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茶诗中不仅能看到茶风的变化,还可以了解历代文人饮茶的特点以及文人在茶诗中所寄托的精神追求。文人借助茶诗,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实际,表达了文人的独特精神生活。本文通过对明代茶诗内容的解析,从茶诗中总结出饮茶的特点,具体阐述明代文人寄托在茶诗中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7,(3):59-63
宋词以反映宋代日常民众生活为主体,饮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现象,逐渐为词人所接纳。宋代词人在品茗之中,感慨人世生活;在笔墨之间,挥洒浪漫情怀。茶香入词,以词写茶,世俗生活与高雅文化的完美契合,使宋人笔下的茶词别具一格。宋代茶词中涉及的饮茶民俗丰富多彩,茶词作品种类繁多,既展现了宋人世俗生活的闲逸之情以及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承担着中国茶文化传承重任,成为我国饮茶民俗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3.
茶诗,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人饮茶生活情趣与审美理想的诗意凝结。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品茗吟诗,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留下无数咏茶的名篇佳作。贯穿于苏轼诗歌创作始终的茶诗,既描绘了时代的风物世情,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丰富情韵与人生感慨,又颇具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从体裁、艺术手法、艺术风格与语言四个方面,对苏轼茶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饮茶,自中唐始──也即由中古转入近世以后,逐渐成为文人阶层所普遍崇尚的生活风尚,历宋元明清,代有发展,形成了意蕴闳深的文人茶文化。茶是近世文化的象征,近世文人的人生哲学与艺术哲学,都可以通过饮茶这一新的生活艺术的亮点折射出来。文人茶文化中哲学意蕴颇为深厚,本文仅对其中的辩证因素,试为发掘并申论之。 古代文人茶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因素,这些辩证因素贯注在文人茶事活动的每一阶段中,并渗透进每一个环节中。 阴与阳。这一对辩证关系包含在茶树的生长环境及采摘时间中。文人对于茶树的生长环境,强调其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5.
茶诗是文人精神面貌的写照,从茶诗中可以窥见作者的精神品格.在其茶诗名作《汲江煎茶》中,苏轼着力营造煎茶与饮茶氛围,借茶喻志,托月抒情,表露出在磨难面前旷达超然、清高刚正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6.
茶与化学     
茶历来就是以自然的生活化形式进入每一个家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常言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饮食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在封建社会里,我国早就把饮茶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一样视为高雅之举,把它作为修身养心、陶冶情操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品诗如泡茶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滋味,重在意境。古人曰"草木中人,我心若茶。泱泱华夏古国,乃茶之故乡,茶之始壤,更乃诗之国度,诗之文明古邦。"可见茶与诗早有联系。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他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形成精彩的诗  相似文献   

8.
茶因其"淡、洁、雅"的禀性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相通,深受古代文人喜爱,品茗赋诗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雅事。自唐代起,茶风大兴,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咏茶诗,据统计,《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歌不下400首。茶风与诗风相映成趣,都是特定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两者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梳理郑谷所写咏茶诗,剖析晚唐的时代背景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其以茶雅志、借茶抒怀的人生意趣。  相似文献   

9.
茶诗,以茶为本,以诗为体,描写对象可以是茶树、茶叶、茶水、茶具、茶人、茶道、茶理等,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茶具,即饮茶用具,亦称茶器或茗器,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茶诗逐渐繁盛,在茶诗中,为唐代的茶具文化提供了一个成熟而且完备的艺术载体,从茶诗切入,可以看出唐代茶鼎背后的文化意义,也可看出茶碾背后所反映的唐代制茶工艺的发展,更能看出茶瓯背后更深一层的唐代瓷器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古代文人诗入手,论述了文人诗与茶文化的关系,论述了茶文化的形成及文人在茶文化形成中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文人诗是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茶助诗情,诗增茶趣,品茗赋诗在茶文化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雅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