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研究针对当前课堂师生话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互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班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框架,将教师的课堂话语调度视为引领和协调全班学生跨越班级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基于对提取自小学数学课堂录像中的师生话语互动片段的分析,本研究从班级最近发展区的空间与容量两个维度出发,以“旋律”与“和声”为隐喻,阐释了教师通过话语调度来激发学生参与、协调个体与集体认知发展进程的现实表现。本研究揭示了教师的话语调度对于课堂学习活动有效发生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仅从外显的互动形式层面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关注智慧课堂环境中互动教学有效策略构建及效果探究的问题。文章以协作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互动内化—分层辅导—反馈补偿的互动教学策略,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信息特征”为例,实施智慧课堂环境中的互动教学案例研究。通过教师言语行为、学生言语行为、教师与技术、学生与技术、非互动行为等指标的论证和分析,结果发现,本研究提出的探究—内化—反思互动教学策略能显著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师生互动与反馈频率及质量的提升,使智慧课堂环境中互动教学的优势得以突显,为中小学智慧课堂互动教学设计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罗曼芸 《海外英语》2024,(7):60-62+78
教师反馈语是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反馈语的使用对英语课堂互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提升教师恰当有效地使用课堂反馈语的能力及意识,提升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仍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一节口语及词汇课程的录像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教学观察的研究方法,分析并评价了教师在“I—R—F”(提问-回答-反馈)结构这一典型的课堂话语交际模式中的反馈语及反馈策略,旨在研究教师反馈语对英语课堂互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加强高校课堂互动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课堂互动的本质及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关键性作用,列举分析了互动动机的来源及互动类型,井基于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与认识,探讨了青年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基本策略,提出了通过创设课堂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会话分析,运用"SETT教师话语评价模型",定性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师提问与课堂互动的交际过程和言语特征。研究发现,"任务式"的课堂互动根植于课堂的微观语境,它时时变化且不断发展,需要由师生双方在交际中共同构建话语意义;每个"语部"下发生的互动均由一个主导性问题开启,在即时交际中发展,并依托后续追问控制和推动,其中既有学习背景下的知识意义,也符合该语部的话轮特征;问题设计涵盖语言技能、专业知识、交际能力、思维拓展等不同层面,提问过程展现等待回应、话语修补、反馈评价等不同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生参与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和场域是课堂,而课堂话语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教师话语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学生的课堂参与.本研究将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小学阶段的英语学科为背景,以真实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话语为切入点,分析课堂师生互动的话语交流语段,旨在探询教师的哪些课堂话语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话语参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课堂录音的方法,对教师话语中的两种类型的教师提问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参考性问题相比,大多数的教师更倾向于在语言课堂中使用更多的展示性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课堂互动和学生目的语的输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合理的设计问题,使课堂提问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互动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课堂互动机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过程资源,学生课堂互动机会获得情况会直接影响教育过程公平目标的实现。基于课堂场域内教师与学生的日常实践,从师生主体间关系的视角审视学生课堂互动机会的获得过程,对于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受教育系统功能、教学话语体系以及师生角色差异等因素限定,课堂互动机会资源在分配过程中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学生课堂互动机会获得过程主要呈现出结构导向的“教师分配”与能动导向的“学生争取”两种进路,这两种进路指向不同但又彼此关联。为助力学生高质量参与课堂互动,教育者应在教学实践中维护学生平等权利,优化学生互动体验,创设良性互动场域,积极追寻教育过程公平目标。  相似文献   

9.
邵攀  董婷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268-269
对分课堂集成了讲授教学和讨论教学的优点,能有效改善大学课堂师生互动缺失、师生关系割裂的缺陷,使教与学真正成为双向互动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将对分课堂引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探索基于对分课堂的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新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授课模式下的“云课堂”成为了我国中小学重要的教学途径之一。而通过对“云课堂”教学现状的考察与分析,发现当前小学语文“云课堂”教学出现了教学效率低、学生主体性缺失等问题。通过对“云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小学语文“云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旨在改善当前小学语文“云课堂”的运用现状,使学生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下获得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相似文献   

11.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必须要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来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个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要采用课堂提问、话语轮换、意义协商和学生反馈等一系列措施来构建语言课堂的互动话语模式,给学生传输正确指令并发出积极的引导信号,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本文试结合笔者实践浅谈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策略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2.
李鹏 《四川教育》2020,(12):25-25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互动教学是师生在交流中进行“教”与“学”。这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充分发挥课堂的互动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线上教学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受到疫情的影响,网络授课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构建了课堂话语。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言学界越来越重视课堂的交互作用,教师话语的支架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合理使用话语工具,可以及时搭建促进师生互动的多样"支架",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本文旨在探讨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如何通过提示、追问及重复等策略,发挥其话语的"支架"作用,从而促进课堂互动,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洗课”主要强调在备课期间,教师通过对知识内容梳理与选取,选用与教学内容契合的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案更加精炼,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意识到洗课策略应用的必要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围绕人教版化学1“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洗课策略的应用,以期为教师提供教学新观念与新方法,促进教学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课堂环境中的语言学习和发展是与话语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者相互之间及其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正是通过话语实践产生的。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框架的外语课堂话语研究显示:外语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话语模式主要包括IRE和IRF模式;影响外语课堂话语互动的因素既包括课堂内的教师和学生因素,也包括课堂外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教学设施本身离不开计算机及 Internet,那么有没有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既可以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这一得天独厚的教学工具 ,又同时能利用网络的快捷方法来提高我们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呢 ?本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这一领域从教十余年 ,通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并综合先人的研究成果 ,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将之称为“互动教学”。“互动教学”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与教师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并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点 ,这与当前教学改革中的角色转换 ,将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方法转化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课堂互动研究受到更多关注.全面调查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情况很有必要.可以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主—客我”互动等三个维度划分课堂互动类型.通过观察语文课发现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存在如下问题:教师主导型互动多,学生话语少;导向性提问多,等待时间短;小组学习少,缺乏学生间互动;学生“主—客我”互动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要更好地发挥导学功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在分析“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就“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增强,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们必须坚定"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对话、体验、启迪,关注学生有备而来,教师适当隐身,课堂多元互动,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探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课堂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问题教学法”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的启发和教师的暗示诱导,设置激发课堂互动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探讨和解答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本文从“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存在问题及实施策略这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