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跨校辅修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部分政策阻碍了跨校辅修,使辅修生的构成天平向校内倾斜,跨校辅修规模缩减,学生局限于本校而难以基于优势学科建构复合型知识结构,带来辅修教育质量下滑的风险;使继续开设跨校辅修的高校面临证书合法性、公平性风险,使辅修自由度受到限制,有碍于跨校辅修发挥其本真价值。本研究在上海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倾听和梳理高校在困境中的积极思考、行动及转型应对,建议教育部明确对跨校辅修的支持,建议综改司介入以协调政策矛盾,建议高校持续完善辅修制度设计、提升辅修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辅修教育是我国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之一,经济管理类辅修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对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西方经济学课程和辅修专业学生特征基础之上,阐述了辅修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案例与理论教学、多媒体与板书教学、数学工具的运用、教材选择和考核方式等问题,以期促进辅修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继承和发扬原有教师教育的办学经验,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邵阳学院开始实施教师教育"专业 辅修"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专业 辅修"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总结了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主辅修制是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的一种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辅修专业办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这种办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当代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开展了辅修专业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社会认同度低、师资力量弱、管理差强人意等现实性问题,为了解并解决辅修专业教育中的这些问题,作者以黑龙江省部分开展辅修专业教育的高校为例,对辅修专业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我国高等院校辅修专业开展的基本情况,指出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伴随各领域对法律人才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需求,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其他培养模式相比,辅修双学位双专业模式在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比较适合我国当下大部分高校的特点。为此,各高校的法学教育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担起培养法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高职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建设之路,提出了创业园、校企合作加SIYB的专业建设思路,实践了双证书+辅修+校企合作与创业园分流顶岗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本科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对人才培养中普通和强化辅修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辅修模式为例,探讨强化辅修模式的创新性和优势———二次招生吸引全校优秀生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案例教学、独立的班级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化辅修模式对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特点在于对生源鉴别的重视、对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注重以及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武汉工程大学"E+"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理念,提出了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E+"模式的提出和实施,丰富了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拓宽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可为各高校探索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成为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本文在分析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央财经大学开展辅修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在辅修专业教育中开展混合式教育教学的框架,并提出了混合教育模式实施的模型,为高校辅修专业教育实施混合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的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已经不再局限于“MPA”“MBA”这两种人们较为熟悉的人们专业硕士的培养.从1991年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以来,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设置了38种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也是专业学位中的一种.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我国提高基础教育的重要一步.试从教育硕士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美国教育硕士培养的经验借鉴等方面来探索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路径,并且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国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出台《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育大纲》的精神,探讨广州地区日语人才如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分析广州地区的产业特色及广州地区对日语人才需求状况,提出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明确日语专业教学在广州产业结构链中的意义和存在价值,以期为解决日语专业毕业生出路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核在于引导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本质进行深度体悟,形成合理的科学观。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观的养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传统科学观简化了对科学的认识,抑制了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想象。对于我国科学教育而言,设置独立的科学史课程、创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改革学业考试制度、加大科研创新考核比例是更新大学生科学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背景下,高职学院要高质量发展必须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文章仔细分析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依托山东药品食品职教集团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联合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师、学生、企业三方都受益的共赢目标。  相似文献   

15.
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前提下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难点。结合怀化学院人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阐述了人文教育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分析了人文教育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人文教育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培养出符合“双创”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发展之本。本文分析了“双创”时代独立学院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四个缺陷:一是重就业提升,轻创业创新体系建设;二是重单一标准化教学,轻跨专业灵活学习;三是重知识逻辑推理教学,轻情商培育、团队沟通和思维能力培养;四是重课堂案例学习,轻亲身体会创业创新的体验。为了改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独立学院要建立阶梯型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型,通过构建系统性、科学性的创业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实现创业创新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建立“以赛促学”的学科竞赛体系,实现创业创新与学科竞赛融合;构建跨专业商科仿真实训平台,实现创业创新与实践平台融合;设立产业学院和建立创业创新实验班,实现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德国高校校长协作会、文化部长协作会、德国教育和科学部联合出台了新修订的《德国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它通过“能力”将宏观的政策层面与微观的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其核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反思性和创新性能力;应用科学方法和生产新知识的能力。在能力描述中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知识的理解力,突出跨学科、反思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这样一些对毕业生未来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培养目标,既从职业的角度描述了毕业生应获得的能力,也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揭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增长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正渗透到各行各业,机器人带来的产业大爆发对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探索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介绍了机器人专业发展现状,讨论了面向新工科的机器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构建有序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产学研多主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基于教学科研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平台。经过实践,证明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2019年度上海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开放教育应对上海养老行业老年照护人才队伍困境的实践研究”课题做前期文献研究评述。养老照护人才培养对于行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养老人才培养主要依靠非学历的执业证书教育,相对应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历教育在全国悄然兴起。然而,针对养老照护人才如何培养,才有利于行业发展与人才自身发展的问题越发明显。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研究培养现状与养老照护行业人才困境,结合开放大学教育体系,提出合适理应对建议,为进一步的课题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