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铁磁性物质的两个基本特点为自发磁化和磁畴结构.Weiss"分子场" 理论是解释自发磁化的经典理论,却不能说明"分子场"的本质,量子力学研究认为"分子场"的本质是相邻原子中电子间的相互交换作用导致的磁有序,因此,"分子场"的本质是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平均场理论研究三子格Ising模型的磁性质,给出自发磁化时,磁矩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实验一 将一些铁屑装入试管内 ,并用橡皮帽盖住试管口 ,然后用条形磁铁的一极在试管下沿同一方向移动几次 ,如图1所示 .观察 “试管”能吸起大头针等物 ,说明“试管”有磁性 .思考 “试管”为什么会有磁性呢 ?图 2这实际上是一个磁化现象 .原来 ,在磁性材料的内部有大量的磁分子 ,每一磁分子都有N、S极 .一般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表现出磁性 ,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内部磁分子的排列紊乱 ,它们的磁作用相互抵消 ,从整体上看是无磁性的 .当按图 1的方法处理后 ,试管内的铁屑将被磁化 ,其内部的磁分子的排列方向大致相同 ,于是就呈现出磁性 ,…  相似文献   

4.
电子气体磁化是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学科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理论应用方面的范例。就广义电子气体的磁化展开讨论,涵盖了从经典到量子、从简并到非简并、从非相对论到相对论、从弱场到强场等的许多范围,对学生掌握概念、体会物理理论的使用范围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中相对论电子气体磁化的结果来自作者的科研成果,没有详细论述,可参阅文中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进行了解。另外,文中所包含的磁相变内容也是教学中讨论各种相变的实例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原子磁矩的计算入手,按着运用量子力学微扰论方法探讨原子顺磁磁化和抗磁磁化的量子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铁磁金属简并能级分裂、自发磁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阐明永久磁铁各向异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得出磁稳定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王新春 《邯郸师专学报》2000,10(3):27-28,33
对立方晶系结构的铁磁理论,包括低温下的自发磁化,已有人进行过研究,但当前广泛使用的永磁材料中还有一些是属于六方晶体结构。本文用格林函数方法讨论了简单六方铁磁材料在低温下的自发磁化及比热理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0-9T磁场强度下La Fe13-xSix化合物等的温磁化曲线发现,随着温度升高,磁相变的发生也越来越困难;随着Fe含量的增加,磁相变的特性越来越不明显。通过实验数据拟和得到不同温度处的朗道系数值,发现实验结果满足Landau-Ginzburg理论的相关要求,这也证实了在La Fe13-xSix化合物发生的磁相变是场诱导的巡游电子变磁转变。  相似文献   

9.
TbCo薄膜磁各向异性的单离子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沉积过程中薄膜中稀土原子周围最近邻原子的各向异性排列,建立了TbCo非晶垂直磁化膜磁各向异性的单离子模型,并计算了TbCo非晶垂直磁化膜磁各向异性能Ku值,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膜内非S态Tb离子的非球对称电荷分布与局部晶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TbCo薄膜存在垂直磁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磁天平是高校进行磁学、磁化学及科研实验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它主要用于对顺磁或逆磁物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物质的磁性一般可分为顺磁性、反磁性和铁磁性。顺磁性是指磁化方面和外磁场方向相同时所产生的磁效应。在外磁场作用下,使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固有磁矩顺着磁场方向转向是顺磁性产生的原因。反磁性是指磁化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反时所产生的磁效应。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的拉摩进动产生了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是物质具有反磁性的原因。反磁性是普遍存在的。铁磁性是指在低外磁场中就能达到饱和磁化,去掉外磁场时磁性并不消失…  相似文献   

11.
寻找人的确定性本质一直是哲学努力的方向.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但人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只提供了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探寻人的本质的思路和方法论.人的本质只能是"获得的”,必须从"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人的本质不能"直观”,只能通过反思的形式去把握.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几位知名学者对数学本质的一些讨论。认为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具有个人建构性;对数学本质的认识的重心应从追求统一的形式定义转移到看这种认识能否在某些领域带来一些启发和作用,能否在某些方面影响我们的观念上来;对数学本质的种种认识在哲学、数学自身、数学教育三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着重探讨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对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革命和建设是同时存在的社会主义两方面本质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凸现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和谐的实践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它立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过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相统一,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提到了一个新境界;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体育界对体育一词的翻译主要集中在sport、physical education、training等词汇,普遍认为sport主要用于竞技体育或大众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主要指的是学校体育,training主要是指体育训练。其中代表体育本质的词应属sport和phys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来,阳光体育运动内涵的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科学、清晰和合理的阐释,且存在许多理论层面上的认识局限。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阳光"承载了三层含义:离开室内环境,享受自然"阳光;"让学生沐浴党中央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阳光;"改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让青少年学生身心"阳光"。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应理解为全社会参与下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其本质就是学校体育。为了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健康长久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移植健康促进理论,改造成适合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未来课堂研究的转变:社会性回归和人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推动的课堂变革,已经成为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热点。从"人"的本质开始对未来课堂教学重新进行思考,通过"人"认识发展的趋势来探寻未来课堂教学理念上"社会性回归"和"人的回归"的转变,并据此提出未来课堂研究要关注"人"与其学习环境的整体研究以及关注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性研究。研究结论能够为未来课堂研究的聚焦提供理论的思考,开阔未来课堂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商事信用是商法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信用在商事领域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商法的角度对商事信用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简单阐述:对于商事信用的内涵,从“商“的角度进行剖析,阐明其与商主体的关系;商法中关于维护商事信用的制度;在信用缺失的今天,对商事信用的规制构想。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独立性人格的个人主体和“世界历史性个人”的类主体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由只关心运动技术向关人的转变,表明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向本质回归的,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既是学校体育的本质,也是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在现实和历史的维度上,学校体育目标应该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9.
体育本质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前人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本质论进行了述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体育本质论 ,指出体育即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 ,以全面发展和完善身体素质为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