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红色"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具备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涵,多数汉语"红"色词含有积极隐喻,而多数英语"红"色词的隐喻却是消极的。本文以"红"色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汉英"红"色词的隐喻认知特点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不同文化间的隐喻趋同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测法,测定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以及主要树种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和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上部植物生长的主要生长层中,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都较其下部层次高;阔叶红松林中蒙古栎、水曲柳、紫椴、糠椴、色木槭等5种优势树的生物量基本代表了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不同树种对不同元素的累积差别较大,不同树种的生物富集量与吸收量两者呈显著正相关;阔叶红松林五种优势树种对元素的归还比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红"色在人类历史上,有极其源远和广泛的含义象征。不同民族对"红"色的联想和使用具有鲜明的特点,"红"色在中西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就中西文化背景下"红"色的文化内涵差异及语义翻译进行了对比和研究,以期把握相关知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英双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使用光学显微镜、EDXRF、SEM、XPS和XRD对圆明园出土的部分黄色琉璃瓦釉黄中泛红现象进行分析,以研究琉璃瓦的变色机理。分析表明:琉璃瓦的釉层属于一种铅硅系玻璃,釉层呈现黄中泛红现象是由于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中Fe存在形式不同所致,釉层红色区域中Fe主要是以α-Fe2O3晶体形式存在,黄色区域中Fe是以Fe3+与Fe2+的形式存在。这种现象产生的本质是由于黄色区域中的Fe2+在高温条件下被O2氧化为Fe3+,然而高温导致釉层流失,进而导致釉层中的Fe3+析出富聚为六角片状的α-Fe2O3晶体颗粒所致。α-Fe2O3显红色又被称为云母氧化铁红,是非常重要的防锈防腐涂料以及珠光颜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解沉积技术制备出无孔隙、无污染、微观应变很小的 理想 "纳米晶体单质Cu样品.对电解沉积纳米晶体Cu进行冷轧处理,首次发现纳米晶体材料具有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在冷轧过程初始阶段样品有少量的加工硬化,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ε >80 0 % ),加工硬化效应消失。恒定的晶粒尺寸,恒定的位错密度,以及恒定的硬度值,说明纳米晶体Cu的塑性变形机制由晶界行为所控制,并非位错运动机制。系统的研究了纳米晶体中微观应变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随纳米晶Cu样品中微观应变的增加,晶粒长大的起始温度升高,而微观应变释放的起始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东北北部22个县市黑土可能发生重金属污染的污染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土壤样品中Cd、Pb、Cu、Zn进行检测分析,4种重金属的检出范围依次为0013-231mgkg,1052-5748mgkg,4213-22710mgkg和995-4618mgkg。结合单污染指数评价法和表底土比较2种方法进行污染评判,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d的污染最为明显,其污染多集中在中度和重度水平。对于重金属Pb、Zn和Cu的污染用单污染指数评判没有准确反映污染的真实情况,同时说明不同评判方法的精确性有较大的差距。用表底土比较法对Pb、Cu、Zn3种重金属进行评判,发现其在采样区域的污染水平仍非常明显,依次有571%,210%和533%的表土样品受到这3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部分受到污染的土壤样点大多集中在市内工业区附近土壤和城乡结合部菜地。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3个主要产烟区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烟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施肥情况、连作和轮作对烟叶样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轮作烟叶样品中总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于连作烟叶样品;不同施肥情况的烟叶样品中总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不同部位烟叶样品中总糖、淀粉和总细胞壁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对合金样品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利用球盘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干摩擦实验,研究了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经575℃、685℃、875℃及1 000℃热处理后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合金出现富Cu相β和贫Cu相γ;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合金的磨损逐渐严重.热处理后偏聚于晶界的富Cu相β使得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整体硬度分布不均,降低了合金整体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9.
首先采用湿法消解样品前处理方法,探讨了不同元素测定时仪器最佳工作条件、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保山绿豆中Fe、Mg、Cu、Cr、Mn、Ni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用测定条件和方法得到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保山绿豆中Fe、Mg、Cu、Cr、Mn、Ni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228.94、1059.18、11.71、20.82、20.49、2.07 mg/kg,特别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必需元素Fe和Mg含量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为保山绿豆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认为"黄金四目"可释为"黄金四面",即铜制的四面神像,是上古民众祭拜华夏祖先兼众巫首领的黄帝的宗教表现,黄金四面多与祭方、祭社的原始宗教仪式密切相联,今安徽祁门、贵池等地傩戏傩文化中多有此类原始意识的遗存.池州市贵池区桃坡乡诸地傩祭中礼神供盘上插刀当系古代副辜祭法之遗意.  相似文献   

