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经常错用“板书”一词。例如:“随着学生的交流,我有重点地在黑板上板书,特别强调‘剥’字左下部分的写法。”“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勇敢’和‘富有同情心’,让学生齐读。”“板书”何意?板:黑板。书:写。“板书”就是“在黑板上写字”的意思,也指“在黑板上写的字”。(见《现代汉语词典》“板书”条)前者是动词,是偏正式合成词,相当于古汉语中的名词作状语。这种结构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多,如“炮击“”雪白”等。后者是名词,也是偏正式合成词,不过不属于“状十动”结构,而属于“定十名”结构。(定语为“在黑…  相似文献   

2.
板书学发凡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语义信息的物质载体,是既有效又简便的直观教学形式.板书学则是相对年轻的课题,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本文仅从板书和板书设计等方面引发一些对板书学的肤浅认识和思考.一、板书学概况我国板书教学及其研究的历史较短,在教学中开始使用黑板是在20世纪初我国推行班级集体授课制以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板书教学至少晚一个世纪.解放以后,各地学校相继建立各科教研室,板书教学也成为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当时,苏联普希金教授法传入我国,更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板书的作用.国外对板书学的研究,本世纪60年代以来有了新的发展,苏联更重视板书的提纲图示作用,加里宁肯定提纲法在记忆中的显著作用;沙塔诺夫创立了一种“纲要信号”图示法,这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示教学法.在我国80年代以来,板书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实用性和理论性研究同步深入,尤以语文板书学较为突出.板书学是研究教师如何用书面语言把教学内容概括化、图表化的学问,是教师教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近几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和运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数学课的板书设计还没有引起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我认为,要搞好数学课板书的设计,必须做到“六忌”: (一) 忌乱。即忌板书随意乱写,杂乱无章。主要表现在:教师板书无目的、无计划、无条理,随手写来,“章法全无”;课前不重视清理黑板的工作,致使板书内容与黑板上其他无关的内容混为一  相似文献   

4.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板书和讲课一样,“满堂书”和“满堂灌”都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板书不能片面追求详尽,必须注意板书的科学性。小小一块黑板,只要我们研究它、利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对板书设计早有确定要求,而在板书的规范化上却没有明确规定,但板书的规范化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想侧重教学中的板书规范化做些初步探讨。当前数学教学中的板书尚无规范条文,因此只能结合近几年来的板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述如下。一、板书中简化汉字运用不规范,书写潦草。在学校里常听说:“教数学的写两个错别字无所谓。”于是乎板书中经常可见“数”写成“”;“圆”写成“园”或“元”;“零”写成“另”等,甚至还有些自造字,把“椭”写成“”;把“幂”写成“”等。这些错别字出现…  相似文献   

6.
课堂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白板、投影幕布等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一般指黑板板书。一直以来,黑板板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传达、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其新颖、丰富、生动的形式冲击了黑板板书这种传统板书形式,黑板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被渐渐忽略,重视度也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已经实行了多媒体教学,很多中级学校和高等院校的教师都已经很少在黑板上板书了,但是小学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小学教学的内容简单明了,用多媒体进行电子课件的讲解,反而使教学内容复杂化了,所以小学中仍然主要以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笔者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的板书教学,研究有效板书对高效教学的影响。众所周知,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很多教师的板书往往都演变成教师在黑板上写,  相似文献   

8.
一块黑板——一片无限广闊的天地, 一枝粉笔——一张銳利閃光的耕犁。手托鮮花捧給下一代, 一粒粒种子,顆顆汗滴。……这是我在报上一首詩中看到的几句话。的确,黑板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片无限广闊的天地。那么,我們語文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这片天地为教学服务呢?在日常教学中,我看到有些教师的板书,对自己启发很大。有位老师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課,提出課題讲解课題时,板书配合得很好:“今天我們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島》。島(板书“島”),我們知道,海洋里四面被水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已经实行了多媒体教学,很多中级学校和高等院校的教师都已经很少在黑板上板书了,但是小学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小学教学的内容简单明了,用多媒体进行电子课件的讲解,反而使教学内容复杂化了,所以小学中仍然主要以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笔者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的板书教学,研究有效板书对高效教学的影响。众所周知,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很多教师的板书往往都演变成教师在黑板上写,  相似文献   

10.
王炜 《贵州教育》2010,(18):28-28
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新的课改理念、新的教学模式等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但黑板,这个传统的板书载体,却一如既往的守望在三尺讲台的上方,尽管有时也会出现“这里的黑板静悄悄”的现象。但是有教学就有板书,有板书就有黑板。多媒体教室悄然出现的一块黑板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证明了板书在教学中的必不可少。那么,怎样运用板书才能促进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板书五忌     
精妙的板书,能体现课文的思路和重点,使学生的思维连接贯通。不好的板书,常常是教者的教学思路混乱的体现,学生看了如坠五里雾中,感到茫茫然。因此,在设计板书时,要注意五忌: 一忌乱。即板书杂乱无章,看不出思路,抓不住内在联系。在黑板上随意涂抹、东写西画,“章法全无”。二忌空。一堂课的板书,黑板上寥寥几字,甚至空空如洗。教者虽然口若悬河,黑板上却无“点墨”。即使教者兴之所至,偶尔在黑板上挥  相似文献   

