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高涨,女性在竞技体育中的性别认同建构引起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以福柯、布迪厄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对女性性别认同建构予以关照,深刻影响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男性话语建构下的竞技体育发展视角下,论述竞技体育中女性性别认同建构。主要分析体育运动中女性身体的展现和竞技体育中女性身体建构两个方面,并以个案研究为例论述竞技体育中女性性别认同建构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奕宏 《体育学刊》2008,15(4):25-28
从历史上看,长期以来体育是男性主宰的领域,女性参与体育的历程是女性不断抗争与男性作出妥协的过程.女性的性别角色与性别意识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社会文化也应对女性参与体育产生了强大影响作用,成为制约或推动女性参与体育的动因.通过对儿童游戏的分析发现,男女儿童游戏的差别已经奠定了男性和女性成年之后参与体育运动差异的基础,最后对女性参与体育的前景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中的性别平等与差异现象进行研究。以身体操演的性别区隔、体育中的性别变迁、体育性别变迁引发的问题及其出路为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认为:对传统性别认同的颠覆以及对性别平等的过度追求构成了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危机,体育中的性别平等取决于对传统性别二分法的重新诠释,无论是对传统生理性别还是社会性别的简单划分都无法准确诠释体育运动中性别跨属行为,而多元化性别正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强有力的解释视角,性别是社会权力建构的产物、体育竞赛中的那种性别跨界以及变性人参加比赛的现象均可以被认为是通过性别角色的自我表演,进而获得一种当前的不稳定的性别身份,处理好人类对性别认识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从女性自己的术语和价值观方面去定义体育中的性别,才能真正获得她们运动参与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4.
性别问题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女性体育研究为推动性别平等做出了重要贡献。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西方体育社会学中有关女性体育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认为:西方女性体育研究伴随着女性解放的进程而较早起步,并具有研究阶段划分明晰、理论基础丰实的特点,其女性文本研究主要集中于女性参与体育的历程、参与的平等机制、性别意识形态的建构、身体文化和性别权力、体育传媒对性别气质的塑造、体育与性倾向的关系以及对男性主导体育模式的抵抗等七个维度。西方女性体育丰富而全面的研究将为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女性体育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与有益的分析框架,以期促进我国女性体育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男性和女性在生理构造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与同龄男子比较,女性的体格发育低,肌肉力量较小;心脏的重量和心脏的容积较小;肺通气量及最大摄氧量都较男性小,呼吸频率则较男性快……生理构造上的差异使得男性和女性在大多数运动项目、运动能力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经科学测  相似文献   

6.
以女性视角叙事的小说,性别视角的模糊性不太明显,但确实存在。女作家小说中叙述声音的性别模糊性表现在:女作家以第一人称男性视角叙事的小说,呈现有女性意识的个体特征;女作家以第三人称男性视角叙事的小说,往往通过叙述声音呈现女性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肌肉疲劳表现为肌肉不能维持原有的输出功率,从而使运动能力下降。运动性肌肉疲劳是影响运动强度和量的重要因素,探讨年龄与性别因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的影响,为运动训练及运动健身人群进行体育运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与男性气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性别逻辑的视角对体育运动中的性别问题,尤其是男性及男性气概进行研究,认为传统的性别逻辑将体育运动看做培养男性气概的途径,也是男性赢得男性气概的方式,导致体育场成为男性的保留地。但是体育运动对传统男性气概的推崇使得男性受益的同时,也损害到男性的健康,造成男女之间体育参与的不平等。对传统的男性占统治地位的体育运动进行反思,有助于实现体育运动中两性的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融入性别视角的大学女生阳光体育推广策略进行了效验。结果表明,将社会性别学理论和阳光体育运动理念融合的指导思想可成为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理论依据,融合跨学科理论来指导"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推广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途径。建议在完善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过程中,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拓宽宣传渠道,加强教师团队和体育课程建设以及跨学科研究和跨校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思辨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中的女性排斥、赋权不足和赋权异化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从女性体育参与禁忌、体育参与赋权不足、体育参与增权、增权异化以及女性参与体育权力变迁的实质为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认为:女性在体育与权力、男权主义与女权运动、赋权不足与赋权异化的夹缝中拓展空间,她们时而被迫选择体育参与,时而顽强抗争打破禁忌;女性在推崇男性气概的体育运动争斗中出现了身份焦虑和女性话语的缺失;赋权不足和异化都有可能使女性参与体育沦为展演的工具;唯有女性通过体育参与的斗争实现自身赋权,在互构过程中真正掌握体育参与的话语,才能最终实现体育领域性别的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性别视角探析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和分析官方数据资料,并对教练员、运动员和官员的访谈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中的社会性别关系进行剖析.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中的社会性别关系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受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运动成绩、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实际的体育参与上,男、女两性差异不大,在最高水平的国际大赛上,女性为中国赢得了比男性更多的荣誉;女性的成功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和男性的支持.体育界的男女合作伙伴、相互支持的性别关系为全社会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树立了榜样.然而,女性在教练员和领导位置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女性的决策潜力有待挖掘.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科学》2014,(2):92-9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不同时代的女性体育权利特点和女性体育权利变迁的实质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女性体育权利经过了性别平等、性别偏见和社会权力卷入的演进历程;女性体育权利的变迁呈现了水平隔离和垂直隔离的态势,女性在体育参与中遭受了显性和隐形的歧视与排斥;女性体育权利演变的背后动因主要受固化的性别偏见、社会规训、性别角色期许、性别角色斗争与冲突、体育项目科层制及职业化等因素的影响;要想真正实现女性体育参与的性别平等,维护女性的体育参与权利应该摒弃固化的性别偏见、倡导积极和斗争的态度,合理建构自身的体育权利来反对任何形式的体育性别排斥现象。  相似文献   

