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架     
《教育》2011,(16)
校园守望者作者:朱永新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走进教育心理学学无止境因为笔者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兴趣,于是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相关文集,读后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2.
朱永新:曾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主修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一直攻读到博士后。其教育思想影响了全国广大的教师,有人称朱永新就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l993年,他成为全国综合性大学中最年轻的教务处长。1997年底,39岁的朱永新开始担任苏州市副市长主管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苏州相继推出了扶贫帮困助学行动计划改造相对薄弱学校行动计划、培养名师名校长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行动计划。2003年朱永新当选为第十届中国政协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3.
朱永新教育定律之一:“态度决定一切” 朱永新教授在这篇文章中写到:“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过程。积极的人生态度有这样几个维度:  相似文献   

4.
朱永新简介     
朱永新男一九五八年生江苏大丰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现为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等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在学者与官员的角色中朱永新穿…  相似文献   

5.
朱永新,现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等。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等。有人称,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  相似文献   

6.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1,(10):2-2
2011年第9期 朱永新:教育要给人幸福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然而,目前的教育过于功利,  相似文献   

7.
第20个教师节前夕,人民教育出舨社推出了十卷本《朱永新教育文集》,卷一《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为总论,卷二、三、四是关于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教育思想的研究,卷五、六是对中外教育问题的分析与评论,卷七、八是心理学论稿,卷九、十是教育随笔和问答录。许嘉璐先生为文集作序。 朱永新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8.
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称,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在学者与官员的角色中,朱永新穿梭而行。他说:平生最得意的事是自己的教育理想得以在苏州实践,能够坦荡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学术研究,常常享受到双重丰收的喜悦。姑苏城内城外,到处能够捕捉到朱永新教育理念的影子。  相似文献   

9.
声音荣辱观教育,学校要打好"阵地战"本刊评论员(5.1)名家谈教育政府应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朱永新(1.1)再听总理作报告朱永新(2.1)重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朱永新(3.1)将阅读进行到底朱永新(4.1)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朱永新(6.1)新农村建设必须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朱永新”及其主持的“新教育实验”的报道已经是不计其数,加上知名度和美誉度双高的“教育在线”网站,我们作为旁观者似乎能够窥见朱永新作为学者对“新教育实验”的厚爱与厚望。“新教育实验”不仅承载着朱永新对教育的理想,它还是朱永新学术价值的重新认识的体现。2006  相似文献   

11.
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教育演说引起大讨论 2002年5月,苏州大学名教育学朱永新教授在教育网站“教育在线”论坛上贴出他的一篇演讲章《中国的教育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章迅速被十几家网站转载,引起了几千名网友的关注。在章中,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缺的东西太多:缺钱、缺人才、缺公平、缺观念,特别是缺服务意识、缺人关怀、缺特色、缺理想。朱永新教授观点一出,教育在线网和本报对一线教师、专家进行了调查。近百位教育界人士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阐述中国教育到底缺什么?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 朱永新说:教育之起点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教育实验在全国许多中小学蓬勃展开, 朱永新的名字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在不少一线教师的心目中,“朱永新”这三个字意味着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种教育理想;而我认为, “朱永新”更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教育行动”,因为朱永新在阐释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时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只要行动,便有收获。”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教育》2008,(9):9-9
章新胜:中国正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朱永新:建议让优秀的中学生提前选修大学课程,池莉:国人教育子女逻辑很愚蠢,谭燕红:幼儿园应制订新的收费标准,刘茵:教育必须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5.
要览     
人物 将理想进行到底“教育市长”朱永新 1958年,朱永新出生在江苏省太丰县南阳镇一个教师家庭。 朱永新从1978年考入苏州大学直到留校任教,不到10年的时间里,跨越了从一个棉纺厂临时工到江苏省最年轻的教授这样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1997年 12月,39岁的朱永新成为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自己是教育专家,在苏州教育界大力倡导“特色教育”。关注弱势群体也是朱永新的一种情结。他要求苏州的学校尽可能对外来打工子女开放。 朱永新说:没有理想 的 人 不 可 能 走 得 多远;没有理想的教育,更不可能走多远。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  相似文献   

16.
阅读《朱永新教育文集&;#183;享受与幸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时,我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朱永新先生一定会在这本书里帮助我们解决两个问题:如何设定享受教育与享受幸福的起点?如何抵达那享受与幸福的终点?  相似文献   

17.
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之梦》中写道:“读书是孩子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近期,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改变,从阅读开始》的文章,文章主要包括:阅读  相似文献   

19.
专家访谈     
宋亮  涂皓  陈健  张秀红 《教育》2015,(9):27-28
朱永新:教师轮岗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教育》:教师轮岗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朱永新: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因素。师资质量是推进教育公平至关重要的"软件"。全国各地近几年推行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20.
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分校初三学生李鸿宇跟随朱永新参加"教之道——2012教育高峰论坛",如愿以偿与教育改革家朱永新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为了准备这次交流,李鸿宇做了好几页纸的"采访提纲",并且很早就等待在会场里。参加教育论坛对李鸿宇来说还是个新鲜事儿,包括朱永新在内的几位嘉宾的演讲和讨论,都让李鸿宇感到非常开眼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