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试谈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体育课堂教学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一、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然而目前体育教学中大多数进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的教学,“教者发令,学者强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的主体。在“教”这一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的客体。但在学生“学”这一从感知、分析、综合到概括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认识的对象,是作用的客体。教师与学生这种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的双重关系,不是绝对不变的,他们的地位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笔者认为,把握体育教学特点,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指增进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更有精神,具有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和体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指教学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活动的过程。尽管历来的教学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但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把学生当成教学的客体,而非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人。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是起主体作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动机的转变,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起主体作用的心理动因。学生在教学中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进一步揭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体育教学的特点更是要求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教”和“学”应该而且必须是双向互动的,“教”是“学”的前提,“学”是“教”的落实,“学”要由“教”来引导,“教”得由“学”来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主体,教师的具体表现为引导性主体,学生的具体表现为参与性和发展性。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得法于课内、自通于课外”,促进学生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是体育教学改进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体育教学既是体育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过程,又是运动技能的形成与获得过程。因此,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从入学起,就处在由学向教、由学生向教师的转化之中,其身份既是学生,又是正在形成中的教师。所以,对师范生的体育教育具有两重性。揭示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两重性,可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增强从事师范专业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由“学”到“教”的转化,是中等师范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和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提高教学效果极其重要。我们认为,“教”与“学”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活动,其逻辑关系主要有四种。 一、教等于学 “教等于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第一种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意指教师教多少、学生也学多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的关系。 二、学大于教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学生所学多于教师之所教的情况,从而构成“教”与“学”的第二种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意指学生所学超过教师所教的范畴。一般而言,只要…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光有学生这个主体不行,还必须有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体育专项技术理论教学的一套教学体系,基本上是传统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中心”、“书本知识中心”、“教师中心”三句话概括了这种教学体系的特征。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是这种教学体系的核心。长久以来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不大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和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调动双边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和达到理论教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过程涉及诸多因素。就“教”的过程来说,有教师(作用项——主体)、学生(被作用项——客体)和“教”的方法、手段(文化项——中介);就“学”的过程来说,有学生(主体——作用项)、教学内容(客体——被作用项)和“学”的方法、手段(中介——文化项)。不论教的或是学的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形式(体育课等)、环境条件(含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备课、上课、辅导、检查、评价,预习、上课、复习、考试、自我评价等也属教学组织形式之列。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这个“两主”关系,长期以来倍受关注。然而对于教学中的客体的研究则不档重视。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人除了把人类以外的事物作为实践的对象,还把自身作为对象。一旦人类本身成为实践的客体,就使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加复杂了。  相似文献   

12.
<正> 《学校体育》一九八九年第一期、第二期相继刊出了陈钢同志“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提法不妥”和“再谈怎样认识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两文。读后颇受教益,现就两文的一些观点谈淡我个人的不同看法,以求教于陈钢同志。体育教学的本质与学为主体陈文认为“教师和学生同样是‘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括动的人’,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认识主体。”并进一步指出“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发挥主体积极性作用。”一句话,就是认为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相互依存的认识主体。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从一般认识过程来讲就是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是指“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它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及积极性的基础上,由教师按照教学的计划、教学的内容,有组织、有目的地使学生反复进行身体练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影响教学任务的顺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体育技能的教育过程,是实现现行体育目的、任务的手段之一。体育教学主要是体现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其中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是体现教学效果的必然结果。既然体育教学取决于学生的“学”,那么就存在着一个学习动机与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参与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它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结果。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反映了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程度、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且也反映了教师教学设计与教法运用的水平。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在新课标实施中,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体育课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体育教学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最核心的要素,两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所反映的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原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 ,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订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他既指导教师的教 ,也指导学生的学 ;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过程的调节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原则具体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大学体育教学中也有可遵循的教学原则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体现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更是为了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挑剔 ,彻底体现“健身养性”溶入于大体育思想 ,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来对待。而学校体育教育就是这一文化的传播者 ,因此体育教师应开放地、动态地贯彻教学原则。1  80年代比较公认的教学原则1 1 体育教学一般性原则自觉积极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直观性原则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为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奠定基础。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体系与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等进行教学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学生一般年龄特征、身体...  相似文献   

17.
一、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标准,很少考虑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学生“身顺而心违”,成为学习…  相似文献   

18.
拜读贵刊2002年第5期所刊《体育教学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以下简称《双》文)一文后,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该文无疑为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是对《双》文中所指“双主体”不敢苟同,在此抛砖引玉,试与两位老师商榷。一、《双》文中关于主、客体的描述概念模糊《双》文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动者”,即主体,同时,又都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即客体。对于前者,即主体的描述无可厚非,而对于后者,即客体的描述则让人难以理解。显然,把“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师生(现实的人)”作…  相似文献   

19.
对体育教学中主客体关系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主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从体育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体结构和教学的发展进程来认识和把握。教学中的主体支配着教学客体,但教学中的客体也制约着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又会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推进而以主体与客体两个端点进行往返运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20.
李凤芝  朱云 《体育教学》2008,(10):49-50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标》在全国全面推广,体育教学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改变重传授轻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与社会适应现象,重视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然而,在教学中却出现了“强调自主学习,忽视教师主导作用”,“整节课看不到教师的示范”,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甚至把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说成是“传统学校体育思想的反映”等等。新课标后,体育教学中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二者关系认识上的模糊现象,既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的“管理与领导”作用的否定,又是对教师主导的“指导和启发”作用的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