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存感激     
对于你没能拥有你渴望拥有的一切,要心存感激。如果你真的什么都有了,那还有什么可期盼的呢?对于你仍有所不知,要心存感激。这样你便有机会去学习,去探究。对于你遇到的困境,要心存感激。困境使你成长,催你成熟。对于你能力有限,要心存感激,因为局限性能给你不断完善自我的机会。对于你犯下的错误,要心存感激,因为它们给你留下了宝贵的教训。对于美好事情我们容易心存感激。但是,对于挫折也心存感激的人,他们会活得十分充实。试着去感激你的种种烦恼,它们会造福于你。(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风鸽推荐)心存感激$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风鸽…  相似文献   

2.
心存感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像人人都要学会微笑一样,人,应该心存感激。谷穗感激大地母亲的滋养,绿叶感激树根枝干的扶持,鲜花感激雨露阳光的呵护,风筝感激春风丽日的托衬。万事万物,因为相互依存而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桃李感激园丁的辛勤栽培,儿女感激父母的茹苦养育,莘莘学子感激同窗的相助相携,复学少年感激爱心构筑的“希望”。只有心存感激,才会锐意进取,奋斗不息。感激是一条清澈的溪流,它倾注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善行美德的赞赏,它洗涤着心灵沾染的污垢。感激是破冰船,将心与心之间的坚冰消融瓦解;感激是催化剂,激励着你去追求、去超越。心存感激,我们便能拓…  相似文献   

3.
心存感激     
就像人人都要学会微笑一样,人,应该心存感激。谷穗感激大地母亲的滋养,绿叶感激树根枝干的扶持,鲜花感激雨露阳光的呵护,风筝感激春风丽日的衬托。万事万物,因为相互依存而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桃李感激园丁的辛勤栽培,儿女感激父母的茹苦养育,莘莘学子感激同窗的相助相携,复学少年感激爱心构筑的“希望”。只有心存感激,才会锐意进取,奋斗不息。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激是一条清澈的溪流,它倾注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善行美德的赞赏,它洗涤着心灵深处的污垢。感激是破冰船,将心与心之间的坚冰消融瓦解;感激是催化剂,激励着你去追求、去超越…  相似文献   

4.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翻起肖川的《教育的理念》这本书,其中一篇《心存感激》,令人怦然心动:“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对我们拥有的一切。”现在我们的学生还知道什么是感激吗?父母给予的一切,理所当然地接受;老师倾  相似文献   

5.
在艰难的岁月里还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显得越发弥足珍贵。感激之情其实也是一剂良药,能帮我们提高情绪增强健康。你会发现生命中的小小感激也能创造大大的幸福。想想让你感激的人或事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生活不稳定会让我们很担心很难过,想想那些让我们心存感激之情的人或事,会给我们带来欢乐,就算有困难挑战也无所谓,我们有足够勇气面对,不用假装它们不存在。说出你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岁末初寒的广州,全新的《中小学德育》即将付梓。此时此刻,作为编辑人,我们百感交集,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7.
心存感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心慢慢变硬了,变冷漠了,变贪婪了。尽管脸越来越显年轻,心却越来越老;交际应酬越来越多,心的交流越来越少;格式化的表情越来越多,会流泪的人越来越少;贪婪掠取的人越来越多,心存感激的人越来越少。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人类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贵重的礼物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的“这一个”。我们在岁月的河边沿河行走,有了父母大爱的滋润浇灌,我们才不感到孤单干渴。没有了父…  相似文献   

8.
闪光的足迹     
他把一片爱心与忠诚奉献给这块土地,换来了感激,也换回了威胁,但他依然故我……一个晚期肝癌患者,居然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坚实”。印步成:人如其名,每一步,都印下他闪光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一朵花儿会因一滴雨露而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而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而清波荡漾;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人人都应心存感激。土地失去水分的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的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的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他也不会释放出自身的热量。  相似文献   