12.
板书,主要是课堂教学时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以及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做的黑板画。板书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表现,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记忆的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设计板书。我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板书类型: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随着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的出现,板书便相伴相随、应运而生。虽然板书的出现在我国还不足百年历史,但它在黑板上一亮相便显示了不凡功能。191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明文规定学生要掌握“黑板写法”,1914年在《视察京师公私学校通告书》中对雏形的板书设计予以嘉许:“提示生字于黑板,俾各生轮认以引其注意,尚属得要。”往后,黎锦熙先生在《新国文教法》中对教学中板书的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提示。解放后,板书教学为各学校所重视,但板书内容多以段落大意、章节提纲为主。近十几年来,由于教育革命的不断深化,国外如前苏联沙塔路夫“纲要信号”图示法的绍介引入,特别是一大批有志于板书教学研究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实践,使板书设计无论在理论构建上,还是在板书设计的具体操作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与成功的板书设计紧紧相连,而成功的板书在内容上总是以简驭繁、脉理明晰,在形式上则直观醒目,格局多样,表现了共趋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于文利 《学周刊C版》2011,(11):132-132
所谓板书,《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在黑板上写的字.即板书设计中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意图、思路、对课文的分析要点等.但作为教师的职业用语.“板书”往往有其特定的含义.即不仅是指黑板上的粉笔字.更包括整个板面的布置、书写内容的条理性、书写内容与口授内容的协调性等等.一块长方形的黑板可以划分为几个区.例如可分为固定区和活动区.固定区也叫“主板书”“正板书”.亦可称之为“死”板.固定区所写的板书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板书,对学生接受和掌握历史知识很有作用。我们觉得板书应该有一定的计划,讲授提纲一般写在黑板的左方或中间,我们习惯称它为“正板书”;提纲以外的板书內容,如名词、术语、人名、年代、地名、数字等,通常写在黑板的右方,我们习惯称它为“副板书”。正板书是按教材內容的次序编写的,应该比较完整地系统地体现教学的主要內容,它是课堂讲述內容的骨架。教师通过这个骨架可以展示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內容,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抓住主题,理解史实的本质。副板书的作用是可补正板书之不足,帮助教师解释教学內容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教学重点往往也可以通过它突出地显示出来,这些內容多是要求学生记忆的重要的历史知  相似文献   

16.
问题式板书     
历史课教学中,板书的常规形式主要有纲要式、图表式、线索式、结构式等。问题式板书就是按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和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在黑板上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下从三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板书是教师配合教学需要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写出来的文字或画出的图表.好的板书是上好语文课应具备的条件之一.语文课的板书,包括课题、段落大意、重点词句或必要的提示等.板书在教学中起着指点领路,便于学生笔记,加深理解课文的作用.板书的内容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晰,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注意练好板书的基本功.现就《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一课的教学,谈谈板书的要求:第一,要少而精.板书内容不要求多,要恰到好处,力求做到有实有虚.所谓“有实有虚”,就是有的内容板书出来,有的则可以通过省略号使之隐现在这个板书内容里,  相似文献   

18.
板书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在科学技术发展、教学手段更新的背景下,板书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板最初指黑板,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普及的今天,电子屏幕也应纳入板的范畴,故而现代板书也就有了“电子黑板”“电子板书”的说法。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把传统板书与电子板书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板书对学生学习的助推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值得一线教师研究的问题。需说明的是,笔者在这里说的电子板书,不完全等同于P胛等多媒体课件,而是指多媒体课件中能够发挥传统板书功能的那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进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前,好的“黑板板书”设计一赢是教师们追求成功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而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日益普及,不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师,似乎唯有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这一形式,课堂板书才能生动,否则,也许会被指责为“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信息技术运用的意识”,课堂教学会有“老套”之嫌。于是,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课堂以“屏幕板书”替代了“黑板板书”,传统的黑板板书在课堂教学中便呈现出一种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许博识 《考试周刊》2014,(14):36-37
<正>《语文建设》一直在开展关于"真语文"的大讨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关注点就是"黑板"(当然,有的学校已经换成"白板")。其实,黑板也好,白板也罢,其在语文教学中承载的任务应该是明确的。但是,在当今语文课堂上,板书大有"退化"、"消失"的趋势,黑板似乎成了摆设,板书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从不少教师备课本上"板书"一栏是"空的"就可见一斑,甚至有的教师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居然一个字也没有留下。难道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的可有可无?板书这一"行为艺术"真的要在语文课堂上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