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新闻文体的演变与传播科技有着深层的密切联系。可以这么说 ,新闻文体的每一次重大的演变都是由传播科技发展导致的。因此 ,传播科技发展史是一部新闻文体演变史。同时 ,传播科技和新闻文体的发展演变不是无序的 ,它们总是朝着一个目标进行的。这个目标是 :不断地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2.
宋义 《新闻前哨》2003,(9):21-22
新闻机构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由于过错使他人的合法权利因新闻传播而受到侵害,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的行为就是新闻侵权。在新闻侵权中,主要涉及到人身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这些侵权行为,都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行为侵权。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是侵权的主体。在这里,我们要谈另一种行为侵权,那就是对新闻媒介进行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侵犯。 我们知道,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的过程,它包括新闻采访、新闻编辑和新闻发布三部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根本职能是传播公众欲知、应知的信息,它的其他职能包括政治宣传的职能都是通过信息传播实现的。要想通过新闻传播达到宣传目的,记者就要尽可能增强新闻的信息性。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新闻界恐怕没有争议。 问题在于怎样加强新闻的信息性。美联社一篇新闻,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新闻信息属于大众传播范畴,大众传播有别于专业信息传播,前者的传播对象是一般公众,后者的传播对象是专家。因此,加强新闻的信息性,首要的一条是要读者读得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美国作家、记者、语言专家爱波斯坦说过这样的话:“在你(记者…  相似文献   

4.
会议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源,“会议新闻是指专门报道会议、反映会议情况的新闻”。然而目前此类报道仍难以走出程式化、空洞等困境.因此。研究、改进会议新闻写作是当前新闻界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报道,最重要的都是要实现有效传播。鲁迅早年说过:“新闻或许是一种宣传,但宣传不是新闻。”会议新闻若想实现有效传播,必须要在提炼主题、挖掘背景、创新形式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王莉 《声屏世界》2011,(10):22-23
时政新闻要有民生视角 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手段如何先进,媒体的传播内容都要满足受众的需要。编辑在编辑稿件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研究受众需要什么新闻,乐于接受什么新闻,选择大多数受众关注的内容来报道新闻.要让受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占一定的比重。然而,目前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并不是数量太少,而是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6.
王宾 《声屏世界》2005,24(5):16-17
体现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其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新闻传播活动也不例外。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从文化角度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和存在价值,是新闻传播的灵魂。人文精神应充盈于新闻价值体系,人文关怀是媒体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以策划提高新闻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彤 《记者摇篮》2009,(2):21-21
在新闻领域,一些观点认为,策划是对新闻的扭曲,甚至是造新闻、假新闻。但是,此策划非彼策划。策划不是策划新闻,而是对新闻在写作上、处理上、包装上的策划,其目的是使新闻的传播性增强,让真正好的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以提高,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好的策划甚至可以使新闻传播的质量有惊人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的对象是人,传播效果最终是要通过人的心理接受进而转化成行动才能实现的。但现在的新闻界面临着一个很大的现实困境,那就是新闻媒介奉上的“佳肴”受众不那么喜欢了,有时甚至和媒介“对着干”,新闻传播的效果无法实现。实际上,这是受众的逆反心理在作祟,而这种逆反心  相似文献   

9.
从对话意识谈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特性 新闻既是一种传播文化,又是一种文化传播。①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新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大众传播文化。新闻传播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传播性和大众性,这就要求这种文化在内容选择和传播手段上必须符合一定时代与公众的普遍要求,而且必须主要以新闻形式和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进行文化的创造、传递与积累。  相似文献   

10.
邹华华 《新闻界》2006,(6):123-123,122
一、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建设实习基地是新闻传播专业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的保证“实践性强”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一大特点,一定程度上讲,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不是“教”出来,而是通过新闻实践活动练出来的。具备新闻传播专业素养与知识,能担任  相似文献   

