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剪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剪报。一本没用的书,一叠旧报纸,一把剪刀,一瓶胶水,我便可以坐上半天,直到剪下来的大大小小的条条、块块被编贴为剪报本,这才伸个懒腰,猛地想到,唉呀,还没吃饭呢。也许你会不屑一顾,不过是剪旧报纸嘛,有什么可乐的?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09,(2):21-21
家里的旧报纸资源丰富,清理过没几天又会堆起一大叠。这些旧报纸,除了当废纸卖掉.还有别的用处吗?当然。旧报纸的用处可大了,在抽屉底上铺一张旧报纸。可以驱虫。如累碰上一个心灵手巧的巧妈妈,还能把它变成漂亮的小花篮。  相似文献   

3.
剪报     
"啊,这么多精彩的内容,那我得把它们剪下来,好好珍藏,细细体味喽!"我拿着爸爸给我看的报纸边嚷嚷边转身往房间跑。我拿出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和一本剪报本(里面已贴了好几篇我钟爱的文章了)。准备工作就绪,我便动起手来。  相似文献   

4.
剪报     
浮云朵朵,夏意正浓。爸爸妈妈在工作中忙碌了五天后,终于迎来了双休日。但我们并不打算去游玩,因为有比去游玩更让我们一家人感到开心的事情——剪报。没错,我们一家三口都喜欢剪报!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聚在一起剪报的时候,就是我们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候。它就像一阵柔和的凉风,赶走夏日的炎热,悄悄地吹进我们的心田。这时我的家庭洋溢着和谐、快乐的气氛,全家人都在感受着知识的迷人魅力。周六一早,我们刚吃完早餐“。剪报开始了!”爸爸一声令下,我便兴高采烈地扛来一叠报纸,爸爸妈妈则迫不及待地拿着剪刀围在地上坐了下来。这时,妈妈拿着报纸“…  相似文献   

5.
女儿虽不到三周岁,却也长就一副伶牙俐齿,每每语出惊人,让人刮目相看。周日的上午,我坐在桌前整理过去订阅的旧报,看到一篇构思奇妙的文章,便欲剪下贴到剪报本上去,可左右找不着剪刀,便吩咐玩得正欢的女儿:“楚楚,去把大姨家的剪刀借来用一下。”女儿答应一声便似旋风般地出了门。不多时,女儿“咚咚咚”地跑回来,把邻居的剪刀递在了我的面前。我操纸挥剪,不多时便把那报纸开了天窗,仔细拜读一遍之后,还见女儿立在我的身边,那一双大眼忽闪忽闪地望着我。我不解地问:“怎么还不去玩?”女儿的回答却让我惭愧有加:“你还没谢谢我呢。”  相似文献   

6.
剪报的乐趣     
剪报是一种整理和积累材料的好办法。剪报这项活动不仅能增长知识,培养情趣,而且还能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许多乐趣。我是从二年级时开始逐渐养成剪报的兴趣和习惯的。那时,我所剪的报纸主要是家里看过的废旧报纸和过期杂志,因为爷爷在列车上工作,他  相似文献   

7.
对报纸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图书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对旧报纸进行再加工,即进行分类剪裁、装订成册,就可以使其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现将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准备。这是剪报的第一步。需要精心选择材料,作好初步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剪报伴我行     
小学三年级那年的暑假,我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学习剪报。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剪报这个好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剪的报纸越积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贴在一起简直就像一套小百科全书了。剪报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也让我收获不小:写作时,我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剪报的乐趣     
画外音:什么是剪报呢?剪报就是我们把报纸上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剪下,分门别类收集起来。等到需要核(hé)对资料或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不用翻找报纸堆,只要查看自己的剪报册子就可以了。剪报的类别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来分,如果你喜欢写作,可按(àn)“美文类”、“好段类”、“好句类”、“重要新闻类”等分;如果你喜欢球类运动,可以按照“比赛盛况类”、“名人荟(huì)萃(cuì)类”、“创新纪录类”等分。养成剪报的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好处。图上的小朋友就有剪报的好习惯。看图我们不妨想一想,这个小朋友家里订了哪几种报纸?他…  相似文献   

