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韩蕊芳 《大观周刊》2012,(44):297-297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的组织形式,也是师生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认知积极性的推动力,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增进师生感情,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因此,能否对课堂提问进行有效的设计与组织,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程伟 《大观周刊》2013,(3):222-223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是源于教师、学生、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有效的问题.犹如一颗投向平静水面的石子,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阵阵浪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善问”、“巧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生物课堂。  相似文献   

3.
颜琨 《大观周刊》2012,(12):314-314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的课堂教学变以前的满堂问,整堂课上一问一答,教师问得碎,带得紧,关键时刻放不开,习惯牵着学生走;为提问提而提问,不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流于形式;总是缺乏思维价值,提问回答流于形式,表面热闹,实无效果……最大问题还是提问好象永远是教师的专利。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我们教师优化课堂提问,让孩子拥有提问的权力,也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任何小学数学课都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师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它强调老师、学生、问题之间的“时间”“空间”“心理”距离。使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期和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6.
杨青 《大观周刊》2012,(19):224-22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课堂提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学习上的点金术。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提问。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瑞芳 《大观周刊》2012,(47):364-364
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化课堂提问,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朱雅娟 《大观周刊》2012,(44):228-228
我们所有的人收教育的主要地方就是教室,而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主要是交流合作.教师和全班学生互动讨论,也是一种师生交流合作地学习.但数学是个人思考的学科,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维、独立思考,才能促使高质量的师生的互动.那么教师怎样提问呢?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题,也就是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或在解题策略的“关节点”上,或在知识间联系的“联结点”上,或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提问.好的提问就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另外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由于思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没有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表面热闹的合作学习是形式上合作,是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周平 《大观周刊》2012,(27):222-222,218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与学要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便多了起来。但是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但是,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而且还能对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毅 《大观周刊》2012,(13):171-171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合理的对话。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武昌 《大观周刊》2011,(10):285-285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提的问题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总结课堂教学的实例,我觉得课堂提问的高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韩先伟 《大观周刊》2013,(10):194-19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向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要“导”好,关键要靠设疑提问才能实现,许多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的巧,运用的妙,就会使课堂教学呱呱叫。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3.
朝鲁孟 《大观周刊》2011,(34):153-153
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重要的“激活”因素。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幼儿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要善于通过提问把个别孩子有价值的经验呈现在全体孩子面前,经此来提升所有孩子的经验,推动整个活劝的发展。事实上,教师在提问时持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思维能起促进作用,孩子能从教师愉悦的态度中,得到鼓励和鼓舞,从而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高健 《大观周刊》2012,(52):191-192
伟大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提出问题,对于马克思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学生不能设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提问,从哪方面去设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化学组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并结合实践,分析提炼出指导学生设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指导学生质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时把学生分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龚迎秋 《大观周刊》2012,(17):251-252
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的传统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传统教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转向思维教学,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提问作为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在目前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重要性和目的,分析了课堂提问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以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策略,并且说明了教师把握课堂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提问。  相似文献   

16.
周顺莲 《大观周刊》2012,(30):291-29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课堂提问是传播知识、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形成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可以说,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必先从实现“有效课堂提问”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齐素琴 《大观周刊》2013,(5):190-191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广大教师已广泛使用课堂讨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由于对课堂讨论的有效实施还缺乏足够的思考和把握,讨论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8.
张红梅 《大观周刊》2011,(15):168-168
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重要的“激活”因素。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幼儿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要善于通过提问把个别孩子有价值的经验呈现在全体孩子面前,经此来提升所有孩子的经验,推动整个活动的发展。事实上,教师在提问时持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思维能起促进作用,孩子能从教师愉悦的态度中,得到鼓励和鼓舞。从而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李登会 《大观周刊》2012,(21):227-22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由以前的“主角”变成“导演”,  相似文献   

20.
王春霞  周俊 《大观周刊》2013,(12):160-160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人点。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