10.
“母亲节”虽然早已过去了,但烟台市祥和中学在“母亲节”期间倡导学生开展的“在家讲孝敬,慰问母亲”活动却“余音嘹亮尚飘空”,使人回味无穷。母亲孕育了生命,把孩子培养成人,其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殊为不易。但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母亲的辛苦、恩情,没有心存感激。不知父母养育之恩,不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父母所期望的好孩子的。祥和中学为唤起学生对母亲感激的“觉悟”,积极倡导学生走进家庭,开展“在家讲孝敬,慰问母亲”的活动,做一个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人。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热烈响应,踊跃行动,或为母亲献花,或为母亲送祝福卡片,或为母亲分担家务,或写诗作文歌颂母亲……发自内心地表达对母亲的尊敬、感激之情。面对孩子的爱心行动,母亲欣喜不已,高兴地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甜蜜,那样迷人。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孩子们的爱心,分享母亲的喜悦,我们特意编发了几篇在孩子慰问母亲活动期间写的笔记,请朋友们用心读一读。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画家范曾在再复母亲去世时所作的祭文中称刘再复是"文坛之司命,学界之祭尊,亦儒亦侠,且温且厉"。而刘再复一直心存感激的已故老作家聂绀弩,更是赞颂再复是"莲花化身"("一部太阳土地人,  相似文献   

12.
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什么样的人会让我们脱口而出如此的慨叹,会让我们心底流淌开感激的暖流?是从山里托人捎“纸蝴蝶”进城的奶奶,是夏日里顶着烈阳为“我”买棉花糖的外公;是让“我”怄气不断却又感受着关爱的爸爸,是每周与“我”书面交流的甜美的班主任;是和“我”换裤子穿、满世界疯跑的孩提时代的朋友……也许,人生路上因为有了他们,生活才变得美丽、多姿。可是我们中间大多数的人享受着呵护与陪伴,即便心存感激,也很少表达于口,或者形诸文字。肖尧以为,学会善于表达感激,将极大地减少人生的遗憾。哪怕就这么一句质朴的“有你真好”,都会令你进入人生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由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感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将会变得和谐、亲切、健康,生命之树也将得到滋润。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品德和精神境界有重要价值。本文从“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缺乏感恩心而被取消受助资格”入手,对感恩教育概念、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及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找到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问好日     
“你好,这地方挺干净的,你做得很不错啊。”我对购物中心里小食街的维护员的这番评价似乎让他有点诧异,他抬起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噢,谢谢。谢谢你的夸奖。”我相信他对我的赞美的确心存感激。类似的事我经常在做。我会主动夸奖别人,有时大家彼此无语的时候,我会特意说点什么打破尴尬的沉默时刻。很多人的工作通常被别人当作理所当然的,人们对他们的服务视而不见,毫无感激之情,但我则会对他们的努力工作表示欣赏赞美。  相似文献   

15.
诗意地感激     
青春岁月里,我们应该像年轻的郭沫若那样,因诗情涌动, 激动地把胸膛贴向大地,感受大地母亲的温暖。我们应该学会诗意地感激,让自己心存感激。感激是诗,是歌,是尘世的火烛,是浇灌情感之树的雨水,是推动生命之舟的波澜。  相似文献   

16.
心存感激     
成悦 《高中生》2012,(10):19-19
对于他人辛勤的浇灌,我们始终要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17.
“感恩”的历史由来已久。《诗经》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用后来的俗语说,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琼瑶”相比“木桃”自然是极好、极贵重的“,涌泉”较之“滴水”自然也是富裕得多。然而“琼瑶”和“涌泉”的价值却不在其自身的宝贵与丰富,而在于知恩图报、心存善念、希望永存的美好人性的展现。所以有人说,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感动并享受这些感动的优雅境界。有了感恩之心,就能从容地面对生活,无论是幸运抑或不幸,始终心存感激,微笑以对。感恩从哪里开始?从敬畏生命开始。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一棵耸立千年…  相似文献   

18.
渗透"感恩教育"内化学生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感恩教育”的提出。近年来,一些学生受人恩惠不知报答,孩子平时很少给父母写信或打电话,一写信或打电话就是要钱,问候的话语和情感交流很少,为了多要钱物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等事件也时有报道。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向来是重感情的,但是中国入又向来不善于表达感情。就像是树立在清华园里的“行胜于言”的碑,中国入向来是不会或者不屑表达。很多入,连谢谢都不会说。但是,活在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心存感激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把你的感激表达出来吧,不要把它永远藏在心里。  相似文献   

20.
常远 《成才之路》2013,(17):3-I0001
当回到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我们心中是否在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师长对我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我们心中是否常存教诲之恩?当遇到困难接受朋友给予时,我们是否心存感谢之恩?“乌鸦反哺亲,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感恩,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语。小而言之,在我们简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还需要接受晚辈的赡养之恩;大而言之,每一个“个体人”都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试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老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