11.
江西湖田窑古瓷中微量元素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空白.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了江西湖田窑宋代不同历史时期青白釉瓷瓷胎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对分析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宋早期和北宋晚期古瓷胎料的化学成分相近 ;与北宋末南宋早期以及南宋中晚期古瓷胎料的化学成分相差较远 ;不同历史时期古瓷胎的稀土参数有差异,古瓷胎 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配分图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颜色呈现的方式,测试了46名硕士研究生对颜色刺激的温度感和联想到的词汇的反应,运用编码系统对词汇进行编码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暖色的温度感是45.68°,冷色是29.44°,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2)暖色的三种颜色的温度感分别为红色58.63°,橙色40.72°,黄色38.2°,其中红色温度感显著高于其它两种颜色;3)冷色的三种颜色的温度感分别是蓝色27.95°,紫色28.86°,绿色31.5°,蓝色温度感显著低于绿色;4)在对运动员进行情绪调节时,使用颜色调节应小心慎重.既要考虑颜色的温度感,又要考虑颜色的情绪极性.可能红色比橙色和黄色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情绪兴奋性;而蓝色和绿色对运动员兴奋性的降低可能优于紫色.  相似文献   

13.
将单倍体水稻SAR的幼穗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建立再生体系;并对再生植株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SAR幼穗在组织培养后有加倍现象;倍加单倍体(DH)花粉粒育性良好;籽粒的果皮为红色。微卫星标记结果表明部分DH自交后代是纯合的。纯合单株与无色果皮的二倍体水稻正反交结果表明:F1果皮颜色由母本决定;F2果皮全部为红色;F3出现红色:无色=3:1的分离。初步判定,SAR中含有果皮红色基因;果皮红色性状的遗传是由核内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并受母体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玉溪窑在中国青花瓷中独树一帜,其瓷器纹样造型朴实敦厚,色彩单纯古拙,装饰简练传神,笔法流畅,整体风貌统一。  相似文献   

15.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异蛋白质组学是现阶段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它着重于寻找和筛选由任何有意义的因素引起的2个样本之间的差异蛋白质图谱,以揭示细胞生理和病理状态的进程和本质,细胞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的途径,以及细胞调控机制,同时获得对某些关键蛋白质的定性和功能分析。它对于寻找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和确定信号转导通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阐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着重论述了其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pH为6-7范围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水样中微量元素铜(Ⅱ)的含量。Cu(Ⅱ)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297×10^4L·mol^-1·cm^-1,Cu(Ⅱ)含量在测定范围内服从朗伯比耳定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86%(n=7),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8-102%之间。用于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彝族祭祀性体育的功能主要在于娱神、娱鬼、自娱及娱人,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竞技性体育、娱乐游戏、体育舞蹈三类.这些活动源于其先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古代战争与军事活动,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则是其最初的源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其祭祀的成分和功能正在弱化,体育的内涵逐渐与现代体育的竞技和健身内容对接,演变成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甚至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却又坚硬地存续下来,成为展示民族精神、尤其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研究彝族祭祀性体育,其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8.
元代青花瓷器在青花瓷的发展史上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山西省博物院藏元代青花瓷——青花缠枝高足杯和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是它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具有独特的造型特点和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明清期间的克拉克瓷,是中国古代对外出口的瓷器。该瓷器源于16世纪葡萄牙一艘克拉克商船的沉船——出水——考古事件,其原产地在福建平和县,以青花瓷为主打出口产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存。文章以克拉克瓷为切入点,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探寻克拉克瓷之所以能够潮水般地涌入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市场的原因,分析其历史沿革、文化效应与文化元素,梳理其错综复杂的文化脉络,指出王阳明对克拉克瓷文化的提携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