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育的本义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教育是否纯粹为了培训人才,还是有其本身的价值与目的?其实教育不应单以“为学”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育人”。两者如何取得平衡,这关乎我们如何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定位。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青少年感情脆弱,意志能力差,缺少“磨难”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磨难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培养青少年的优秀品行的手段之一,而其中班主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优生”,什么是“差生”?这似乎是一个极普通的概念问题,而事实上,这个问题却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成果的评价,它牵动着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优生”评定标准是否合理,对教育全局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过重学习负担问题既与我国化传统中过分重视考试的倾向有关,又受当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影响,因而十分复杂。学校作为这一问题的汇聚点,长期以采备受关注。尤其是近年来,过重负担问题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中“减负”。对学校教育系统而言,影响学生学习负担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我省中小学在“减负”中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学校还可以为“减负”作些什么?日前,省教科院、省创新教育研究会举办“减负增效”论坛,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以期为我省“减负”的切实、稳步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2004,(1):51-54
长大成人后,对少年时的受教育的记忆早已淡忘了许多,剩下的也都是美丽的“珠串”了。但现在有关中小学教师的报道,充斥着“暴力”:从“冷暴力”到“性犯罪”无所不有。不禁令人心生疑惑: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症结又在何处?针对此,有人指出了问题;有人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类似事件仍在不断发生,前两天在安徽泗县又有一名初中男生遭老师殴打后自杀。无辜的孩子仍在不断成为“暴力教师”手下的牺牲品。面对此,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怎样让孩子尽量少受伤害呢?  相似文献   

6.
胡适认为:“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在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成果累硕的今天,在矫正错误的教学行为,完善教育思想的当下,作为教育领域中永恒而又稳固的三维空间出现了盲点,那就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在教育与被教育、他教与自教时出现的“问题”——姑且诊断为“问题家长”、“问题学生”和“问题老师”。在病情蔓延恶化之际,提高认识,唤起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吴非 《课外阅读》2010,(12):46-47
我们的教学中是否有“劳动”这样的词语?我们是怎样向学生表述“劳动”的?劳动,应当是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其重要性绝对不亚于“生命”、“信仰”和“爱情”。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既是一种青少年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也是贯穿于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观教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中国有句古训“无以规矩何以成方圆”,道出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加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吴亮奎 《班主任》2013,(11):5-7
“差生”问题是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差生”何以形成?如何从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角度理解“差生”?家庭教育是否应该对“差生”承担全部责任?“差生”的学业弱势是否也意味着他们品德的弱势?对此,笔者从学校教学责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差生”是课程与教学的责任,而不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差生”的学业弱势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品德弱势。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薄弱,思想意识落后,人际关系紧张,许多人就称他们为“问题学生”,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采取怎样的教育策略,使这些弱苗也能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归因理论在转化职专“问题学生”方面会给广大教师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双差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成为教学一线老师的难题,对“双差生”教育的研究也很多,可实施起来并不见得有效,主要原因在于对“双差生”打心里就不喜欢,观念很难改变——他是“双差生”,他很让我头痛,他是我的麻烦.正因如此,观念上的偏见是造成“双差生”教育一直用力不少,见效不大。笔者认为,对“双差生”的教育有五忌,注意并做好这五忌,“双差生”教育必定会取得理想成效。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经历了艰苦、磨难、学习、探索、追求,他创造了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三个方面的思想。其核心是: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促进社会与人民生活向前发展。这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教育》2002,(5):46-46
在WTO的游戏规则中,教育被列入12大服务贸易之列。“什么?服务贸易!太商业化了吧!”“商业化了的教育,那还是教育吗?教育的神圣性、纯洁性安在?”请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否定、批判、嘲弄这些观念吧!试想,多少年来,在我们的理念中,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那容得商业化的污染!铜臭气的玷污!产生这种情绪化的认识,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情绪化也罢,理智化也罢,既然加入了WTO,教育列为服务贸易已是必须接受的事实。对此,我们国家非常策略而谨慎地采取…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在互联网中由“黑客”变“红客”,是现代社会赋予我们的时代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提高互联网世界中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因此,本文从提高互联网世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途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已深度融入全球各领域,并让教育行业焕发新活力;而科学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关键性意义,是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疫情影响下,“互联网+”科学教育在资源共享、教学维度、活动效率等方面体现了巨大优势,获得全国中小学校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目前“互联网+”科学教育依然存在着资源质量亟待提升、教学手段升级滞后、工作模式缺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以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科学教育项目——“云上科学营”为典型案例,提出整合优质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双线”融合丰富活动形式、发挥大数据优势实现智能化发展等措施,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为青少年科学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 作为从“传统教育”时代过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比如我国的“双基”、“启发式”和“变式教学”就很宝贵),但也经历了不少挫折,走过许多弯路.回首过去,反思得失,我们在实践中究竟为学生做了些什么?学生不愿听课怎么办?成绩下滑了怎么办?两极分化怎么办?说到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独白式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讲授,这种讲授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较为沉闷,没有活力。著名的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对话式教育”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取得了较高的评价。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是否认识到“对话式教育”的意义?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又有多大程度采取“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与以往“独白式教育”相比有何优势?实行“对话式教育”要注意些什么?本文将着重对以上几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陈独秀是提倡“新教育”的先驱之一。他认为:旧教育问题的核心是它不适应今天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更不适应教育科学的世界大势。主张教育应“趋重社会”、“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提出新教育的“四条方针”(现实主义、唯民主义、职业主义、兽性主义)和“三大改革”(“自动的而非被动的,启发的而非灌输的”、“世俗的而非神圣的,直观的而非幻想的”、“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这显然是切中时弊、亟需实行、而且是行之有效的。陈独秀关于旧教育“主观主义”(抹杀个性)与“形式主义”(应试教育)的批评也是很值得我们留意的。——陈独秀有关“新教育”的改革设计在北京大学“科学长”任上的实践也是本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进步。然而也衍生了许多新问题:是重教还是重养?是重智还是重德?为什么家长常常抱怨“家长很难管教.不听父母的话”?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是否存在“代沟”?如何与孩子沟通,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初中和小学的教育质量,小学教育起点的高低固然十分重要,但努力做好初中的衔接工作也不容忽视。初中生源来自于小学,小学每年升中的大批毕业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送上一定数量的“问题生”需要中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去认真研究、解决。倘若问题解决得及时与彻底,则有利于初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假如解决不好,就会成为“隐患”,最终导致更大问题的发生,因而影响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那么,该如何正确对待小学升初一的“问题生”呢?笔认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属正常现象,作为教育应当坦然面对:既不惊诧,也不因此而“看扁”了学生。“问题学”的问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学生身上存在弱点、缺点乃至错误,同时也反映了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的某种失误,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深入分析学生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满腔热情地指导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利于学生的进步与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