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中药丹参经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制备而成.经大量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及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是一个安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2005年5月2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新药注册申请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授权,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中药新药.本文主要介绍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背景、意义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只有经代谢后才具有生物活性,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在深入研究单一活性成分体内代谢的同时,应适当加强有效部位、单味药材和复方中药的研究,同时也应开展中药活性成分结构与代谢相关性以及中药代谢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珊 《今日科苑》2006,(3):44-44
美国医学界已将“消除痛苦,减少死亡”作为2015年的癌症治疗目标。虽然中药作为一个整体还不为美国政府和医学界承认,但是将某些草药应用于癌症治疗的辅助和补充疗法,已得到提倡。因为经临床试验显示,中药对缓解化疗所带来的不适、疼痛,提高自身免疫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日,全美最大的民间健康组织——美国癌症协  相似文献   

4.
狼疮平颗粒是由广豆根、三七、女贞子等17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经研究确定其三七、女贞子、两面针等四味中药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
何顺志,男,土家族,二级教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1978年贵阳中医学院中药系毕业,工作于贵州省药材公司,1984年调贵州省中药研究所工作。1982年求学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1987年求学于中国药科大学,1997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4年8月至2001年3月任贵州省中药研究所所长,2001年4月任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主任、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及不合理应用,细菌抗耐药性问题己经非常严重,中西药联合使用成为中药临床应用的发展趋势。就中药和西药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对抗耐药菌中西药联合使用以降低细菌的抗药性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药纳米凝胶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凝胶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系统,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能够渗透角质层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在国内,正逐步发展中药纳米凝胶制剂,相较于传统中药贴膏,中药纳米凝胶制剂具有水溶性、生物利用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可透皮给药等特点,能够良好的用于不可耐受注射剂,口服药物患者的治疗。文章从纳米凝胶的特点、类型、基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中药纳米凝胶制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分析的中药领域核心专利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了解新版<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得到1988~2008年近20年以来所有与中药领域相关的专利技术分类3000余类.并将情报学和文献学中布拉德福定律应用于中药领域专利信息分析的研究中.探析了近20年内我国中药领域核心专利技术的分布情况,比较了两个10年阃我国中药领域技术发展方向的变化趋势.目的在于发现中药技术领域诸多变化规律和中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潜在信号,为中药科研机构确立研究方向以及企业确立研发目标提供科学和准确的预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办公室的郝明虹先生在《换一个视角看中药品种保护》(《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行政保护,专利法的司法保护,对中药品种形成了"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截至2007年6月,国家共颁发了2891张中药品种保护证书。其中,10家企业的6个品种获得了  相似文献   

10.
作者简历:胡之璧,女,1934年11月3日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生物工程专家。1959年华东药学院研究生毕业。1984年获联邦德国图平根大学理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在国际上首先培育出转化得率最高的洋地黄细胞株,开创中药生产与研究的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专利法从1985年就已经开始实施,但是,由于药品行业独特的新药行政保护制度的存在,使得中药企业很少考虑专利保护。1993年设立的与新药行政保护相衔接的《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使得中药企业在新药保护到期后,可以得到一定期限的中药品种保护,这又使得中药企业忽视了专利保护。当我国成为WTO成员后,  相似文献   

12.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通过对国内2011年至今中药专利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为促进国内中药专利的科学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双向聚类结果显示国内中药专利研究可归纳为4大聚类热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药复方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药专利质量研究和中药专利技术创新研究等。加强中药专利保护,不仅形成中药各类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运用知识产权强化中药技术的传承,以及保护和开展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轻黄疮疡散是作者从1966年6月研制成的一种治疗疮疡及皮肤粘膜细菌、病毒感染性溃疡的特效中药制剂,经34年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已通过二期临床试验,进入申请生产阶段,34年来用之治疗各种感染性皮肤粘膜、肌肉组织溃疡及炎症50余种,收到药到病愈的好的疗效,现将所治愈的部分疾病  相似文献   

14.
神经衰弱是比较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其发生多与情绪变化有关,本病缠绵难愈,西医中药治疗多不理想,经多年摸索,八段锦结合针灸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蒋娟 《大众科技》2016,(4):76-77
女性排卵障碍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说求子要先调经,经调则有子嗣,月经分四期,月经期以养血活血通经为主;经后期以养血填精,滋补肝脏为主;经期间以滋补肝脏,温阳活血为主;经前期以温补脾肾为主。各有侧重,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是对人体无害的绿色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TDD)是传统中药剂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采用适宜的基质材料将药物组成专供外用的一类固体或半固体剂型。传统的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有效成分复杂,基质在其中所占比例较大,类型单一,如软膏剂、硬膏剂、油膏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透皮吸收速率。我国中药巴布剂复方龙血竭巴布剂的处方药物组成以龙血竭、黄连等云南习用药材为主。血竭(Dragon’s blood)是一种常用的传统名贵中药,素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具有活血不伤血,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复方血竭巴布剂”是以外用制剂为研究突破口,在突出体现其“止血而不留瘀”特色功效的同时,创新性地发展了抗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的应用。经临床使用验证,其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安全无毒,使用方便。处方各药物协同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皮肤烧烫伤、溃疡久不收口等。昆明市中医医院余晓玲教授主持了“复方血竭巴布剂临床前研究”,采用现代科学手段,控制其药物释放,提高生物利用度,以利于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4月,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中国中医药将面临着在欧盟全面退市的风险。2014年,英国药品管理局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将中药拒之门外。"为什么国外会对中药一次次发难呢?原因就是中药成分、药理不明,缺乏科学性。"李中峰说。为了推动中药走出国门,他正试图用新方法揭开中药神秘的面纱。蓄力量建新平台"我是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中药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效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2017年广东省中药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效率进行静态评价。运用DEA模型对90家广东省中药高企从每家企业及不同规模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有70%的中药高企综合效率不能保持在1的水平,有50%的中药高企纯技术效率达不到1,有21%的中药高企规模收益处于递减状态;大型中药高企效率平稳,中型中药高企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小型中药高企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提高以高企为代表的中药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量,应该精简中药研发费用,重视企业中药研发软实力如中药知识产权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中药"技术—知识产权"联盟,以形成中药关键技术专利池;将中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深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专利视角,以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区域中药产业提取分离技术资源指标评价体系,对公开日在2016-2018年的珠三角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资源开展实证分布评价,然后对其资源分布开展类型评价,分析各地市中药产业提取分离技术资源特点.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珠三角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30种药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30种药学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30篇最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时间主要集中在论文发表后2~7年,涉及中药研究与应用的论文最多,15篇,占50.00%,有12篇综述文章,占40.00%。30种药学期刊的前30篇(共900篇)高被引论文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6~9年,其次是10~14年;涉及中药研究与应用的高被引论文最多,511篇,占总高被引论文数的56.78%,分别是中药药理、中药、中药质量检验、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和中药临床应用6个方面的论文。中药药理高被引论文有255篇,占28.33%,排名第1;中药有88篇,占9.78%,排名第2;药剂有78篇,占8.67%,排名第3;药理有70篇,占7.78%,排名第4;中药质量检验和药物并列第5,各63篇,占7.00%。综述文章的高被引率较高,有210篇,占2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