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5年1月11日上午,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在兰州商学院正式成立。所长由甘肃省首位科技功臣周祥椿担任。研究所以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条锈病控制技术体系作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宽研究领域,包括开展小麦抗病遗传机制、杂种优势利用、航天育种、相关的栽培技术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该研究所在甘肃省各地合作建立了6个科研基地。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的成立,对于选育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在20多年间翻了一番多,就是得益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的成立,使得教育和科研结合得更紧密,设置财经专业的高校,不仅要研究农业经济管理,而且要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不仅要培养管理技术人才,而且要及时转化科研成果,这对于促进科技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学     
冬小麦新品种长麦5079选育及体会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长93-5029为母本、中间材料85矮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长麦5079,在2003-2005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一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达6  相似文献   

3.
烟台地区农科所是1958年建立的一个直接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综合性农业研究所,有160名职工。55名科技人员。设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六个研究室。还有情报资料、办公室、总务室、生产组(农场)等管理单位。试验地五百亩。这个规模不大的地区研究所,多年来,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大力开展了几种主要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如作物育种,他们先后选育了40余个小麦、玉米、地瓜、大豆作物良种,使烟台地区主要作物普遍实现了良种化和几次更新。小麦新品种,在全区推广40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50%o其中有三个品种突破了亩产千斤关。其中“蚰包”小麦,秆矮,抗倒,耐肥水,较好地解决了亩产千斤与倒伏的矛盾,在全省首次突破千斤,并相继出现了一批千斤小麦社、队。这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是广西唯一的一所专门从事甘蔗育种、甘蔗栽培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建所以来,共选育出36个甘蔗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7,(7):4-5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与硬粒小麦新品种选育”支持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环境署(以下简称ENEA)合作,培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粒小麦品种,丰富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为硬粒小麦在我国的商品化生产创造了基础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教授一直致力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并从事作物品种资源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清海教授就多次赴云南省进行小麦加代育种工作,总结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在昆明夏繁加代的育种理论和规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和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范濂教授一起先后选育出三个小麦品种:半冬性耐盐碱小麦新品种豫麦1号、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3号和弱春性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豫麦9号,  相似文献   

7.
一项节水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小麦增产新技术——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简称地膜小麦或穴播地膜小麦)经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李守谦研究员等人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陇原大地诞生了。同行专家认为,这是继杂交稻、杂交玉米、地膜玉米、水稻早育稀植之后,我国粮食增产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8.
杨会武、李兰真夫妇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已达30多年,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祖国的小麦育种事业。 杨会武多年来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其中《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划分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河南省政府特等奖,《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豫麦39(豫农8539)选育》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的冻害主要是指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倒春寒)。在我国北方麦区冻害时有发生,个别年份已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影响小麦冻害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影响冬小麦抗冻性几个关键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预防冬小麦冻害非常实用而且非常有效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86-87
<正>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环境资源研究所部分课题,于2011年成立。中心坚持"严谨、求实、协作、创新"的学风,瞄准学科前沿,立足生产实际,致力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形成了以隋启君研究员为带头人的中青年创新团队等工作。中心重点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核心种苗生产和新品种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研发、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研究和马铃薯加工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中心拥有科技人员22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2人(高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9,(7):2-2
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利用重离子辐照成功选育出一中药材新品种,并于近期获得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这一新品种是我国利用重离子辐照成功选育的首个中药材新品种,科研人员将其定名为岷归3号。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研究员刘效瑞介绍,与当前种植的普通当归品种相比,这一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抗当归麻口病。目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救灾作物,对稳定全省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由于生产上应用的大多数都是菜用型品种,缺乏集抗旱、丰产、抗病、高淀粉、适应性广等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选育高产高抗的品种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采用费用少、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适宜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马铃薯新品种,对于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稳定提升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垦豆38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高产稳产性分析。垦豆38原品系代号为垦08-9007,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于2003年以垦丰16为母本,合丰48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5):363-364
目前,我国小麦生产面临总量有余,而专用优质小麦缺乏的局面。中国科学院针对国家粮食生产供需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普遍低下的实际问题,从“八五”时期开始就非常重视优质小麦的育种和产业化工程。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偃麦草,通过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技术,培育出了面包型小麦新品种──高优503。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当前我国小麦生产水平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深受广大农民喜爱。1997—1998年分别通过了陕西省、河北省的品种审定,现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中的研究成果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课题组历经15年获得的,本成果的核心技术是自有创新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安麦七号。本文从该项目的立项、选育目标、选育和推广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选育体会。在推广过程中进行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为该品种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山西荞麦科研发展主要经历五个阶段:早期研究阶段、品种资源研究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腾飞阶段。告诫山西荞麦科研工作者抓住现阶段,积极加强荞麦资源抗性鉴定、特色专用新品种选育、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和传统食品主食化研究,继续支撑和推动山西荞麦产业快速发展。荞麦是山西重要的特色杂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亩,其中甜荞约30万亩,苦荞约20万亩。山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从荞麦资源收集鉴定、新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基金》1988,2(1):47-47
由南京农业大学马育华教授申请资助和主持的“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在大豆地方品种资源主要经济性状与遗传变异、大豆杂种优势及配合力、抗大豆花叶病毒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在新品种选育方面,1983~1985三年内先后育成四个高蛋白质、高脂肪的大豆新品种,并已在南京、南通地区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已达上百万亩,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一成以上。有的品种还促成了长江下游地区小麦-玉米-秋豆和小麦-水稻-秋豆复种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全年综合增产。几年来育成新品种增加的经济效益达528.6万元。  相似文献   

18.
西藏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西藏和国内主要麦区代表小麦品种异地分期播种试验收获样品化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明确种植环境条件、品种遗传特性和栽培技术共同作用影响西藏小麦品质形成,在小结中提出了建立西藏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近期生产上以改进栽培技术、科研上加快优质品种选育以期最终实现西藏小麦优质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是人类植物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大豆还是绿色、低碳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对保证食品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黑土地肥力、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大豆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分子育种技术创新、丰产增效栽培技术研究,创制高产、优质、抗逆大豆新种质,培育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并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措施,进行示范推广,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麦、青稞是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解放前在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下,群众生活极端贫困,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单产只有百余斤。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和文化大革命以来,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业生产亦出现飞跃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1972年以来推广冬小麦,促进了耕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产量显著上升。目前冬麦播种面积已达70多万克(克为西藏土地面积单位,相当于内地的亩),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