10.
我担任一年级算術。开学时我从事务处领了学生的簿本。簿本印得限精緻。我細心的、工整的給每个学生寫上名字,然后,用旧报纸把整叠簿子包起來,放上书架。书架上留着一本算術簿,不知是哪一班哪一个学生的,因為封面已撕去译S手翻開一看,里面有幾頁被撕破了,字寫得七大八小,歪歪斜斜,有幾頁上画着人頭。这本又髒又烂的簿子提醒了我应該如何正確的對待這一问题。開学时發給學生的每本簿子都是嶄  相似文献   

11.
蛀虫     
今天,妈妈在房间里整理衣服,她把冬天穿的衣服都收在了一个大箱子里。妈妈还对我说:"小瑜,你去拿些旧报纸来。"我疑惑地拿来了旧报纸。看见妈妈把旧报纸放在了箱子里  相似文献   

12.
在对我单位图书馆过刊(旧书、旧报纸)的整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我馆过刊(旧书、旧报纸)的馆藏特点,提出了开发和利用本单位图书馆过刊(旧书、旧报纸)的新思路,即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与全省同类中职学校联手建立数据库,用本馆的过刊(旧书、旧报纸)来弥补本单位图书馆资源不足、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阅读手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舂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五月了,母亲照例收拾起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看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陶菊隐先生曾写过一本《袁世凯演义》,书中所用材料几乎全来自剪报。陶先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常剪贴报纸上的军政新闻资料,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积累了大量的各派军阀活动史料。后来,他就整理、利用这些剪报材料研究北洋军阀史,写成了《袁世凯演义》这本历史小说。素有“补白大王”之称的部逸梅先生,从18岁起开始剪报,当他90多岁高龄时,依然每天阅报、剪报,并笔耕不辍。近80个春秋,他利用剪报著书50多本。700多万字,堪称剪报著书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归来     
<正>那一天,回得很晚。拖着疲惫的身体,我甩下肩上的背包,随意倒出了里面的东西:笔记、剪报和一叠文档。这是一个在旁人看来可以很快乐的周末,我却把它变成了一张被铅笔画满灰线的纸。这一天做了什么?我觉得自己要想想了。这天,太阳刚照于窗框之上时,我就起来了。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幅茫然而模糊的画卷。随意整理了一番,便走了。早着呢!那一条原本就静  相似文献   

16.
正习惯于周末逛逛书市,驻足琳琅满目的图书前,呼吸着扑鼻而来的油墨的清香,我总会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忆起那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全国人民共读"红宝书"的年月度过的。那时,家里仅有的几本线装书都在"破四旧"中付之一炬,小学语文老师唐显礼先生不忍心看我们天天读那几句"语录",就用旧报纸写了许多"字丁"(将旧报纸裁成一个个小方块,上面写上毛笔字),每人发给一小叠,让我们一边读一边用手比画,  相似文献   

17.
名家与剪报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陶菊隐先生曾写过一本《袁世凯演义》的书。书中所用材料几乎全来自剪报。陶先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常剪贴报纸上的军政新闻资料,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积累了大量的各派军阀活动史料。后来,他就整理、利用这些剪报材料研究北洋军阀史,写成了《袁世凯演义》这本历史小说。现代著名学者胡适以“剪报贵于恒,剪报贵于用”的原则坚持读报、剪报、贴报与用报,一生治学严谨,成效卓著,著作等身。  相似文献   

18.
阅读手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五月时,母亲照例收拾起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看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相似文献   

19.
我家订了两份报纸,一份《扬子晚报》,一份《新民晚报》.这些报纸平常只是被我用来做做剪报,其他内容只在没事的时候浏览浏览,从来没想过仔细了解它们的优点与特色.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扬子晚报》日发行量已突破210万份,成为我国最大的晚报类报纸,《新民晚报》也达到110万份,它们分别立足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江苏省和上海市,这使我萌生了对它们作一番比较的想法.我选取了春节前的2月2日~2月8日一周的报纸,对两报中的各栏目文章或信息进行了统计.由于两报设置的栏目都很多,为了方便比较,我把它们进行了归纳分类,结果如表1.可以看出,从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今天从床底翻出了一些旧东西。一叠报纸,一些漂亮但是满是灰尘的纸袋,还有一卷东西。我以为是历年的挂历,所以先搁到了一边。但是外层包裹的报纸破了一角,于是我看到了一些绿色的东西。打开后发现,是“榕树下”的空白活动海报。无法形容打开海报时的感觉,有一点像阳光灿烂的下午坐在图书馆里,翻开发黄的线装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