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忠孚  彭国强 《内江科技》2010,31(6):32-32,40
形意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优秀拳种,其拳理的阐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方法,对形意拳与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以利于人们挖掘武术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究形意拳的特性,更好地发挥形意拳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者都是在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进行广泛的融合衍化后,注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规范拳械技术,完善流派体系,升华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3.
京剧演员所练的基本功包括“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念、做、打;“五法”指口、手、眼、身、步。四功是演员所运用的基本形式.五法是体现这些形式的手段。从“四功五法”可以看到京  相似文献   

4.
进入冬季后,全国各地陆续遭遇雾霾袭击。为此,河北石家庄某小学的孩子练上了“防霾”武术健身操。该校教导处一位副主任表示,这套武术包括23个动作,其中按压合谷穴和气沉丹田这两个动作有利于肺脏排毒,能提升学生抵御雾霾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涂万崇 《内江科技》2010,31(10):67-68
武术套路在许多普通高校中都设立了运动队,其训练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校这一环境下,教师作为训练的主体和教练员,摸索一条即适合于普通高校训练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武术套路水平的训练手段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平时带队的经验,现提出苦练与巧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探讨“打练结合”向现代体育的转化形式,有利于挖掘套路中隐舍的技击动作,还能为散打的发展提供擞术素材,这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传统运动项目柔练过程中内气、内省和肌肉舒张三个方面的探讨,论证了传统武术柔练促进健康的合理性和特殊性:武术柔练与气功等意念活动基本相通,通过意念活动可以提高局部或者全身的微循环水平,加大血液循环力度,促进血氧的交换,更好的衔接神经和全身各部的联系,对延缓衰老有它独特的功效。意念活动可以改变人体重心,对身体移动的灵敏度也有一定的帮助。建议进行深入探讨并加大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桂林 《金秋科苑》2008,(12):291-291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武术以其独特的竞技性、表演性文化性等魅力享誉海内外。作为武术优秀拳种之一的太极拳被人们认可为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的健身方式,从小至七八岁的玩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比划两下太极拳,然而如何练好,练到动作到位,练出效果,真正受益于太极拳的实效,还需要认真地揣摸与磨练。才能达到预期目地。笔者习武三十多年,而更多的时间是练太极拳,虽无见树但深感其魅力无穷,很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覃浦 《今日科苑》2010,(8):306-30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农村学校师生对武术课的认识和兴趣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农村学校武术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武术是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之一,如何在农村学校进行武术教学,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自己从事多年的武术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一些武术教学方法,能贴近实际,使农村学校进行武术项目的推广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竞技武术套路是一项高层次、高品味、美感极强的运动项目,它始终受规则的导向又受规则的影响和制约,规则的变化使竞技武术套路的动作编排也顺应时代的要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越来越美轮美奂,使武术套路越来越具有观赏性,适应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武术特有的美。  相似文献   

11.
竞技武术是现代武术的辉煌,它以高难美新为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竞技武术套路才能在国际体坛中取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周新新 《内江科技》2011,32(5):100-100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武术课内容设置及武术教学,对学校的武术课内容安排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文化激荡的时代,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高校面临着"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的三大困境。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而不乱、立足发展"为指导而进行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改革与高校武术教育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本文对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对武术段位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梳理分析。分析认为,武术段位制内容引人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且可行性极强,并针对其实施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宝卫 《科教文汇》2012,(3):130-130
课改几年来,高中生物追求的有效课堂教学之花遍地开放,但其中也不乏只开花不结果的。为使自己的课改之花既开得美丽,又结出果实,几年来,笔者在师生关系的定位、教学设计的质量、课堂"三功"的巧练上做文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钢琴教学中,初练一首曲子或解决某一技术课题,教师时常要求学生“慢练”。那么,何谓“慢练”呢?其目的与目标是什么呢? “慢练”是指把乐曲或练习曲的应有音乐速度放慢之后加以练习的习琴方法,它绝不是演奏心理懈怠、演奏情绪散漫、演奏状态松垮、触键不正确、技术与艺术上无要求的随意练习。“慢练”的目的是为解决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探讨中学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中学太极拳教学增加讲解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互惠式练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理解太极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部分高校武术课现状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宏映 《科教文汇》2008,(10):125-125
部分高校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以下简称武术课)的教学均以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结构复杂的套路为主,很大程度的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的体现体育与健康课趣味性、健身性、实效性的要求。在大学里,武术课的开展形势已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8.
宋世响 《科教文汇》2007,(10X):145-145
为丰富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探讨中学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中学太极拳教学增加讲解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互惠式练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理解太极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近年来,各大高校结合教育部举办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按照教育部24号令要求,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实施"学练研考"岗位培训工程,坚持以练促学,以练促考,以练促研,精心组织了辅导员岗位培训系列活动,探索了一些办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20.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院体育教学进行了试点改革,在学院部分系部实行学分制的框架内,我院体育部在全院增加了体育兴趣专项课的选修。近三年来,学生选择武术项目的人数日益增多,据调查其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大多认为:练习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身;可以作为自己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也有一部分认为练习武术可以在耍刀弄剑中修的学风。于是出现了学生热情猛增而对武术概念模糊的现状,导致武术课受伤现象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运用运动解剖学原理,结合武术运动的特点以及我院武术选修课的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到病症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