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凯宁 《作文》2023,(6):43-46
<正>读者来信赵老师,我和朋友都爱读故事、看小说,好的故事总能满足我们情感和思想的需要。我们也想尝试着创编故事,虽然我们不缺有创意的故事情节,但是不知道如何把这么多情节编织成一个整体,让笔下的故事吸引人。您能帮助我们吗?赵老师回复要想创作好故事,最大的秘诀在于要有一个重心,让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围绕着这个重心发展。这个重心就是——人物。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行事风格,形象鲜活,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人类天生是故事的叙说者,人类生活在由故事所建构的世界中,故事是人类的意义栖居之所,就此意义而言,故事对人类自身具有本体论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关于我们自己的个人史,都有我们自己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能够解释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会被引向何方。我们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方式就是讲述一个有关我们自己的有意义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何峰 《大学生》2013,(9):41-41
正"故事"有时是一种局限,比如有被害者心态的人,会错过与别人真诚交流的机会。但"故事"也可能是一种解放和动力,比如当孩子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被鼓励和认可,从而更加相信成功和认可都是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故事"中。我们甚至不能够选择我们要生活哪一个"故事"。我们脑中的"故事"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一遍一遍地回放着,不断被强化。我们通过这"故事"去理解世界,决定如何行为。对我们来说,"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就像生活在水中的鱼,浑然不觉水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人类天生是故事的叙说者,人类生活在由故事所建构的世界中,故事是人类的意义栖居之所,就此意义而言,故事对人类自身具有本体论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关于我们自己的个人史,都有我们自己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能够解释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会被引向何方。我们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方式就是讲述一个有关我们自己的有意义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文题】请以“角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写作点拨】“角色”一词的本义是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有主角、配角、有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传统戏曲中还有生、旦、净、末、丑若局限于其本义立意构思,我们写作时很可能因戏剧知识储备不足而捉襟见肘,觉得没什么好写,思路展不开。转念一想,社会不也是一个大舞台吗?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出出未经排练就登台上演的戏剧,每个人都在这个生活的大舞台上表现着自己。因此“角色”一词就有了其比喻义:指“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类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主角和配角,由此可联想到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想到主人翁的责任感。社会生活中也有反面角色、小丑,他们是生活中的反面教员。在社会生活的角色中又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等。职业角色中有领导和职工,医生和护士,警察与司机等。人们各司其职,都得恪尽职守,承担自己的职业责任。家庭角  相似文献   

6.
<正>同学少年:19:09:24喜欢上写作是因为喜欢记录自己的胡思乱想?周爱婷:19:16:33大概是小时候被太多故事熏陶的结果,我小小的内心世界总是充斥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那种感觉像是游走在神秘与平凡之间、梦幻和现实边缘,仿佛进入了一个模糊不清的地带。我喜欢胡思乱想,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牵连,关于过去,关于未来。譬如说遇见一个人,我会去想一种"恰好":有没有可能,我们以前恰好遇到过呢?有没有什么地方,我们都恰好去过呢?有没有什么东西,我们都恰好喜欢  相似文献   

7.
三只钟     
乐平 《成长》2007,(3):56-57
我们的生活中,一秒一秒努力生活的人太少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一秒一秒地浪费时间,有一个3只钟的故事总在这个时候给我以启迪。  相似文献   

8.
金紫薇 《教育》2021,(4):10-11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中的冲突法则,并尝试运用. 2.遵循故事脉络,学会以“七步法则”来续写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 “七步法则”的领悟. [教学过程] 一、好故事的标准 同学们,柏拉图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讲故事的人.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是一个好故事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中,我们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学校的活动上,给同学们讲故事。或者是在家里,给弟弟妹妹讲睡前故事。我们所讲的故事中,有一部分是童话作家创作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找不到具体作者的——因为创作它们的,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每一个听了那个故事再重新把它讲出来的人,都参与了这个故事的创作。这一类故事,我们称之为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得要一个榜样,学习要、做事要、做人更要。榜样,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不可多得的红绿灯,指引我们的未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榜样处处都在,把每个人都当作老师是做人之本。面对一位同学,你可以取长补短;面对一位家长,你可以获得经验;甚至面对一位残疾人,也应该去学会正视困难。无论何时何地,榜样总在身边,因为你无论做什么事,先人都是有经验引导你的。但,榜样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有心人,信手拈来;无心人,在茫茫人海中永远找不到一位老师。如今,人类拥有文明已有万余年了,榜样的重要性早已熟为人知,可又有几个人认识到人生处处…  相似文献   

11.
白落梅说:"有时候觉得人生真的好讽剌,你不辞辛劳过尽的一生,到最后,有多少人可以耐心地听完那些漫长的故事?"人生漫漫,我们会遇见行色匆匆的过客,会遇见温柔相守的伴侣,但最终都免不了一场离别,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前者随时都会离开,而后者是在我们身旁老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首次读到这句话时,竟让我有些酸楚,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的正确性。我偏爱芍药花,是因为它的另一个名字——将离,透着一股淡淡的愁绪。即将分离是我们每天都要做好的准备,因为有的人像风,是飘忽不定的;  相似文献   

