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黎释意学派,又称达意理论,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的重要学派。谈派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释意学派理论的分析体系是建立在对口译实践的研究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脱离原语言外壳",使翻译的理论研究在内容和过程上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当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时,对翻译本身和口译有了新的思考。本文从释意学派的理论特点出发,探讨了日语口译及日语口译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05+107-105,107
释意理论是口译的核心理论,它将口译分为了三个基本过程-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本文从释意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和阐释了口译译员从听辨理解到记忆和表达的思维变换过程和口译能力的表现;并结合口译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提出了对于口译译员的要求和能力的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5.
释意派理论与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不同,它认为翻译是解释性的,它强调释意的准确性,而不苛求两种语言符号的对等。释意学派的理论非常注重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传统的翻译理论大多把翻译的过程描述成为"理解与表达",但是释意理论认为翻译过程实际上包含三个阶段,即理解、脱离原语外壳、重新表达,并把它描述成三角形模式。释意理论对三角形模式的描述对口译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尤其适用于解决一些口译中的难题,比方说文化负载词,成语典故比喻,古诗词以及烦言赘语和晦涩词句的口译等。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7,(6):131-135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释意理论是口译届经久不衰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为传递意思,亦即交际意义。口译并非基于译员对原讲话人语言的记忆,而是基于对原讲话人所传递的交际意义的把握,译员随后用目标语言对该交际意义进行重组。该理论把口译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理解"、"脱离原语言外壳"及"表达"。本文在释意理论的视域下,对高校学生汉英口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调研总结,试找出影响学生口译水平的机制,分析各机制在释意理论中所谈到的三个阶段中的作用位置,并讨论如何让这些机制对学生的口译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商务俄语在中俄贸易实际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其独有的语言、文体特点。本文从商务俄语、口译、商务俄语口译三个角度分析了商务俄语口译工作中翻译技巧及其能力的培养。围绕口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口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和认知过程,包括理解、分析和输出三个阶段,其难度很大,需要高智力和高技能,要在瞬间把握两种语言的转换,当场得到预期的反应.与笔译相比具有时间上的即时性、内容上的随意性和译者的孤立无助性等三个特点.为了进行成功的口译,除了具备丰富扎实的语言功底,译者还应重视并充分利用口译中的非语言因素,使其起到帮助译者理解和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口译应该是对原语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和传达,而不是死板的点对点翻译。以吉尔的口译理解模式为依据,具体分析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及其在口译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给出了提高译者理解能力的三个有效途径——掌握过硬的双语知识和文化,丰富言外知识储备以及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掌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多数翻译培养的高校和机构均以语言培养为主,学生对专业不熟悉,实际翻译时理解不到位,困难重重。本文从MTI工程口译的角度,研究了工程口译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了工程口译教学的内容和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