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哈代因为抨击当时的婚姻制度而招致众多非议,从此放弃了小说写作。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反传统的新女性形象,淑·布莱得赫。她饱读群书,接受了诸如斯图亚特·米勒等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新思想而具备了一些新女性的意识。她渴望在男权社会争取独立的自我,渴望自由和理想的生活,并对压迫女性的维多利亚婚姻产生了自然的抵触而冲撞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入手分析淑的独立意识和抗争历程以及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李锐 《华章》2010,(36)
作为一个横跨两个世纪的男性作家,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大多是通过这些女性的婚恋观表达出来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卡斯特桥>中苏珊和她的女儿伊丽莎白简·纽森和亨察尔的情人露西塔三个女性形象窥探哈代的女性观中对女性情感的审视态度.说明哈代女性观中情感意识层面上的双重否定,具体表现在他不满女性对自己情感的过度压抑,同时也反对女性情感的过度的欲望和放纵.  相似文献   

3.
作为英国19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书写了一曲具有女性反叛意识的英国农村下层女性从逆来顺受走向努力抗争直至自我毁灭的命运悲歌。苔丝的悲剧既揭示了英国农村下层女性在时代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环境的险恶、阶级与性别的压迫与暴力既屈从又反抗的矛盾意识,又体现哈代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对世俗道德伦理贞节观、双重性道德标准与宗教制度的强烈批判。此外,哈代对苔丝冠以“纯洁”的美名隐喻女性仍是父权主义期待视野下的欲望客体,因此其女性主义进步思想仍带有父权制思想意识形态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不难发现哈代本人对自然、对女性处境和命运的思考。他批判了压迫自然和女性的男性中心主义,显示出哈代是一个具有超前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5.
原型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意象".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在原型的选择上有时受到了他们对女性地位的不同认识的影响.夏洛特·勃朗特选择"月亮女神"作为简·爱的神话原型深深打上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烙印,而安吉尔--苔丝心中的"太阳神"--则是哈代男权话语的代言人.本文试从哈代和勃朗特原型意象的选择看两性作家对女性主义的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6.
《远离尘嚣》是英国杰出乡土作家托马斯·哈代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威塞克斯小说。一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小说的女性观、宗教观、现代意识等进行了广泛讨论。但是,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哈代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敬畏自然、回归自然和融入自然的自然生态观更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哈代与鲁迅相继塑造了两个叛逆的女性形象--淑·布莱得赫与子君,前后相隔30年,两个女性从叛逆到毁灭有着许多相似.前人对这两个悲剧型的叛逆女性未曾做过比较,本文就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究造成她们悲剧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无名的裘德》作为哈代最后一部饱受争议的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型女性,淑·布莱德赫,她饱览群书,深受约翰·密尔等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思想影响而具备了一些新女性意识.《论自由》是在英国资产阶级已取得统治地位、追求利润的狂热呼声中产生的.哈代深受密尔自由主义的影响,他将这种影响刻画在他的小说人物形象中,淑·布莱德赫就是其中一例.通过对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分析,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了淑这一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所著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可与《德伯家的苔丝》并称姊妹篇。该书也是哈代最具争议性的小说,因其批判社会传统,导致出版后受到批评界强烈非议。也正因此,迫使哈代放弃了小说创作,转而写诗。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以悲怆的笔调描写女性,正是这种对女性的深切感悟,使他受到女性主义批评者长期的争议。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无名的裘德》中苏这个人物形象,及其对父权制的反抗与妥协。  相似文献   

10.
结合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中的边缘女性形象进行文本细读,揭示维多利亚时代努力追求独立、自由和快乐的女性所面临的悲剧,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11.
哈代的短篇小说秉承其长篇小说中一贯的主题:关注和审视女性的悲剧命运,并对她们的悲剧命运寄于深刻的同情。本文从哈代的短篇集《生活的小讽刺》、《威赛克斯故事》出发,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女性自身性格中的弱点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哈代短篇中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在哈代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人们对苔丝的形象持以反面的态度。但是从苔丝的境遇及性格方面对作者哈代及小说进行解读发现,苔丝的确如小说副标题所说,是一位纯洁的女性。  相似文献   

13.
李琳 《海外英语》2015,(1):203-204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与自然有极强的亲近性,男人统治妇女与人类统治自然有及其紧密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关系。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深刻披露了欧洲的父权制思想,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反抗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哈代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4.
哈代小说的女性形象以其矛盾性格和不幸命运已在批评界反复被人提起,《心烦意乱的传道士》同样也塑造了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女主人公莉萨一方面纯朴善良,向往自由生活,追求人格独立,具有叛逆精神。但另一方面,她又在暗中参与走私贩卖私酒的交易,是哈代塑造的一个"另类"新女性。哈代同情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压抑的生存处境,同时又保留了某些男权意识和价值取向,冲破男权传统樊篱的女性最终走不了多远,体现了哈代女性观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5.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象征性背景,而女性则是他持续不断又极为重要的创作灵感。他的笔下的妇女和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共存的。他通常以自然来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烘托女性形象;同时以女性的悲剧表达对逝去自然的痛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哈代的作品,更能体现生态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揭示哈代的生态女性观。  相似文献   

16.
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托马斯·哈代杰出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然而根据伍尔夫的生活决定论,在维多利亚父权家长制的影响下,哈代已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男权意识的影响,并在作品中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在《卡斯特桥市长》中,主人公亨查德作为父权家长制的代表,操控着其他人物的命运,体现了哈代的男权意识,并说明了哈代女权主义的矛盾和分裂。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维多利亚时代背景,根据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本细读,分析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所面临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等方面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8.
哈代是一位能为女性世界呐喊、为女性自由而抗争的现实主义作家。从他的代表作《苔丝》中可见:他超越了传统的男性视野,以特有的柔情与女性意识去观照现实,维护女性的社会权益,为女性伸张正义,进而对人生作出严肃的思考,并借助苔丝的悲剧探索人生的本质与价值。哈代是一位极具现代女性意识的男性作家。  相似文献   

19.
哈代的自然观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以有机的观点看待自然,他笔下的自然神奇、美丽且充满灵性,是与人类平等的相互联系的生命存在。哈代笔下的妇女与自然紧密相连,他用自然世界来反映女性的心理变化,烘托出女性形象;同时也用妇女的悲剧传达出对有机自然逝去的痛心。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及其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三类:1、花容月貌、风致韵绝的女性,在男性社会里,属于男性的客体,显示了作者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2、把爱情视为唯一的女性,同样透露出哈代对女性的歧视;3、永远是脆弱的女性,以依靠男性为主,缺少独立的人格。这一切表明哈代是以男性意识去规范和塑造女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