13.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心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归因理论对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结果有较大的解释价值。个体的归因倾向直接影响着学习态度。而在体育运动情境中的归因晋遍存在着性别差异,相对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功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其他不稳定的及外部因素,而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更应根据性别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教法及手段,不应只是简单地降低任务难度,不…  相似文献   

14.
张科 《当代体育科技》2020,(7):10-10,12
男女性在体型、力提高率、动态爆发力、上肢力量、骨盆倾斜度、Q角等生物力学因素均存在差异。有些研究显示,性别之间的下肢运动学特征在着地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更多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性别之间下肢运动学特征在着地时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说,女性在着地和单腿下蹲时膝外翻和大腿内收内旋较多,而髋和膝屈曲较少,躯干更直立,对能量吸收贡献的分析显示,膝关节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缓震器,而踝关节跖屈肌是女性吸收能量的第二大缓震器,而髋关节伸肌是男性吸收能量的第二大缓震器。由于女性的能量吸收策略,她们在着地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跑步和单腿着地时,女性也比男性表现出更大的大腿内旋和膝关节外翻,女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率高于男性,髌股疼痛(PFP)综合征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处于弱势和劣势地位,具体表现在: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程度不如男性;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处于边缘地位;妇女自身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认知与男性存在一定差距;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机会不及男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年人身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身体成分(体脂肪率,瘦体重、BMI、四肢及躯干肌肉量)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为今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方法:随机抽取581例济南市普通市民,进行跟骨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测试.计算和比较骨密度测试结果及其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T值呈下降趋势,男女峰值均出现在25~29岁;各个年龄段女性骨密度T值均大于男性,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男性和女性骨密度T值与全身非脂肪量、右腿推定肌肉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074、0.069和0.111、0.154.结论与建议:跟骨骨密度T值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趋势和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男女之间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骨密度T值与非脂肪量和右腿推定肌肉量表现出了数据关联性,且女性相关系数大于男性,初步认为增加全身瘦体重特别是增加右下肢肌肉重量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且对于女性来说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7.
对体育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从角色分析与对象化词汇层面理清媒体建构男性话语权力的策略,初步探究在足球运动领域男性话语权力的合法地位与女性话语缺失(女性"失语症")形成的必然性.在寻找女性"失语症"的根源的同时,提出女性体育报道应采用策划性报道和以软新闻报导为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1896到1908年间的奥运会中,由于害羞和社会政治的原因,女性跟泳池始终保持着距离,那时候游泳是男性运动。更公平的社会环境让她们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中首次亮相了。自那时以来,人们对游泳的焦点一直集中在性别差异上。女性选手能与男性选手抗衡吗?  相似文献   

19.
从运动场中两性关系入手,就媒体报道的质与量方面对男女运动员性别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性别失衡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与男性运动员相比,媒体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存在质与量上的失衡;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消费时代的经济利益驱动、把关人男女平权意识的缺失和女性运动员自我意识的扭曲是造成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未来争取两性平权报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般流行的看法认为:“妇女是较弱的性别,她们在体育运动中将永远落后于男子。这是由于女性的运动潜力被一些难于改变的先天性的生物学因素所抑制。”而男子之所以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占有优势,则因为他们先天所获得的身高、体重、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等都比女子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