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并能根据数据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的分析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按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3.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学会主动建构,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感受统计方法对分析问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2.结合实例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4.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统计素养和认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会用折线统计图整理数据,读懂数据所表达的意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3.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会依据数据信息预测问题发展的趋势,形成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教前思考】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仔细研读课标、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几点: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并能根据数据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⒈认识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明白点和线的内涵,了解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⒉能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分析,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1、“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单式折线统计图描述和分析数据。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发展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11.
吴金根 《江苏教育》2012,(Z3):68-72
【设计理念】1.教材理解。《折线统计图》是苏教国标版第八册"统计"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这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且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适时进行各种信息分析,其价值更加凸显。学习折线统  相似文献   

12.
沈珠振 《江苏教育》2012,(Z3):63-66
【设计理念】《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且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上册分别学习过1格表示1个和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及如何读图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基础。认识折线统计图是统计图学习的一次延伸,也是统计图功能的一次拓展。教学目标: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62页~63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2.引导学生读懂折线统计图,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2.体验收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建立统计观念。教学手段和必要条件: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个;实物投影仪一台;搜集到的折线…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1和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引导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6~78页。【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特点,感知扇形统计图的作用。2.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初步学会扇形统计图的读图方法,并能看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拓展对扇形统计图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2.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聂玲玲 《新疆教育》2012,(16):242-243
新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统计,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统计图并且会根据图分析,实际操作中背离了目标,把教学生画折线统计图作为了重难点。现将我教学这一课时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呈现出来,欢迎同仁指导。  相似文献   

19.
【教前思考】 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以机器人大赛为题材,回顾条形统计图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引出折线统计图提供途径。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适用性和优势。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中了解各自的特点,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统计思想,借以教学实践与同行切磋统计教学的有效课堂。一、情境引入师:出示机器人比赛,老师收集近几年参赛队伍(大屏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