11.
陈强  郑贵兰 《新闻窗》2010,(1):113-114
对任何一门人文学科,历史都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中外新闻传播史》作为新闻传播三大基础课之一(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史),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陈力丹教授在《世界新闻史》序言中谈到:“当一位新闻工作者完全不知道本行业的历史(许多行业的知识其实就是由历史构成的),会出现类似情况,他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也不会抓新闻。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使广大受众更加了解世界。同时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更强,新闻传播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论文在对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贴近性和互动性等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究和思考,例如新闻传播要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新闻传播要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与受众的交流、新闻传播要重视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新闻传播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等等。  相似文献   

13.
策划与炒作     
万秀贤 《新闻窗》2005,(6):54-54
新闻炒作乍看酷似新闻策划——都不是纯粹理念的演绎,却同属一种操作形式、一种组织形式,都是谋求传播效果的强化与放大。致使不少人往往误将策划与炒作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4.
黄瑚 《新闻前哨》2014,(9):11-12
新闻教育如何顺应时代作出新的改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新闻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剧变,传统的新闻传播手段和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趋于融合.社会化媒体出现以及心理发展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传播和受众的关系,使得新闻传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是记者、每一个人都是传者,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新闻业界的现实状况,传统的模式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在今天已经不能满足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受众接受: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力  何卫东 《新闻界》2004,(2):32-33
新闻价值实现是新闻价值要素以及这种价值要素对社会需要的最终满足,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新闻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要素;其二,新闻信息的价值要素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其三,新闻信息对社会的满足,关键在必须获得新闻受众的价值认可,即受众接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总是把新闻价值实现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首要目标,并把这一目标的落实细化到各个传播环节。然而我们知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环节(包括记者采访、编辑制作、物媒传播等子环节),只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前流程”,继其后的还有一个以新闻信息的消费者为中心的“受众接受”环节,它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后流程”。传播环节和受众接受环节的合力作用共同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实现提供了可能。在今天.传播环节作为新闻价值实现的重要维度的作用已经受到传播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受众接受环节,人们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受众接受,是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它贯穿于整个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受众接受程度在最大的意义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及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编》2009,(2):41-41
当前,新闻界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新闻传播目的论。一种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说话"。另一种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是"报告事实"。他们都是单一新闻传播目的论者。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的目的实际上是双重的:一是"报告事实",即  相似文献   

17.
在"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背景下,国内迅速发展的传播技术建立起了宏大的现代传播构架。但是对于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实现中国"新闻强国"的目标来说,最终还是要聚焦在适合国际传播的传播模式上。中国媒体对外传播存在传播对象针对性模糊、传播方式非国际表达,反应机制迟缓等问题,是急需突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张昆 《新闻大学》2007,3(2):30-35
新闻传播史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完整、混沌的系统结构。要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对这一混沌的整体进行解析。合理的解析是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或子系统: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观念。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其中,新闻传播事业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新闻传播制度则相对地比较滞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新闻传播观念虽然是主体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的反映,但是科学的观念能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设计的指南。要解构披着历史外衣的政治与社会神话,必须建构起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传播观念彼此交融的统一的三维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指的是运用数字设备、高新技术达成信息传播目标的新媒介,具有模拟性、超文本、数据性等特征,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与方式.新闻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有所改变,重构传播格局,优化媒介生态,新闻不再是特定时段、特定版面、特定电视频道的专属性内容,在微博、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环境中均可浏览、传播、制作新闻.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助...  相似文献   

20.
周军 《新闻实践》2010,(3):80-80
熟悉新闻史研究的人都知道,目前已出版的新闻史书籍大都是对中国新闻史全局性的研究和书写,长期以来也一直主要围绕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和少数著名记者展开,而对地方新闻史的研究和整理还有许多的空白。事实上,在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还较为落后的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前50年,大城市报刊的传播影响力,往往是要通过各种地方新闻媒体作为中介给予延伸传播和扩大影响的。因而,地方新闻史理应在中国新闻传播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卓有成效的地方报人的新闻传播活动,同样也值得书写和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