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以骏 《江西教育》2023,(21):17-18
<正>共青城市耀邦红军小学立足《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新时代红色少年,创设“红色+”德育品牌,抓实抓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学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枢纽。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育人体系,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树立信念导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高职院校要健全红色基因育人制度体系,创新红色基因育人模式,开发红色基因育人课程及教材,加强红色基因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基因育人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3.
自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奎山中心小学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红色资源不断传承和创新,以红色基因、红色德育、红色课程、红色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特色育人活动,让每一位"奎小人"成为红色火种的守护者、传承者和践行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和丰富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4.
德育示范校建设评价之把握周永廉,张静一、把握德育内容,考察示范校内涵与外延的和谐性、一致性在评价地、市德育示范校建设时,要围绕内容抓住两点:其一、看该地(市)所命名的德育示范校能否包含整个德育内容。结合当前形势对德育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中小学德育工...  相似文献   

5.
红色出版文化是出版专业教育的重要养料,其中红色出版家、红色出版物和红色出版地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德育价值,对高职院校培养立场坚定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出版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打造双维度专业育人课程、创新文化传承育人载体以及拓展多方联动实践育人阵地等路径,将红色出版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出版专业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出版文化的德育价值,有利于高职院校把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专业特点转化为育人特色,提升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吴海芸 《中小学德育》2023,(4):46-47+73
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开展区域比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优秀课例;推进主题活动,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育人实效;用好校外基地,拓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践阵地,探索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有效路径,助力青少年更深入、系统地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7.
红色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分析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究如何将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融合,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谷红燕 《教师》2019,(13):28-29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指引下,湖南省湘乡市景云公立初级中学利用毗邻一代伟人毛泽东故乡韶山的地理优势,充分挖掘毛泽东与湘乡的历史故事,经过将近两年的摸索与实践,开发出“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德育实效”的独特德育模式:红色德育活动成系列、课程有特色、队伍重协同、阵地全方位。文章旨在通过对此案例的总结分析与反思,寻求因地制宜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的蹊径。  相似文献   

9.
开展红色教育是传承好红色基因、培育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红色教育的开展,需要走科学化、常态化、可持续化之路,同时需充分利用周边教育资源,融合地域特色。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积极开展红色教育研究,探索了党团队一体化、红色教育课程化、实践活动社会化的工作路径,实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推动学校少先队实现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姚媛  赵昕  朱羚 《文教资料》2020,(7):91-92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立足本校、连云港本地红色资源,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进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育时代新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主旨和途径是:打造红色德育品牌、开展红色志愿活动、吹响红色宣传号角,发挥红色班集体示范功能,指导红色团队志愿服务,强化理论宣讲团队导向功能,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培养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有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考虑到各高校办学历史长短不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对跨文化教育有迫切需求等因素,此育人模式还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利煌  王睿 《教书育人》2023,(30):40-43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通过对高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存在实效性有待加强、开展红色文化活动质量不高、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受到挑战、学校各部门的联动性不够等问题。建议构建高效传承红色基因“七位一体”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进行红色基因传承联动机制的构建;突出学生社团的主体能动作用,打造红色品牌;发挥红色基地所具有的实践载体作用,形成红色基因情感体验机制;进行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打造,实现红色基因传承新领地的开辟;构建课程思政,实现多学科协同传承;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不断的红色基因传承中,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正>“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战场。学校借助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平台,依托江西丰厚的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育人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11日,在首届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论坛上,谈起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赣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赣南师大”)党委书记朱小理掷地有声。这次论坛,主会场就设在赣南师大,全国2000余名红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云上”相聚,有11场主旨报告、24场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简称“盐小”)以国家课程为基础,通过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超学科融合等方式开展红色基因教育,利用红色教育体验馆发挥红色基因的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从四个维度建构红色基因教育内容盐小在“厚德如盐,适融入道”办学理念引领下,确立培养目标: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底色。红色教育课程是实现红色教育目标的主渠道,红色教育不管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文化层面有利于赓续红色基因,社会层面有利于提升国家认同,育人层面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时代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加强红色育人课程建设,多维度构建中小学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做到目标聚焦价值体认、内容符合学段特点、实施整合多方资源、评价坚持多元全面,从而传承时代基因,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有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山街小学。是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传承示范学校。2010年开始承担了国家级德育课题《小学德育主体育人策略研究》,坚持立德树人,认真落实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强化生活实践,注重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资源是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红色基因需要传承。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应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发挥高中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研究,根据文献分析,设计了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访谈问题和道德建设访谈问题,并对辽宁省大学生实施了访谈.根据访谈结果,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知识,提出教育对策:提升高校教师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以科研为基石,以工作需求为导向,提升课程的高阶性、挑战性;发挥教师、班主任、党员、团支部、家庭协同育人功能;发挥大赛育人本领,大学生通过参与实战,学会乐观、团队合作、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争创一流和勇于创新的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18.
红色经典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革命先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将红色经典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之中,不仅能提高课程的育人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法律意识和科学精神。将红色经典融入高职教育教学中,要做到红色经典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唤起教师运用红色经典的热情,深挖红色经典内在价值,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冯慧  杨可 《河南教育》2023,(5):31-33
红色基因教育与“三全育人”体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色基因教育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在丰富高校教育资源、筑牢学生精神之基、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红色基因教育与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要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方面切入,促进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融入,绽放红色基因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20.
用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育人,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基本经验.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之路经历了由探索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从延安时期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一脉传承,确立并坚持学用一致,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等理念;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红色育人理念不断发展创新,高等教育确立了立德树人、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等红色育人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