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馆藏档案数字化十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馆藏档案数字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高速扫描、光盘存储等技术手段,将纸质、声像、缩微胶片等传统介质档案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具有有序结构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工作。馆藏档案数字化,应遵循以下十项原则:  相似文献   

2.
戚柏兴  梁璐 《北京档案》2011,(12):21-22
本文仅从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按照国家档案局每四年对归档光盘进行一次数据迁移的要求,对馆藏光盘档案重新分类编号、迁移数据并多套备份的工作实践出发,从工作流程的角度分析、探讨如何在档案数据迁移过程中更好地保护档案数据,以及从如何便于最终利用的角度出发存储光盘档案.  相似文献   

3.
2010年,台州市档案馆率先在全市应用目前较先进的智能型光盘存储库,通过对馆藏光盘的整合编目,依托光盘存储库的管理软件建成光盘档案数据库,对带盒光盘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光盘的集中保存、便捷管理和快速查询利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档案馆光盘档案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光盘已成为文献信息存储的主要载体,各部门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光盘存储档案信息.档案馆接收的光盘档案逐年增加,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声像档案数字化备份光盘数量也不断增加,并且光盘所反映的档案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光盘材料成分的复杂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光盘档案的保管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馆藏档案数字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高速扫描、光盘存储等技术手段,将纸质、声像、缩微胶片等传统介质档案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具有有序结构的数  相似文献   

6.
馆藏档案数字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高速扫描、光盘存储等技术手段,将纸质、声像、缩微胶片等传统介质档案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具有有序结构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工作。目前,我市在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方面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市馆及十三个区县馆藏档案的录入量已达186万条,为进一步加强数字馆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数字化建设的方针、方法与原则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从实际工作中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温爱珍 《上海档案》2007,(7):F0004-F0004
南汇区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4月,现有馆藏档案16.9万余卷,资料1万多册,照片4千余张。馆藏档案的历史跨度为1920年至2006年。以纸质档案和文书档案为主,还包括录像、照片和光盘等多种载体的档案。馆藏档案中较为  相似文献   

8.
芦民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04-I0007
音像档案作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数字化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要忠实地反映音像档案的原貌,必须做到无损压缩,这样必然造成在数字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为保证音像档案数字化数据的安全、完整地保存,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将数字化数据刻录成光盘。这样就必须严格控制光盘刻录的质量,从而确保音像档案数字化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1、建设功能齐全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关键 档案信息数据库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数字大集合。目前,高校要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其信息一方面来源于现有的馆藏档案,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其他形式存储的所有馆藏档案数据信息,通过手工著录、扫描等形式,转化为数字记录方式存储到光盘、磁盘等各类存储器中,完成现有馆藏档案信息向数字化的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对电子文件的收集,按照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归档、整理转化为数字化档案,  相似文献   

10.
报刊集萃     
张华撰文《不应把“只读式光盘”列作归档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介绍按光盘的固有特性和功能分类,光盘可分为:只读式光盘、一次写光盘、可擦写光盘。CD—ROM等只读式光盘是专业复制工厂制作出来的,不能再向光盘刻录任何信息,一般情况下,普通用户无法把归档电子文件存储到只读式光盘上,所以,在相关电子文件管理教科书和管理规范中把“只读式光盘”列为归档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的提法是不妥的。(摘自《档案学通讯》2005.4)王鸣鸣在《专题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论述了馆藏档案数据库和档案专题数据库的根本区别。馆藏档案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动态简报     
《北京档案》2015,(5):62-63
昌平区档案馆婚姻档案实现“零时差”利用前不久,区档案馆完成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2014年度婚姻档案的接收整理工作,共计接收婚姻档案10113件。同时接收进馆的还有12张光盘,内含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10113条,链接进入馆藏婚姻档案数据库以后就能实现计算机全文管理和检索,从而宣告婚姻档案实现了“零时差”利用。  相似文献   

12.
档案进馆是《档案法》和《山东省档案条例》赋予档案馆的职责和任务,是整个档案馆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衡量馆藏档案质量高低、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的重要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档案进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馆工作中的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统计、编研、利用等各个环节.因此,研究探讨档案进馆工作,更新档案进馆工作观念,改进档案进馆工作方法,对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Internet的馆藏光盘资源管理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图书馆对光盘资源管理利用的弊端以及本馆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基于B/S模式的光盘资源管理发布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馆藏光盘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4,(Z1):78-79
<正>档案信息数字化包括馆(室)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包括馆藏形式以纸质档案为主转变为以电子文件、光盘、多媒体等载体的数字档案为主和馆藏工作自动化,档案管理业务以手工为主转变为计算机为主,以及馆藏信息传输服务网络化。库藏由"架阁库"转变为电子、光子等数字信号形式的信息储存。  相似文献   

15.
一.做好档案接收工作是丰富馆藏的有效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档案“档案馆是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就成为一句空话。而馆藏丰富,才能够吸引社会各界查阅利用档案,使档案馆真正成为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那么,如何丰富馆藏呢?  相似文献   

16.
8月22日,湖北青海两省电子档案数据互为备份交接仪式在西宁举行。湖北省档案局(馆)长石山与青海省档案局(馆)长龚国平出席交接仪式并互相交换电子档案数据光盘。这是湖北省档案馆首次将馆藏档案数据光盘送往外地档案馆实行异地备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光盘技术的成熟,图书馆馆藏光盘数量日益增多,对光盘的科学分编和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光盘的特点,分析了光盘的几种编目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光盘利用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以满足社会各方面日益增长的利用档案信息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档案馆馆藏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敬 《中国档案》2004,(11):23-24
馆藏资料是指由档案馆接收采集的与馆藏档案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补充档案提供利用的资料。科学地收集,保管与馆藏档案内容相关的资料,对提供利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钰 《湖南档案》2008,(10):34-35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数字档案馆应运而生,光盘已成为档案部门信息存储的主要载体,这不仅带来了档案管理新技术、新方法,也使档案保管和利用出现了新问题,如一些光盘中的信息在长期保管或经常使用后无法读出。如何应用光盘和保管光盘档案,是档案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