗诗。书面右上角双行题有"吉光片羽、抱残守缺"八字,右下角有"蓉孙珍藏"、"辛卯十月"字样,并钤有"容孙珍藏"章。该抄本首尾残损,首页单面存诗四首,其中有两首诗字句不全。在仁和龚女史朱太夫人遗诗部分,有"小太平庵  相似文献   

8.
戴复古五律《世事》以其名句"夕阳山外山"而饮誉于世。据该诗原先的长标题(或曰小序),可知戴氏创作此诗那种刻苦炼句、务达完美的严谨态度,以及其尊重诗友创作成果,不掩人之美的宽阔胸襟。但是钱钟书先生由于未及细考该诗的创作经过和定稿时间,误以为诗的小序所述范鸣道对句是戴复古"耻盗其侄孙句,遂作此狡狯,幻出一段故实"。本文依据有关文献对钱先生的这一误解进行了考辨澄清。  相似文献   

9.
"廿年流落江南路,岁时未展先人墓。侧耳惊闻孝义诗,拂拭陟厘泪痕注。人生笃行良独难,岂为富贵易承欢。永锡尔类思罔极,相逢齐下皋鱼泣。" 这是吴敬梓为孝子雷显宗题的一首诗,迄今为止出版的各种吴敬梓诗集都没有收录,因此是一首集外诗。雷显宗,字凤羽,别号梅隐,陈州人,有孝行,雍正十一年奉旨旌表。《清史稿》卷四九七有传。乾隆六年(1741)春,其乡人张体铨始征集当世巨公名人题咏,汇为《孝义赠言》,刊印行世。《赠言》四册不分卷,页数自相起讫,封面题"淮宁梅隐雷凤羽先生孝义赠言",卷端题"孝义赠言",下注"谨以惠赠先后为次"。吴敬梓的这首  相似文献   

10.
<正>人生有四季,青春散发着春与夏的气息。春夏是最有生气的画卷,但又太过喧嚣,太多诱惑,难免失于迷茫和混沌。当青春的风筝脱落于掌心,才发觉青春的树叶已发黄,才懂得青春原来如此仓促和短暂——这,也许是我这个年龄的人给予席慕蓉爱情诗《无怨的青春》的另一种人生意义的解读。"吴记者"树江的书面世,让我想到了这首诗,诗中的段落——"长大了以后,  相似文献   

11.
《全唐诗》中收有孟浩然诗二卷,卷二中的《登安阳城楼》诗曰:"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收录有此诗,且有沈的题下注:"城在汉中府汉阴县"。"汉中府汉阴县"即今之陕西省汉阴县,属安康地区,在古雍州(整个陕西省一带均为古雍州)南部。据汉阴旧志载:西汉时始称安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与印刷》2017,(1):2-2
小香咕阅读之家位于中国上海,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创办。这是一所花园式的、美丽的、会唱歌的房子,装满了上千种丰富多彩的图书。小香咕阅读之家独创"情境化阅读"模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爱读、能说、会写"能力。这里不仅是热爱阅读的孩子、教师、家长心心念念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作家钟爱的阅读会所。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莱译·卡鲁丁热情地称赞它为"书本的迪士尼乐园"。  相似文献   

13.
译诗批评翻译界还缺乏一种有效的"译诗批评"。这同卷帙浩繁的译诗的存在不相称,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译诗批评"。怎么建立?我认为,必须紧紧围绕"译诗"这两个字:从"译"出发,去考察译诗与原诗的关系;从"诗"出发,去感受译者对语言的诗性敏感,去细究译诗中"诗"的生成和接受。一切以"诗"为指归,是"译诗批评"的基石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图书馆藏俞樾《春在堂诗稿》五卷系其著作《春在堂诗编》前五卷上版付刻之底本,稿本中有二十一题25首诗为俞樾诗歌创作中从未刊布者。这些诗篇与刻本《诗编》、《佚诗》等所保存的作品结合起来看,能更加充分地反映俞樾的人生经历与交游情实,同时也为俞樾年谱的编定提供了一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小学期"是最近几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组织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诞生的新事物.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个完整的学年由秋季、春季两个学期构成,而"小学期"指的是在一个完整的学年里,秋、春两个学期结束之后,增加第三个学期.  相似文献   

16.
《诗序》即《毛诗序》的简称。历来对于《诗序》结构的划分有所谓的"大序""小序"(郑玄《诗谱序》)、"古序""宏序"(程大昌《考古编》卷二"诗论十")、"前序"(《二程遗书》卷二上)、"后序"(范家相  相似文献   

17.
一、《南康道中》诗与罗隐《湘南应用集序》、《谗书·序》所记初次取解岁数之矛盾唐末大诗人罗隐期冀科第折桂的强烈欲望,在有唐一代很少有诗人能与之比肩。这一点,人们不难从罗隐参加礼部试的次数看出端倪。《吴越备史》卷一《罗隐传》载其:"凡十上不中第";《五代史补》卷一《罗隐东归》言:"六举不第";罗隐《湘南应用集序》则说:"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以后作的《偶兴》诗甚至叹息:"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上述所言四个数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一九三三年二月为悼念柔石等烈士就义二周年而写《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并录入在烈士就义当时所作悼诗“惯于长夜过春时”七律一首,此诗郁怒情深、真挚沉痛,为世传诵。一般对此诗结句“月光如水照缁衣”中“缁衣”的解释,都引用许寿裳《亡友鲁迅印  相似文献   

19.
"拂堤杨柳醉春烟",又是一年春来到. 春,是一种颜色,是新绿、是粉红;春,是一种感觉,是温暖、是舒适;春,是一种味道,是清新、是香甜;其实,春,更是一种动作,是勃发、是舒展. 对于春字,有多种解释.《说文解字》认为"春,推也".看到小篆"春"的写法(第),就能理解《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了.中间的一横代表土地.一颗埋在土...  相似文献   

20.
发现应该发现的。有一首诗说的很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