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庄骁宇  刘金宝  孙凯 《科教文汇》2020,(14):103-105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社会行业联合的大方向,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又一创举。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横向课题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应当准确定位,充分认识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服务机制和体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发挥校、企、学生三方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和高水平技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提早适应社会,为建设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契机,实现横向课题质和量的提升,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2.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湖北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总结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上,着力探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途经。  相似文献   

3.
杜倩 《内江科技》2022,(5):140-141
<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滞后于教育的发展。在“双高计划”建设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本文探讨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性和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卢正才 《科技风》2024,(8):156-158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探讨了“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内涵逻辑、组群逻辑和政策逻辑等逻辑要求,结合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应以顶层设计规划建设目标、以模式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以资源建设服务教学保障、以“三教”改革引领专业建设、以基地共建强化实践教学、以平台共享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路径,推动专业群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31)
"互联网+"因特有优势,与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平台构建相联合在高职专业建设过程中举足轻重。现如今,产教融合被广为推崇,其不仅是高职院校力求革新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时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因而当前已成为高职院校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设计、优化实训平台建设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文章调研以土木建筑设计类专业为例,分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PS职业技能网络训练平台建设思路与路径,提出高职院校土木建筑专业人才培养设计应兼顾专业背景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辅之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各类绘图技术的培训,方能三者并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土木建设行业整体改革与发展,增强服务社会、建设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先进的设备等都使得高职院校培训更富有实效性。我院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创新改革高职院校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提高地方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具有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是社会教育功能的最佳途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意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化服务开展缓慢,其社会教育没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充分认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采取积极的对策开展面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社会发展、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创造性地开展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农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少,技能差,难以独挡一面;创业能力差,害怕失败;部分学生虽有创业激情,但缺乏技术与能力等。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就必须从强化实践教学入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服务社会能力建设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建设,在校企联盟搭建平台,四方联动共建专业,形式多样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活动场地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备硬件设施。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实现及服务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建设创客空间的现状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从总体规划、功能布局、团队建设、资源保障、多元服务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提出了实践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高职院校的教育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适用于单位岗位有技能、有能力的优秀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采用多种模式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人才。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度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培养高职学生的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4.
面向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论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优势和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意义,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高职图书馆是资源服务中心,应抓住机遇,不断发挥双创背景下图书馆的作用,努力创新服务水平,强化馆员素质、丰富创新创业资源建设、探索高职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迎接新的挑战,开创创新创业环境下高职图书馆服务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符合区域模具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立足地方经济为区域特色产业服务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模具行业的分布特点以及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技能体系、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各高职院校制定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年~2018年)》,搭建适应域区经济发展的产教研合作服务平台,创设技术技能积累和技术服务平台,以此提升高职院校在社会的服务能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张晶镜  蔡欣琳 《科技风》2023,(26):20-22
在推进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文化育人工作,积极探索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融通之路已逐渐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发展重点。针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队伍整体技艺技能水平不均匀,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和企业实践能力不强等具体问题,本文以南通职业大学实践经验为例,探索了如何以非遗技能大师为引领,构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创新型教师团队,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助推区域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杨旭东  孟保华  马胜文 《科技风》2012,(19):223-224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是高职院校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刘慧娟 《科教文汇》2014,(4):107+111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建设服务平台、拓宽服务领域的对策,旨在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