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新世纪的中学政治教学改革,应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心理学家认为,创新或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开创性和新颖性两大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校人才提出的要求。培养大学生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学习习惯,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励其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调动的内在要素;创造性教育、创造型教师、创造性环境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制定计划,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美国1997年制定了一个“为美国教育的发展而积极行动的计划”,英国的《科教白皮书》提出,英国要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的技术人才,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制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方案。国际21世纪委员会《学习·人类内在宝库》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21世纪的主题——造就人才。 我国的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极好发展机遇,科技和教育将是21世纪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呢?笔者认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继承,而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培养的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思考,江泽民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强调要培养创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他认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化传统,是青年一代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1985年5月提出“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适性人才。”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堤出要全面推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什么现在国家如此重视创运性人才和创造性教育呢?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要适应的代要展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倡导和实施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造就创造性人才。 一、样于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需要创新情感为动力,如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激情、评价的激励功能、融洽的师生关系等非智力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知系统,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什么样的跨世纪人...  相似文献   

9.
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造力是21世纪我国教育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面对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的要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面向知识经济 更新德育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会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这一深刻变革中,教育将越来越被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知识经济也将促使教育自身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这场革命性变革的核心。为此,《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高等学校要成为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将十分突出地成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指出:“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是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话”。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人才。正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讲的,“我们要赢得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优势地位,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可想而知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有多么重要。那么,树立什么样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国家教育部正在组织实施《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项计划的实施,就是要造就具有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以适应21世纪的挑战。就会计专业而言,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适合...  相似文献   

13.
一、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21世纪即将来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西方发达国家正借助其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领域已经形成的优势,抢占制高点,试图由他们来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主导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为了使我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江泽民同志要求学校“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国家提供充沛的…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向全军提出了继续大力推进质量建设的要求。加强我军质量建设,核心是人才建设,而人才建设的关键在院校。海军是技术密集的军种,面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的挑战,面对21世纪的高技术战场,如何完成新时期军委赋予我海军的历史使命,切实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关键是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面向21世纪提出的重大决策.它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大批跨世高素质人才.人才资源的开发需要改变传统教育体制;强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张文英  王新国 《教育艺术》2004,(6):38-39,37
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造性的新世纪人才,是21世纪学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因为21世纪将充满竞争、变革和机遇,21世纪将时刻召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才的重要摇篮。”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空前提高,它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王立云  孟鑫 《教书育人》2001,(10):11-12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信息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回应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学校要面向21世纪,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性人才掌握着知识经济的主动权,谁拥有大批创造性人才,谁就占领了21世纪的制高点。 一、高等学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一)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严峻挑战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素,经济的增长直接依赖于人们对知识…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号召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须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的时代。”因此,中华民族要赢得2l世纪的胜利,创造性的培养应当成为教育的普遍目标.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从教育改革入手,培养和造就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性的张扬,人的创造性的普遍化,这是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出发,确认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本性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家庭环境与小学高年级儿童创造个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目的21世纪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 ,而其中创造性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指出 :“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有极高的可塑性。因此 ,在儿童时期就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尤为重要。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 ,不仅需要智力因素 ,也和每个人的个性品质(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相关。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 ① “创造性人才不完…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全面竞争的世纪,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能否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我国教育界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高等教育的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人才的质量.因此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什么样的教材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研究和探讨《高等代数》的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