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0—2015年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如下:①河南省内城市除2015年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大于城市化综合指数外,其他城市在不同年份的城市化指数均大于城市创新指数,表明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建设整体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②河南省内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中高强度耦合与高强度耦合的城市数量较多,高强度耦合的城市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③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总体协调水平趋向提升,郑州市的协调水平较高,呈现出"一个中心"的分布态势,协调水平大体呈现出由郑州向周边区域不断降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与城乡融合存在较强的耦合机理关系。通过构建两个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职业教育与城乡融合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个体系的综合指数在“十三五”期间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较缓,职业教育增速大于城乡融合,说明存在进一步提高服务与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两个体系的耦合程度处于中度耦合水平,两者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处于低度协调状态,但是呈现出转好态势。据此,本文从培训对象、教学供给、社区承载与保障体系四个维度,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河南城乡融合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从定量分析研究上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从城乡关系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城乡协调度和发展协调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的指标体系.以陕西省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分别得到各区域城市和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后,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得到各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评价值,并划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类型和探究区域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得出,陕西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只有郑州市达到了优质协调,其余均未达到,且大部分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利用ArcGIS 10.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辅助作图及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偏低的地区在地理区位分布上无明显规律,但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等因素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构建低碳发展与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运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发展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低碳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演化时空格局;采用Tobit模型探究安徽省低碳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安徽省低碳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2)安徽省低碳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21-0.85之间,经历了拮抗-磨合-高水平耦合三个阶段,皖中、皖南、皖北耦合协调度依次递减。(3)政府能力、居民富裕程度、创新水平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资源聚集能力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发展是城市发展高级阶段,针对城市群房地产开发与区域经济水平融合度问题,以五大城市群为样本空间,采用2006-2016年数据进行分析。模型验证结果得出:第一,从时间维度上看,各个城市群房地产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耦合度关系不稳定、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低度协调耦合,但呈现由低度协调耦合向高度协调耦合转变态势。第二,从个体城市上看,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耦合度不高,仅仅个别城市耦合协调度为中度协调耦合。因此,应当合理进行房地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赣南地区为例,构建了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2个子系统,通过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赋权法计算2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采用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研究区进行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就不同类型耦合提出相关优化对策.结果表明:赣南各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及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互动性不强.耦合度主要分为2种阶段:磨合阶段、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主要分为5种类型:良好协调旅游—区域经济同步型、基本不协调旅游—区域经济同步型、基本不协调旅游发展滞后型、基本不协调区域经济滞后型、严重不协调旅游发展滞后型.对赣南地区18个县市区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更精准地推动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提升,对解决区域贫困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利用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引入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区域创新能力是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即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效果存在异质性,分区域看,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分维度看,数字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据此,政府应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支持入境旅游发展的同时,入境旅游也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二者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本文以西藏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理论构建了西藏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2003-2017年西藏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西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高于入境旅游发展水平,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由严重失调演变为初级协调,最高达到0.632。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高了河南受水区水资源保障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受水区城乡产业融合高质高效发展水平.通过融合基础、融合动力、融合平台、融合趋向四个方面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城乡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11个省辖市城乡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测,分析了各地区城乡产业融合水平的指数与差异.提出:(1)受水区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协调一体;(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城乡农业、工业融合水平;(3)充分利用水资源促进工业在城乡区域流动;(4)通过推动城乡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河南受水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耦合协调过程中的障碍因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程度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各地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皆从低水平耦合阶段上升到高水平耦合阶段,区域空间差异逐渐缩小;上海市和安徽省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始终处于交替领先位置,江苏省耦合协调水平前七年相对较低、之后差距逐渐缩小,浙江省耦合协调水平10年间提升最大;从准则层来看,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分别为电信业务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研究开发项目数等,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分别为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和城乡医疗差异比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疆2002—2018年的时间序列和14个地州市的空间角度,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别构建两系统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从时间序列上看,新疆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3.
以区域创新绩效为切入点,主要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从影响机制、非线性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三个方面探索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在实证层面,通过构建2013~2019年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数,针对理论层面的探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较东部和中部地区享受到了更大的数字经济红利;(2)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4)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运用耦合协调理论构建电子商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电子商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电子商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两系统的耦合度。基于此,结合安徽省2011—2014年电子商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耦合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耦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不仅可以衡量两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而且可以反映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安徽省电子商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水平从失调到逐步协调的演化发展趋势,但目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最高时仍未超过0.5属于低水平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有利于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文章选取2009-2018年成渝地区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28个数据指标并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σ收敛性检验判断成渝整体耦合协调差异趋势并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影响耦合协调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发展指数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两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都呈稳步增长趋势。从耦合协调关系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表现为高等教育投入系统滞后型和经济增长系统滞后型以及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系统同步型。从耦合协调程度来看,2009-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上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性愈发加强。从σ收敛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以及四川和重庆的耦合协调都呈现阶段性σ收敛,高等教育经费、专任教师数、教学仪器设备资产以及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是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耦合协调差异的主要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为例,构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系统评价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剖析新疆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耦合协调度水平。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对新疆各地州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得到以下结论:2008—2018年期间,新疆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呈现递增趋势,耦合协调度从高度失调发展至中度融合,实现跨越式增长;各地州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性,北疆地区比南疆地区耦合度更好;各地州耦合协调水平Moran指数大于零,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呈现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通过构建广西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计算方法对广西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数总体上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其中旅游产业的评价指数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数,旅游产业、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数的演变趋势与旅游产业、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数变化趋势保持一致。(2)旅游产业、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总体上都表现为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2005年后的耦合状况良好并具有很强的关联程度,耦合协调类型在2000—2012年间经历了"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的转变。(3)广西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产业、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变化特征比较稳定,南宁、桂林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属于良好协调型,柳州属于初级协调型,其余11个城市耦合协调度较低,或处于失调边缘或处于失调状态,其耦合协调发展的类型可以细分为生态环境滞后型的南宁,社会经济滞后型的桂林、河池、崇左,旅游产业滞后型的柳州、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来宾。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湖南省2010—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旅游业与物流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测算两业发展水平,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两业耦合协调水平,利用VAR模型进一步分析耦合协调度与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影响关系发现:湖南省旅游业与物流业发展水平及双方耦合协调度在2010—2020年总体上升,但旅游业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在2019年、2020年出现下降态势;耦合协调度与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耦合协调度对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贡献大,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增长贡献极低。  相似文献   

19.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20012016年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甘肃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存在耦合协调关系,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处于良好协调阶段,旅游产业对于区域经济驱动效应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探索甘肃旅游扶贫的对策措施,为甘肃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使旅游产业成为助推甘肃经济发展和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从理论上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传递机制、协调机制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