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本文重新解释闻一多"诗言志"三义回忆、记录、怀抱.指出诗乃"止于心上"即记录,与拍拉图"诗言回忆"同一命题;诗即"誌",是诗人以记忆为源,用语言记录审美意象,使诗美摇曳生姿;诗即"志",乃"心之所之",诗人的心态是诗的内在形式.呼唤把蕴藏在人民群众生活矿藏的诗美挖掘出来,记忆诗美、记录诗美、弘扬高尚诗美,表现崇高理想,显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2.
茶味人生     
廖蓓 《高中生之友》2023,(14):38-39
<正>一片树叶,经过水与火的历练,再次投入水中,沉浮之际像极了我们的命运,这就是茶。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雅士品茶,品出一种诗意。柴米油盐酱醋茶,红尘过客饮茶,饮出生活百味。茶苦涩回甘之味又像极了人生滋味。中国是茶的故乡、诗的国度,人们用文字、图像、音乐等方式保存茶的诗意——或幽远,或拙朴,或文雅,或恬淡……这一缕缕茶香已融入我们的生命,飘入民族文化之中,成了民族共同的记忆。“中国茶”申遗成功,“围炉煮茶”之风兴起,让我们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非凡魅力,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茶的故事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茶诗中不仅能看到茶风的变化,还可以了解历代文人饮茶的特点以及文人在茶诗中所寄托的精神追求。文人借助茶诗,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实际,表达了文人的独特精神生活。本文通过对明代茶诗内容的解析,从茶诗中总结出饮茶的特点,具体阐述明代文人寄托在茶诗中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4.
禅宗是中国人的佛教。王维因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笃信佛,精通佛教义理,创作出大量具有佛理、禅趣之诗歌,被后人誉为"诗佛"。其禅诗具有"静"、"闲"、"空"三方面的特征。"静"有两层涵义,一乃与"动"相对,二即"涅槃"之重要因素;"闲"为参悟万物后之心境;"空"乃物我两忘,达到"无欲、无执、不生、不死"的境界。本文从此三方面对王维之禅诗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唐代饮茶之风遍及民间,成为时尚。茶与诗结下不解之缘,品茗饮茶、在茶香弥漫中吟诗填词,茶成为诗人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感悟人生真谛的挚友。诗仙李白见禅师常饮"仙人掌茶",年逾八十却"面若桃花",鹤发童颜,情不自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诗句浪漫飘逸、  相似文献   

6.
正几千年来,茶一直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才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但与此同时,饮茶并不只是一种生理需要,它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无数诗人、画家为我们留下大量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书、画。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对"茶"字起源的考证,则是对茶文化研究的基础。"茶"字究竟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演变的?"茶"字的来历根据许慎的"六书"分类法,"茶"是一个形声字。但它的最初形式并不是"茶",而是"荼"。"荼"有多重意义,其中一项就是"茶叶"。我们发现,"荼"的读音和"余"相关,后来荼之所以读"tú",是因为这  相似文献   

7.
饮茶的科学     
饮茶的科学蓟平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R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但是真正懂茶、能够科学地饮茶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科学的饮茶方法。一、选好茶叶饮茶首先要准备茶叶,茶叶当然以名茶为佳。所谓名茶,是指其品质优良有一定知名...  相似文献   

8.
马一浮的诗学有诸多新见,他提出"六艺之教莫先于诗"说,将诗视为真善美一体.他一方面认为"诗以感为体",强调"境不自生";另一方面又认为"心能描境",认为"玄者诗之本".马一浮重视儒家诗教观,认为,"诗教主仁".他将"仁"理解为"大公",并将其理解为宇宙奉体.马一浮以内圣外王解释六艺,认为六艺是可以互为其根的,前至为圣,后至为王."礼乐并摄于诗,则诗是内圣,礼乐足外王".马一浮的诗歌美学代表厂当代对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发祥地,中国人的饮茶文化由来已久。俄罗斯人饮茶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的位置。上至总统,下至平民,喝茶成风,俄罗斯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饮茶简史与茶文化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有关茶的一切知识、饮茶习俗、加工、栽培技术和茶文化等,最初都是由我国直接或者间接地传出的。通过对茶的起源、饮茶历史和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浅析,阐述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饮茶概况与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旅程。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兴盛的关键时期,饮茶已逐渐成为一件雅俗共赏的事。随着文人饮茶风尚的发展,茶逐渐形成具有独立品格与内涵的文人文化模式,茶与诗的关系也更加紧密而深广。文人不仅懂茶、爱茶,还以茶入诗,把茶的特性和文人的心态融入诗中。茶成为了寺庙和隐逸生活的重要内容,与竹、琴、鹤、蝉等意象有了密切关联。尤其是中唐以降,茶更成为了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好地满足了文人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春蓉 《考试周刊》2014,(5):185-185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之一,让幼儿学会准确的饮茶方式,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在幼儿大班时加入茶吧,让幼儿从小感受茶的氛围,做有品位的人。  相似文献   

