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从事广播播音工作,深知对象感对广播播音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播音员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对听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住听众的存在,时时与听众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这就是播音员应具备的对象感。  相似文献   

2.
多年从事广播播音工作,深知对象感对广播播音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播音员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对听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住听众的存在,时时与听众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这就是播音员应具备的对象感。  相似文献   

3.
播音对象感的定义是: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受到对象的存在及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即:一方面要对听众进行具体设想,依据节目稿件提供的条件对他们的收听心理进行分析估量,使播音员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就播音员自我感觉而言,要时时处处在想象中感觉到听众观众的存在和反应,由此引起  相似文献   

4.
浅谈对象感     
我们这里所谈的对象感指的是播音员面对话筒或摄像机播音,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这是一种意念上的把握。也就是说,要对听众观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住听众观众的存在和反应,时时与他们有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呼应。  相似文献   

5.
播音学认为:播音是把稿件播出去给人听的,听众、观众是我们的宣传和服务对象。播音员在播音中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要对听众、观众做到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听众、观众的存在,时时与宣传对象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播音是在特殊环境下完成的,坐在播音间里,播音员面对着话筒和镜头,从特定语境来讲,这叫作"目中无人",这时如果不注意培养对象感,就会失去对象,变成自言自语。军事上有一个术语叫"假想敌",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设计出来的训练对手,针对对手的情况做出恰当合理的军事演习。播音员要想播得绘声绘色,播出真情实感,也需要设立假想观众、假想听众,努力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对象感",变  相似文献   

7.
广播播音的对象感,是广播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体造就的播音创作这门艺术的重要环节和技巧,是播音基础理论内容之一。然而,在我们的摇直实践中,对对象感的认识和运用并不容乐观.听众对播音、主持中出现的“自言自语、无精打采”和“自我表现、自吹自擂”现象已经引起不满.有无对象感,如何去把握对象感,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本文拟分广播播音对象、对象感的本质、把握对象感的关键三个部分,进行分析阐述,以求全面认识广播播音对象感.一、广播播音对象是听众1.“不见面的朋友”对象是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研究齐越的播音创作,我们就会发现,真情,是他创作的核心,是他创作成功的关键。正如他自己讲的:人民的播音员必须自觉地同党和人民在思想感情上保持高度一致,和党、和人民共甘苦,同爱憎,才能在播音中感情充沛。爱憎分明的感情一是要真,二是要准。真,就是感情要真实。播音中只有动真情,才能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要播出真情,首先播音员自己要对稿件内容产生真情实感,心中掀起表扬所爱、鞭挞所憎的感情波涛。准,就是感情的表达要准,掌握分寸。播音中爱憎分明的感情是由稿件内容和宣传对象引发出来的,受主题思想、宣传目的支配,…  相似文献   

9.
"播音主持"是一项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是播音员主持人通过语言表达,向听众重现事件的真实场景。播音员主持人能否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关系到播音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关系到听众对播音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如何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是播音主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荣 《新闻传播》2010,(4):136-136
在广电这一行业中,有一个特殊的词汇——播音腔,它是播音员因为播音时间久而导致的。"播音腔"会令播音员的声音在整个播音过程中,显得刻意死板、毫无感情色彩。一个优秀的播音员需要用真情实感来感染听众,让播出的节目富有一定的生命力。在电台播音中通过灵活地运用情感和听众交流,可以使节目更加吸引人,使一纸平淡的稿件顿发生机,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11.
华音 《现代传播》2001,(5):141-142
一、眼里有受众.播音员被密封在演播室里播音,身边没有听众、观众,没有直接的对象,面对的是一些监听、监录的工作人员和不会说话的设备.这就使播音在贴近观众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很容易出现为播而播,表现自我的现象;或者怕播错受到批评而分散精力,从而忽略观众的存在.有的播音员播完后连自己播的是什么都忘了,没留下太多的印象,由此让受众感到你的播音离他们很远.这就需要播音员在播音的时候眼里有受众,让自己感到听众、观众就在我们的面前、身边,默默地听我们的播音。这样,我们的播音才能牵动受众,深入人心。 眼里有受众…  相似文献   

12.
王媛 《今传媒》2011,(10):120-121
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这同一种形式下,播主效果却迥然不同,主要原因就是自信心强弱的差异。播音员主持人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就使播音主持拥有了成功的基石,掌握了播音主持工作规律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活动中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播音员主持人的自信心源于充分的备稿,源于浓郁的播音情感,源于清晰的对象感,源于较强的播音主持技能。  相似文献   

13.
对象感(下)     
上一篇,我们谈了关于对象感的概念、作用,并从实践的角度,谈了播音创作几个阶段中备稿阶段的对象感的把握。下面接着谈第二阶段的把握。2.张口播音之前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广播电台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情感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播音主持时播音员不仅要具有清晰的声音和准确的吐字,还要注重听众对于播音员的情感方面的要求。播音员在进行稿件的播报时可以将自身的情感感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给听众,从而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产生一种共同的审美体验。本文主要就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播音主持情感掌握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广皤播音是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直接进行传播的有声语言活动,是广播传播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播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电台与听众联系纽带的广播播音,便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要有良好的播音状态.播音时,要用甜润的声音、饱满的感情去工作,用声音感染听众,用形象打动观众.所谓播音状态,主要是指播音员播音时的用声状态和精神状态,它是播音员生理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直接影响播爵质量.  相似文献   

17.
状态良好的直播,播音员精神振奋,精力高度集中,较之录音更容易调动起强烈的播讲愿望,从而加强与听众的交流感,获得良好的播音效果。直播是播音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一谈直播不少播音员就发怵,思想负担沉重,这和播音员的心理素质有关。要做到直播顺利,培养锻炼稳定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现象: 一些播音员在新闻录音的时候,得心应手,自如顺利,话筒前状态十分稳定,可是直播时却表现得慌乱失控,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18.
如何做到播音的口语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英娜 《声屏世界》2000,(11):49-49
广播电视播音主要是通过播音员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从而把信息传达给听众或观众。由于广播电视一瞬即逝的特点,就要求播音员的播音必须口语化,以增强对听(观)众的感染力。那么广播电视播音如何做到播音的口语化呢?笔有以下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9.
曹东升 《视听界》2000,(3):45-46
中国播音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现在,我们的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往往注重播音创作过程和这一过程的主体——播音员,及其结果——播音作品,而容易忽视这门学科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接受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主体——受众(听众,观众)。在播音理论尚不完善的今天,更深层次地了解受众,研究受众,探索受众在接受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场播音是指播音员走出播音室来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用有声语言准确报道新闻事实.如果播音员能够在现场播音的再创作中,通过对新闻事实内涵,正确地把握现场播音的基调,也会听到令人如临其境,使听众直接感知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