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学科不仅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国画和中国文学蕴含着中国文化,在思想表达上有诸多融通之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品析其表达,在审美感悟中感受其内涵,从而了解中国画与中国文学的内在联系,使艺术思维与文化修养并重,找到中国画与中国文学融合教学的生发点,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丁海华 《教书育人》2013,(12):45-46
“教材本位”曾一度是小学美术学习资源的概念内涵,限制了师生自由成长、快乐发展。加强小学美术学习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美术学习内容,可以提升小学生美术审美情趣和素养,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动机。  相似文献   

3.
马亚骧 《成才之路》2013,(24):24-24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适合儿童并能激发他们学习情趣的教学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渗透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质。  相似文献   

4.
孟祥燕 《成才之路》2021,(15):140-141
美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和审美情趣启蒙的重要课程,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合作学习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文章对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旨在为美术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促进美术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术学科不仅是关于美术技能的学习,而且重视综合审美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立足美术教材,紧密联系生活,重视人文素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强化美育实践,深化美育内涵,让他们能够在更为广泛的综合艺术视野中,提升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陆荣华 《家长》2023,(11):141-143
<正>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教学创新研究是对多元价值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有益探索,是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高度融合的产物。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型美术课堂。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习科学、人文、艺术等内容为基础,通过设计和实施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改变。然而,面对学生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的不断变化与多元化融合,以及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对文化消费模式、生活方式要求日益提升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夏星 《上海教育》2007,(11B):36-36
《高中艺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艺术课程通过对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学习,通过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衔接,使学生获得艺术感知与体验、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在有趣的艺术学习中理解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得到提高,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要素之一,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教学古诗文,可以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受美,从品味、比较中鉴赏美,从补白中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9.
美术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扩充知识和锻炼能力的一项课程.它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课程的是.将审美实践与鉴赏评述以及动手和动能的能力都融合到了一起,深化的是修养,塑造的是品质,培养的是素养,是技术与艺术的重合。在改革后的实验美术教材当中.将美术的能力融合到了文化的渲染与艺术的审美当中.在寓教于乐当中.提升学生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学习作用.让美术成为学生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学环节的渗透。新课标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和条件。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最直接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美术教学可以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像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品德意志和爱国主义情操。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应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而小学美术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潜藏在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当中。因此,在德育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美术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是美术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快乐教学法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法。它一般指在课堂中创设特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认识美和发现美,并能在情境中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来创造美。在美术课堂中我们应避免那种枯燥无味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创设出美好、动人、引人入胜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审美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为它是人们根据主观的感受对一个事物作出的美与丑的评判,是人与这个世界形成的一种形象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不断深入的今天,笔者认为,中学美术课堂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继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形成艺术修养,陶冶美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一、培养审美情趣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艺术学科。什么是审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美术欣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 素质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普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所谓审美素质就是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核心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美术欣赏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教材中美术欣赏贯穿于教材内容的每个章节中,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欣赏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人是情绪性、思维性很强的社会个体,我们必须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音乐、美术、文学等都是作者表达自己内心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形式。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渗透美学理念的同时也致力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透过一些造型艺术客体、视觉艺术客体洞察到作者的内心情感。现如今,初中美术课堂缺乏传统与流行元素的融合,我们必须要提高传统与流行元素的融合度,这样才能实现美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当今社会,初中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有效地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开展师生合作学习,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各项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智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使学生在小学、中学不同教育阶段美术学习的基础上,了解人类创造的辉煌美术成就以及美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初步学会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培养学生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在美术教学中,往往把对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方面的培养看作是美术欣赏的主要内容,是美术常识、美术理论所须解决的问题,而把素描、色彩、图案等绘画…  相似文献   

17.
王晓亚 《贵州教育》2009,(14):44-45
美术欣赏是引导儿童进入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审美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仅局限于向学生传输简单的画面模仿技巧,忽视了学生美学兴趣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美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与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8.
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不仅是作者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还是人们与古人对话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运用美术表达个人的看法和思想。从实践教学着手,注重让学生真正地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赏析美、创造美和感悟美,在体会美术作品本身的独特之美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正>美术这一门课程在小学就已经开设。中小学生美术教学的内容比较多,而且方法也相对较为丰富,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美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民间美术与教材的融合,可以使学生在增强美术素养中发扬传统文化。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民间美术,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也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陈杰 《时代教育》2012,(22):132
审美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美术还处于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启蒙阶段,教师应该将审美情趣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本文就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审美情趣培养作了相应的分析,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