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瑛 《教师》2013,(12):42
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已经感觉到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同样的情境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认知发展易受外部作用影响,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基于以上特征,本文以小班科学活动《瓶中取球》为例,谈小班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雪 《四川教育》2023,(18):43-44
针对幼儿科学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教师教学应变能力缺乏、教师活动主导性过强、活动氛围紧张等问题,幼儿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组织方略,引导幼儿在探究、体验和发现中增进科学认知,让科学体验成为幼儿喜欢、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进而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本文提出了幼儿科学活动的动力激发、动静结合、动态调整、动情投入四大组织方略,旨在提升幼儿科学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朱亚芬 《考试周刊》2013,(99):188-18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幼儿园。教师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策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的特点,创造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采取相应的组织领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游戏的活动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五大领域之一,能有效培养幼儿探究兴趣,发展幼儿探究能力。在日常生活渗透科学教育,教师和家长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蕴含的适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活因素,注意紧扣幼儿年龄特点,把握幼儿科学的学习特点,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并积累相关的科学经验。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幼儿学科学应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教师的职能也应从科学知识的讲解员转变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一、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幼儿进入科学探究的空间幼儿的科学探究活…  相似文献   

6.
科学品质是个体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是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能力等的综合。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的陶艺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科学认知与操作能力以及勇于探索、大胆想象、坚毅耐心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师要注意在陶艺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力,给予幼儿适当的教育支持并控制不恰当的干预,引导幼儿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表象素材,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过程,关注幼儿科学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体现。笔者针对幼儿提出问题受传统"师幼关系"、教学观、评价观以及幼儿经验和认知水平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关注幼儿的兴趣指向,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注重幼儿亲历探究过程,给孩子一个鼓励、给孩子一个肯定、给孩子一个空间,才能不断激活幼儿提出问题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曹娟 《成才之路》2014,(30):66-67
正由于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主要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会探究的方法为目的。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能运用多种感官,包括手的触摸、眼睛的观察、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等,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在研究某些科学现象时,幼儿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动手进行科学小实验,通过简单的操作,发现事物间简单的联系及科学原理。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尊重幼儿的兴趣、好奇心以及探  相似文献   

9.
吴晓鹃 《考试周刊》2013,(7):195-196
<正>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集体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而科学集体探究活动则是教师以一个科学概念为核心目标,引导全体幼儿共同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活动。一个好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可以为探究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  相似文献   

10.
王李羿 《教师》2022,(4):78-80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探究欲望进行了解,并据此培养其学习兴趣和情感认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会逐渐发展自身的科学思维,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自主地对各种事物以及科学现象进行认真研究和探索,从而促进自身科学素养的发展.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科学活动,而是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教育和科...  相似文献   

11.
黄育治 《学苑教育》2021,(10):65-66
对幼儿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十分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强调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此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基于幼儿生活,挖掘科学探究素材;基于幼儿兴趣,设计科学探究游戏;基于幼儿认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更高效。  相似文献   

12.
<正>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幼儿园STEAM教学中,基于深度学习的价值理念和元认知理论,我们需要引导幼儿自主活动,让幼儿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学界认为“一名优秀的STEAM教师,不会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诉幼儿。”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在解决问题时,会受原有经验和认知特点的限制。当幼儿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教师又不能直接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告知时,引导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STEAM教学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叶蕊 《家长》2024,(6):177-179
<正>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对幼儿教育效果日益关注。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促使幼儿全面成长,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培养幼儿探究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合理组织与科学指导,提高幼儿的参与感,全方面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教师需加强重视,采取不同的方式,健全幼儿教育工作体系。一、科学探究活动简述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加深幼儿对外界事物认知的各项教学活动。该类活动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借助园内场所,围绕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小组探究活动是指充分利用人际合作与互动的特点,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设计突出人际交际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小组探究活动中,以小组为教学基本单位,教师与幼儿之间通过沟通、协调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最终对小组的整体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可见小组探究活动是幼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互助性学习模式。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支持幼儿小组探究的有效策略——以“骨骼的秘密”主题活动为例”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材料不仅可以引发幼儿探究,而且是幼儿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中介和桥梁。教师在为幼儿设计和准备活动材料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把握探究的难度和深度,围绕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来设计和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有效的材料对科学探究活动取得实效和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熙华 《广西教育》2013,(33):95-9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倡导的是尊重幼儿,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建构、自我成长,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素养。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特有的学习方式和独特的年龄特点,使幼儿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态度。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研方向应符合儿童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幼儿的智力和思维,在日常活动中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语言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性格、习惯正处于形成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和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健康地成长,为他们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沈怡 《家长》2023,(17):177-179
<正>STEM教育理念源于国外,其将多门学科整合,要求教师立足幼儿发展需求,打造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综合性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多项技能的提升,在探究学习中促使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品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科学活动是开阔幼儿认知视野、丰富科学经验储备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园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立足科学活动的特性,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展开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在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活动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幼儿在感知情境、体验场景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发现、探究,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一、改进教法,拓展内容,让多重感观参与活动在科学活动中,应考虑不同层次幼儿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个别化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多  相似文献   

20.
钱晓春 《天津教育》2022,(9):129-131
<正>“科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主要涵盖科学探究和科学认知,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发展初步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静态的单纯的知识传递,应利用好环境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激发和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其自主探究、敢于实践的精神。很多时候,幼儿教师在科学实验活动中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结果却换来幼儿学习的随意性,其原因在于没有创设好有效的教育教学环境,以至于未能对幼儿形成引导。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