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知识的时空结构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四新 《现代情报》2005,25(3):218-219,222
文章运用辩证唯物主叉的时空观,对知识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探讨了知识管理的时空特性以及时空属性对知识管理的哲学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研究了空间、时间概念,指出空间和时间是地球人所规定的对空间和时间的量度,论述了现实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生生不息,而本原物质三元不受时空限制;提出了根据元极学理论研究时空的本质,探索新的时空观是研究人天科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资本空间理论认为空间生产不仅体现了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也展现出当代资本正不断冲破空间壁垒,以扩张空间作为实现其资本增殖的主要方式。空间生产不仅是当代资本扩张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成为当代资本嬗变存续的主导历史形态。因此,面对国际经济新态势,我国基于马克思资本空间理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张四新 《现代情报》2005,25(5):39-40,44
文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对知识管理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探讨了时空属性对知识管理的哲学规范性。  相似文献   

5.
共同体研究中,对共同体研究视角、具体存在阶段、与共同体主义关系及民族、国家等概念的理解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马克思本人在很多地方提及资本主义社会是虚幻共同体,这是古尔德诘难的根据,古尔德无法理解共同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及其背后生产方式的巨大作用。共同体可以具体分为原始群体、古代共同体、资本共同体、自由共同体等几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可以理解中国建设要重视资本共同体的积极因素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6~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模型计算结果,运用空间计量、协整回归及因果检验实证分析异质劳动与资本集聚对我国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资本集聚通过影响生产规模中的要素再配置而与规模效应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以调整技术进步速度和方向;生产率的提高不在于技能劳动集聚,而在于技能劳动集聚对技术效率和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资本集聚与技能劳动集聚的非协调演进导致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匹配失当是规模效应提高和生产率增长的最大掣肘因素,宏观上表现为规模经济扩张与规模经济效率下降共存。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管理的时空协同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文萍 《情报杂志》2005,24(5):107-108,111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对知识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应用控制论的原理探讨了知识管理对知识体系的时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利娟 《科技风》2011,(19):233
柏格森的时空观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康德的时空观念,但同时又对康德的时空观有所批判和发展。本文主要立足于比较二者的不同,以突出柏格森自己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阐述了现代科技企业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是科技劳动,同时发现这是企业社会化和社会企业化以及社会分工的原因,并用此解释当今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劳动资本化和政治现象阶级边缘化。  相似文献   

10.
共同体作为马克思提出的重要政治哲学概念,其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经历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阶段。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以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原始部落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为主;虚幻共同体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为典型,而真正的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基础上水平高度提升,人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将共同体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最新确证,这一共同体的最新发展为世界未来发展走向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空间理解为具体的地点,比如高山、海洋等;对于时间就理解为具体的某一时段,比如上午、下午等。这种观念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显现出了时空与物质的紧密联系。在近代,时空观最典型的代表是牛顿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本文首先分别分析了二者的含义,再通过互相比较,说明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2.
所文忠 《科教文汇》2009,(10):177-177
本文主要探讨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对其中的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劳动价值理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生产和再生产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是在教学过程中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后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更深入的解析。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时空观与牛顿时空观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时间和空间基本属性的探讨一直是哲学和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理论体系 ,近代牛顿提出了绝对时空理论。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这两种时空理论在许多方面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由此说明 ,绝对时空观的形成有着长期的认识基础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经济结构展开批判,从而揭示了劳动在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作用、需要把人和社会联系的纽带意义、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牵线人的功能怎样异化以及资本的本质。马克思立脚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对资本逻辑进行了现象学考察,开启了走出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谭暑生教授沥20多年心血原创性创立了标准时空论,写成《从狭义相对论到标准时空论》一书。本书详尽、深入地阐述了这一有别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的一种新的目前物理学所允许的时空理论;介绍了时空观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运用标准时空论克服和应对狭义相对论面临的疑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所有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历史时间中发生的。只有把历史事物放到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内,才可以展现出它们具有的意义。初中生刚开始学习历史课程,对"历史时空观"缺乏有效的认识,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效率与积极性。为此,本文以帮助学生构建空间与时间为目的,对中学历史"时空观"的培养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发展的负面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和警觉,对其进行有效而深刻的分析离不开马克思机器观的视角。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详细论述的机器观,其要点可概括为:第一,区分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第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导致工人被排挤、工人劳动时间增长、工人与机器主客异化等三重困局;第三,消除这三重困局,需要解除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人工智能作为机器的当代发展,也同机器一样受到资本的吸纳和驱动,成为资本的属性,相应地产生影响现代社会的三重困局。对资本驱动人工智能的困局的治理要以马克思机器观的主要内容为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化转型及平台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劳动不断涌现出新的用工形态,网络直播则是电商行业发展下出现的新业态。基于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对网络主播劳动过程展开研究,发现网络主播受到团队竞赛、等级分配、高强度工作等逻辑的规制,面临“人设维持”“工作量化”以及“内外忧患”的压力。由于“时空延伸导致主播劳动时空的泛在化”“算法加剧竞争”“网络主播过度追求人设符号化”等原因,网络主播面临新的困境。为规范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新业态,进一步为网络主播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态环境,提出完善网络直播行业制度规范,使网络主播破除“人设”支配,回归本真性,最终使算法实现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19.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它是对牛顿时空观的一种修正和拓展,从光速不变的原理出发,重新建立的一种崭新的相对论时空观。  相似文献   

20.
秦曦 《内江科技》2007,28(4):42-43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构成马克思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把对劳动生产力提高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分析,同资本主义造成的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化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来所作的分析,对工业史的研究,特别是企业理论都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