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新闻     
<正>中国科协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2010年,中国科协在各全国学会和各省区市科协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向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推荐了6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非科普类项目和6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类项目,其中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2,(4):8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北京共有78个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国项目获奖总数的26.4%,在获奖总数上领跑全国。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市获奖成果涵盖了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  相似文献   

3.
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这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史上一件大事,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为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成立,对整合和优化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推动科技奖励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23年来,国家授予吴文俊、袁隆平等12位著名科技专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51名外国公民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奖励重大科技成果137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716项,技术发明奖229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980项。这些我国自主创新、代表当今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获奖项目,其时代特色鲜明,是国家科技水平、政策和舆论导向的镜像,在我国科技进步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西藏科技》2011,(9):80-80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于近日结束。评审共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55项(合2010年结转到今年授奖的2项,其中通用项目41项,专用项目1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284项(其中通用项目219项、专用项目65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3):192-194
20 0 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项 ;国际科技合作奖 2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1 5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2 3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5项 ,二等奖 2 2 8项。中国科学院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项 ,国际科技合作奖 1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6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项。现分两期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国家科技奖励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科技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设立了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7.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金怡濂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263项科技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18项。我院获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从总体上看,我院近年来获国家科技奖的比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锡夔院士等完成的“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向———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打…  相似文献   

8.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透露,《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评审工作暂行规定》不久将出台,我国的科技著作出版可望得到促进,更加繁荣。我国从1996年起,首次将科技著作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序列。并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协3个部门负责推荐工作。奖励的对象是对科技著作的形成和出版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员和单位。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13,(3):48-49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87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公开制度是指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的推荐、受理、初评、评审、授奖等过程中,在对科技评估信息进行保护的同时保持评估的透明度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暂行办法》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公开制度进行了规定,但存在立法层次偏低、评审主体公开力度不够、对公示的时限和次数未作规定,公开的渠道狭窄、公示的载体不具体等缺陷,应该从提升立法层次、坚持保密和公开并重、明确评审公开的内容、规定公示的时限和次数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经济”的实质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人的智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现代技术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把科学和技术搞上去,就必须学习和移植代表理论思维结晶的各种哲学思想,而不能仅仅学习和移植科学和技术。此外,哲学思想也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对比中外期刊 找差距 谈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国外有代表性的材料科学期刊各9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找出差距,结合国外科技期刊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于敏 《情报杂志》2003,22(7):90-91
在分析图书情报机构与ISP各自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图书情报机构与ISP相互融合的总体趋势以及在实现融合的过程中,图书情报机构所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却有赖于管理。其管理的范围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管理的好,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管理的不好,则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16.
李学勇指出推进自主创新要着重研究加强三个方面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调研中指出,推进自主创新要着重研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环境建设。李学勇说,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陈至立国务委员也指出,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李学勇进一步强…  相似文献   

17.
18.
梁清煜 《大众科技》2012,(8):100-101,33
水土保持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对水土保持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中科院推进与西藏合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近日 ,中国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科技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作了关于“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院区合作信息平台”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 ,并现场演示了该信息平台工作。中科院院区合作局局长赵勤在会上指出 :要把院区合作信息平台办成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 ,要吸收中科院方相关研究所 ,西藏方相关机构参与 ,共同利用好院区合作信息平台 ,将院区合作最新成果 ,动态向社会发布 ,增加信息流通的速度与效率。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多吉次仁也表示 ,希…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区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二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各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299~0.654之间,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整体显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格局,以及“高高—低低”集聚的空间关联性。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政府科技创新支持、环境规制、区域城镇化率等因素对我国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据此,基于这些驱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提出了促进区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