12.
人就这么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辈子。在亲人的欢笑声中诞生,又在亲人的悲伤中离去,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生与死,但我们应当珍惜、善待自己的这一辈子。人就这么一辈子,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个幸福的家,时刻都做个快乐的人。但生活中并非一切都尽如人意,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烦恼。可一想到人不就这么一辈子嘛,所有的烦恼忧愁、恩恩怨怨,最终都将烟消云散,还有什么不能化解的呢?人就这么一辈子,好不容易来这世上一次,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奋斗的目标。如果我们奋斗过、拼搏过,却没有如愿以偿,那就该换个角度想想:人生在世,总有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2,(16):22
正嘉字哥:姐姐,我身边的人和事太让人看不惯了!有的人好假,有的人好恶,有的人好烦,有的人好做作,有的人好无聊……很想逃避!抄录一段话给你和你身边的人:人生就像一场戏,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每一天都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面对各种角色,不能沉醉于其中而难以自拔;不能换了一个角色,仍沉浸于上一个角色。无论你过去多么风光,现在有多么不如意,都要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高考中,每年都有不少考生把作文试题与某部名著(或某个历史人物)联系起来,采用编述故事的写法,对话题的内涵作出传神的诠释,写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评价这些作者“皆以极大的机智、全新的视角、挥洒自如的笔墨,把名著的‘峰峦’打碎了‘重组’,再塑出一座天然浑成、气象全新的‘山岳’……(令人)一经细读,便油然生出赞美之情”。故事新编为我们在写作中拓展思路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也为我们大胆创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恰当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既新颖别致又有思想深度;既有丰富的历史沉淀,又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赤兔之死》、《昭君的选择》、《弥勒的规则》等满分作文便是编述故事成功的范例。但是,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同学采用编述故事的写法非但达不到这样好的效果反而落得个胡编乱造的恶名。那么,该如何避免编述故事“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写出令人击节赞叹的好文章呢?下面简单谈谈编述故事时的几个注意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不同的人笔下,在不同的歌声中,这是一个不同的世界。80年代邓丽君的流行音乐告诉大家,生活甜蜜蜜;90年代,崔健用嘶吼倾诉着一无所有;20世纪初,我们感伤生活、苦恼失去、假装一笑而过;如今,我们口水着QQ爱、老鼠爱大米、狼爱上羊,担忧着老无所依,寻觅着"中国好声音"……可什么才是最能打动我们心灵的中国好声音?杨德朗最近在网上火了。这个"95后"的北京男孩,演唱了一首名为《最美中国人》的原创歌曲,歌唱了最美的妈妈、最美的司机、最美的老师,歌唱了中国人的大爱。这段视频传到网上,短短的时间就获得了超过500万的点击量,很多人都被歌曲传播的正能量和温情所打动,也喜欢上了这个朴实阳光的大男孩,有网友激动地称他是一个"心无杂念的歌手"。而他只是希望,这首歌能让大家"永远记住那些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16.
窗口     
偶然间看到这么一则故事:有两个人被同时关在一间囚室里,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就是那一尺见方的窗口。结果,其中一个人因忧郁而死;另一个却活了下来,直到获释。看到这则故事后,我很有感触,似乎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诚然,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囚室,囚室里也同样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窗口,最后其实也发生了类似于故事中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有人可以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对生活依然有所期待;另一种人却忧郁、彷徨、苦闷,对人生悲观绝望,最后抑郁而死。所以,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  相似文献   

17.
读书的故事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与书发生的故事,或者通过书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人,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与书有缘的故事"呢?【思路展示】一、写读书的感受,体会读书的乐与苦你可以描写读书的感受或体会,这其中的每一个片段和感想,或许都能让我们咀嚼出无穷无尽的滋味来。读书能让人坚强,通过读书使人懂得:生活是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8.
故事、事故     
有一则谜语,谜面是:顺着念好听。倒着念要命。谜底是:故事,当然也可以说是事故。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由于误会而造成的一次重大的车祸的故事。故事中的一个货车司机好意提醒另一位司机前面有猪,但那位司机却以为他在骂自己,反而以骂声回击了那个好心的货车司机。所以造成了一次惨不忍睹的车祸。  相似文献   

19.
好的品牌故事促使顾客建立品牌情感,并将品牌情感自然而然地转化成购买习惯。长期的购买习惯能形成生活方式,最终品牌在顾客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这一切都源于背后那则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在我们心中,几乎都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美丽的夜晚,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梭,孩子偎在老奶奶或老外婆的身旁,听她们讲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什么《小红帽》啊,《丑小鸭》啊,《狼来了》啊……渐渐地,孩子在这些故事中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善良、勇敢、谦虚……渐渐地,孩子在故事中长大了。可惜长大了的孩子,他们有了繁重的学习负担,有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天地,他们很少听故事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就像一本本落满尘埃的书,很少有人去翻开它。其实,这样的小故事中蕴含着许多大道理,许多名人就是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