13.
即将迎来甲子之年的于坚似乎终于找到了属于他自己诗歌的一种"方言",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审美风格。在诗歌的语言上,于坚转变了先前的口语创作方式,有了文言气,旧文人气。文体上追求一种糅合,杂糅了新旧文体,想寻求一种融通。创造了一种诗的"方言",只属于于坚的一种"诗的方言"。其中有雅有俗,不能一概而论。中国当代诗歌从书写集体之情到个人之情,从政治话语到个人话语,从整齐划一到天马行空,从亦步亦趋到"野怪黑乱",又从"野怪黑乱"到"新的中庸之路",这是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次艺术"自觉",而这次艺术自觉最终在于坚的诗中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盂浩然诗中曾有多处提及张明府,其诗有<秋登张明府海亭>、<和张明府登鹿门山>、<同张明府碧溪赠答>、<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集>、<张明府宅宴>、<同张明府清镜叹>等."明府"乃唐时对县令的称谓."张明府"亦为以官代名,其人为谁,尚有异议.现有两说较盛:一认为"张明府"乃张子容,一则认为乃张柬之之孙张愿.  相似文献   

15.
茶诗,以茶为本,以诗为体,描写对象可以是茶树、茶叶、茶水、茶具、茶人、茶道、茶理等,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茶具,即饮茶用具,亦称茶器或茗器,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茶诗逐渐繁盛,在茶诗中,为唐代的茶具文化提供了一个成熟而且完备的艺术载体,从茶诗切入,可以看出唐代茶鼎背后的文化意义,也可看出茶碾背后所反映的唐代制茶工艺的发展,更能看出茶瓯背后更深一层的唐代瓷器文化。  相似文献   

16.
英国人与tea     
英国人爱喝茶(drinktea)是世界闻名的,茶是英国最流行的饮料(populardrink),近半数英国人喜欢饮茶。然而tea的故乡不在英国(England),而是在中国(China)。中国是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英国最早的茶是在300多年前从中国运过去的。据说,英语中的tea[ti:]的发音源于我国厦门方言对茶[dei]的叫法。曾有一位英国剧作家说过,"While there is tea,there  相似文献   

17.
英国人与tea     
英国人爱喝茶(tea)是世界闻名的。然而茶的故乡并不在英国,而是在中国。中国是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英国最早的茶是300年前从中国运过去的。据说,英语中tea的发音原是中国南方某地方言对茶(cha)的发音[ti:]。  相似文献   

18.
"援引典故,诗家所尚",用典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由于用典乃"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因此,诗家对于用典是特别重视的。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早就指出:"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在用典的方法上倾向于"虽引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可以解渴、休养身心、消除疲劳,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在茶亭、茶室、茶楼、茶馆和茶社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茶联、茶诗、茶谣。其中茶联堪称中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有古朴典雅之美,而且有妙不可言之趣。在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鸡公山下,有一家茶亭,它临河而居,装饰得古色古香,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诗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后来又经过文人加工而成。关于诗歌的内涵,《诗大序》阐释得十分精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诗歌的产生,乃是由于内心为外物所感,在口则发而为诗了。诗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情"和"韵"。"情"是内在的,"韵"是外在的,"韵"依附于"情"。诗人表情的主要手段是创造或选取与情相吻合的"意象",并且找到与内在之"情"相吻合的外在之"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