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怀古诗的常见结构思路是“临古迹——观风景——想古人——忆其事——抒己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怀古诗词中的名篇,本文尝试遵循怀古诗的一般结构思路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意。一、借大江东流、遗迹犹存,悲叹江山千古,再无英雄一般怀古诗都是诗人身临古迹,观看古迹的今天风景,触景生情,感慨今昔。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看,似乎与此不尽相同。当代多数研究家认为,  相似文献   

2.
怀古诗是一种以历史题材为创作对象的诗歌形式,也是一种诗人寄寓自身遭遇及情感、表达对古人精神的仰慕并委婉倾诉心声的作品形式。组织怀古诗的教学,可采用“四步骤贯通式组织策略”,该组织策略是根据古典文学中系列怀古诗的创作规律,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鉴赏怀古诗的教学组织程序,该程序通过贯通“辨古今、析典故、理情脉、明主旨”这四个步骤,向学生传授鉴赏怀古诗的有效方法。学生习得方法后,即进入教学推进阶段,开展行动学习,通过“欣赏式探询”行动策略、“开放空间”行动策略、“体验沙龙”行动策略以及“复盘汇总”行动策略,做到精准掌握并熟练运用鉴赏怀古诗的方法,直至能自主自如地鉴赏一系列课外怀古诗。  相似文献   

3.
薛从军 《学语文》2012,(1):29-30
古代怀古诗,或借古迹,说吉事,喻今事,有讽今作用;或借古迹,说古人,喻今人。有抒怀作用。古迹常常是“由”,是“引子”,重在说古事,喻今事,抒发情怀。因此,明古,晓今,知人,是鉴赏怀古诗的三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是"重头戏",但也为教学中"难啃的骨头"。在古诗实际教学中,往往只顾考试需求,教学停留在背诵默写层面,对古诗中所蕴藏的巨大文化力量,挖掘甚少。学习古诗的真正意义,在于德育、智育、美育的综合发展。教学古诗,是字词音韵的审美体验,是古人今人的对话交流,是中华文化的一脉传承,是亘古不变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5.
现在所说的古诗其实不一定都是诗,撇开那些“史”的性质的史诗不谈,即就清人沈德潜的《古诗源》、明人冯惟纳的《诗纪》、今人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里边也十分庞杂。古人所说的诗,如孔子所谓“不学诗,无以言”,实际专指《诗经》,不包括别的诗。知道古人的诗与今人的诗概念不同,对研究文学起源很重要。现代人诗的观念中,说诗是最早的文学形式,其实包括了许多不是诗的成分,这就造成了慨念的混乱。现代人往往用  相似文献   

6.
<正>"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胡适先生在提倡白话文的一次演讲会上,用"打油诗"发言说:"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作欲,今人叫作要;古人叫作至,今人叫作到;古人叫作溺,今人叫作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上吊;古名虽未必佳,今名又何尝少妙?至于古人乘舆,今人坐轿;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岂非张冠李戴,认虎作豹……"你看胡适先生这样深入浅出、诙谐幽默地将文言白话对照,介绍古今文字知识,你说幽默不幽默呢?  相似文献   

7.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她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意境,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间的月亮,是岁月的见证,是永恒的象征,正所谓“今人犹见旧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同看明月皆相似”。  相似文献   

8.
曹植作品《洛神赋》的创作目的不是古人认为的为思君恋主而作,也非今人主张的不为任何目的而作,而是曹植借用了中国古诗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为表达他当时的忧伤哀痛之情而作。  相似文献   

9.
咏史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一类。通过品读,我们不仅能掌握一些相关史实,还能体味作者寓于古人古事古迹中的深切情感,进而去思考历史规律,观照现实社会。咏物言志诗是指借自然事物寄托诗人感情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胡适先生在提倡白话文的一次演讲会上,用“打油诗”发言说:“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作欲,今人叫作要;古人叫作至,今人叫作到;古人叫作溺,今人叫作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  相似文献   

11.
思无邪     
<正>古人与自然亲,今人宁与物质亲。拿天上的月来说吧,古人对月,是亲、是敬、是怨、是恨。李后主一叹"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剪不断的故国之思;纳兰一句"辛苦最怜天上月",是叙不完的情深意重。古人无法预想现在航天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诗人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人、登高望远、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来寄托哀思、感慨兴衰.我们称这类诗为咏史怀古诗.  相似文献   

13.
古典之殇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生存视野中却杳无了。  相似文献   

14.
用人生意蕴来沟通古人与今人的心灵,使学生能从古诗文中获得有益于现实人生的营养,构建辉煌的人生境界。帮助学生寻找与古诗文产生心灵感应的契合点:从古人和今人人生状况的相似和相续之处入手;把握古人和今人一脉相承和大致不变的心理气质;探寻绵延沉积的民族文化心理。从善待客体,明确艺术思维的对象范围以及善待主体,让学生参与作品的再创造等角度指导学生领悟古诗文的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歌具有“诗言志”的特点,咏史怀古诗是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价值。诗人将历史题材作为抒发自身情感和志向的介导,多蕴含壮志难酬、讥讽朝政、忧国忧民等情愫,说尽千古兴亡事。文章基于整体视角,将其整合成“咏史怀古诗”专题,分析咏史怀古诗的文本特点,并从知人论世、缘景明情、以典体悟三个维度鉴赏品析咏史怀古诗,感受咏史怀古诗的丰厚内涵和语言表达,体悟怅然怀古意,以期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素养。  相似文献   

16.
《好同学》2005,(1)
高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二: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高三:1.高三资料常和往年重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2.高三体育课经常被占用、节假日不放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17.
<正>望月:那时明月照今人 2018年,我的《设计十六日》终于付梓。古人觉得经过十六日的刻苦努力,可实现当初的阶段性目标。农历十六,月明亮至盛,称为“望月”。望月,由望而得月,是望向自身的心境。望向的“月”,是自然之月,也是心灵之月。  相似文献   

18.
晚清著名诗人郑珍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深层思考,其中也隐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历史意识与人生意识相互贯通;诗人在关注历史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社会,具有忧时伤世的儒家情怀.郑珍的怀古诗,有着生命的感动,更有领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咏史怀古诗是古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咏史诗”是针对古人古事陈说见地,总结历史教训;“怀古诗”是由登临地之景所诱发而抒发感慨。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的古诗鉴赏题所考的唐朝杜牧的《过华清官》及宋代杜常的《题华清官》就是“咏史”与“怀古”的代表之作。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30首古诗词曲中,咏史怀古诗就有5首——《石头城》、《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郡)。如何对这类题材的古诗进行鉴赏呢?  相似文献   

20.
咏史怀古诗是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题材类别.据统计,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的咏史怀古诗有9首,《赤壁》是其中之一.《赤壁》作为杜牧咏史怀古诗的代表作,经久不衰,在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着高超的技艺,凸显了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教师可以从聚焦于史和"不与"之情两个角度来解读《赤壁》,并在此基础上从晓之以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