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与儿童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游戏是孩子生活的天然需要,是孩子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游戏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儿童也必须而且只有通过游戏才能实现其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成长。幼儿游戏的核心功能就是娱乐。游戏与课程整合能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技能,促进游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孩子的日常活动,也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好的课程对于幼儿园来说就像是"健康的心脏",而课程游戏化则是促进心脏持续跳动的新鲜血脉,其根本目的是使幼儿园课程更符合幼儿的心智水平和实际发展需要,以更贴近的形式促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长。课程游戏化倡导良好的游戏精神,使教学活动达到游戏化的目的,既能让孩子有丰富的游戏体验,也能不断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如何更好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可见,作为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内在动机行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没有外在目标。通过《发展适宜性游戏》以及《幼儿园课程》的培训与学习,教师急需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课程化思维,细心观察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在观察与解读中推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域游戏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发展幼儿智力、交往及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孩子们在游戏中也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性地表现。但老师往往对如何确立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解读孩子的游戏行为感到困惑。我们尝试通过"三读"幼儿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需要,帮助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与其社会性  相似文献   

5.
刘忠丽 《家长》2023,(12):7-9
<正>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持续增长和幼儿教育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儿童教育的关注是提高幼儿智力的重要一步。优秀的幼儿教育需要帮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幼儿爱好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与能力,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适应成长环境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游戏活动融入教育,协调好教育与学习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此外,幼儿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寓教活动,把握游戏教学目的,实现游戏与课程的最佳融合。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6.
张慧 《考试周刊》2014,(56):193-193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反映儿童的发展进程,让幼儿从中感受喜悦的实践活动。幼儿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生理机能的成熟,丰富幼儿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及语言的发展;能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能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区活动是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形式,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我园在利用孩子熟悉的本土课程资源,挖掘本土资源中有价值的内容,创设本土化的游戏场景,开展本土化的幼儿游戏上做了一些积极主动的探索,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了解家乡、关注家乡,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萌发生活在水乡古镇的千灯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心智发展不成熟,游戏是最能够调动他们兴趣的一项活动,同时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爱玩爱闹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是通过游戏来获得知识和启迪思维的。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来学习,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游戏能使他们感到幸福快乐,在游戏中探索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总之孩子与游戏是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它有益于儿童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每天的户外活动不低于2小时,从而自主活动中,孩子们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自由探索、自发交流。如何促进孩子在户外活动中社会化适应能力的发展。户外游戏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机体,还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愉快、合作、交往、自主,是幼儿从游戏中所获取来的。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能力较强的一个年龄阶段,更是语言表达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与教师需要对此阶段的孩子加以注意,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成年人普遍认为3-4岁期间孩子学习知识和能力严重影响幼儿后续发展。因此,注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其重要,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能使孩子更容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主要对结合游戏活动的方法培养3-4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幼儿教师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它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是孩子童年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游戏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儿童通过游戏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注意、记忆和想象,发展思维,并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交往中实现的,但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及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每个儿童都需要游戏,残疾儿童也不例外。所以,对于有语障的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将训练目标溶入到游戏之中,用游戏法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提高幼儿的语言基本沟通能力、理解表达能力、增进发音的频率与清晰度、增强口肌活动能力和对口肌的控制,既符合其身心特点,又能激发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意愿,寓教于乐,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语言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思维品质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能有效发展教师的教学技能。游戏是幼儿快乐而自主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游戏的进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完善语言的最佳手段。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密不可分,游戏本身就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能推动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只要选择了合适的主题、恰当的方法,不仅能引发幼儿的兴趣,还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陆红 《成才之路》2012,(25):15-I0011
正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包括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还包括发展学生的非智力方面和社会品质的培养。学习的自主性便是其中因素之一。学习的自主性即自主地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社会、课程的综合要求,创设教育情景或是环境,使幼儿由"动机到兴趣到需要"展开各种活动,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中获得成长。一、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作为研究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发现游戏和活动中所蕴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发展源于游戏,而教育源于生活,因为这一时段的孩子主要依靠直观感受积累知识。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的活动过程。幼儿教育要力求让孩子在游戏中开心愉快地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谢海兰 《考试周刊》2024,(19):157-16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游戏活动环境,结合幼儿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符合幼儿需求,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可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围绕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的重要性、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7.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门,推广课程游戏化如何使游戏与教学结合是幼教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应重视语言课程,让幼儿掌握基本词汇,感受文字魅力。语言活动是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幼儿在语言表达时经常出现话语重复,幼儿园语言课程游戏化能训练幼儿的沟通能力,要顺应课程游戏化趋势,幼师要突破思维局限,提升专业技能,营造游戏化教学氛围,语言教育与区域活动紧密结合,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活动兴趣,提高语言活动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游戏作为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活动,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课程游戏化支架六要求教师把幼儿游戏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这就需要老师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应渗透游戏精神的理念,还需用心去观察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分析生活中常会出现三种不同水平的游戏:(1)混乱失控的游戏。(2)简单重复的游戏。(3)有目的、具有挑战性能促使幼儿聚  相似文献   

19.
游戏可以点亮孩子的童年,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是实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游戏也是幼儿探索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愉快自由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一种自发的、不寻常的行为,这种行会让幼儿快乐,满足幼儿的需要和愿望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佳形式。课程游戏化将最佳的教育因素和游戏形式结合起来,实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置区域游戏时,要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引导幼儿经历自主探究、问题解决、深度理解、知识迁移等学习过程,帮助幼儿达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最终学会学习,热爱学习。下面以中班项目活动“益智区与闯关游戏”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融入区域游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