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经据典,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学习历史仅需记记背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经据典,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学习历史仅需记记背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传统的历史学习只注重"双基",情感的教育只局限于爱国主义,而往往又流于形式,因此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是"背多分"。学生只要将教材中的史实、结论熟练,准确的记住了,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历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深刻认识到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勾背考打"等非常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非常不合时宜了,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的历史学习只注重“双基”,情感的教育只局限于爱国主义,而往往又流于形式,因此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是“背多分”。学生只要将教材中的史实、结论熟练、准确地记住了,考试准能拿高分。而新课程下教材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打破了,出现一标多本,各版本教材无论在章节体系编写、历史史实选用,甚至历史观点都有较大出入,显然“背多分”已不合时宜,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有一天,老师让他背一首唐诗,他在学校足足背了一天,也没背下来。老师就让他回家继续背,第二天上学背给老师听。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历史课给学生与家长的感觉就是,只要熟记书本的知识点,就能拿高分,历史的学习技巧就是“背”。这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历史科目的考核形式大都是以单一的识记类题目为主,这就造成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历史老师把做作业的目的,定位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巩周所学知识。如传统的历史作业就以练习高考题型为主,甚至有老师把课本知识梳理、解析清楚,然后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花大力气去死记硬背,不必去问为什么。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学历史就是背。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观念,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历史教学理念是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视为以记诵为主的“单向接受的科目”。形成“教师灌输.学生背书”的历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是历史课长期被学生视为“枯燥、  相似文献   

9.
葛剑雄 《上海教育》2002,(23):52-54
历史学给人的智慧不是直接的,它所起的作用一般是激发出人们的潜能。你今天知道一段历史,对于你现在做的事未必有直接的帮助,历史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地起作用。不要把学习历史看成就是背个年表,记住一些人物、事件、年代。光靠死记硬背,就能成为历史学家吗?就能从历史中获得智慧吗?背得再多,没有自己的思想,不过是个书橱或者活电脑而已。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难记,容易忘记,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中的普遍反应。因此,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1.必须在理解上下工夫。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邓进平 《湖南教育》2002,(11):44-44
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传统教学系统由老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构成,在现代教学环境下还增加了一个新的要素即教学媒体。因此,对当今中学历史教育现状的思考,我们也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从学生的状况看,信息时代的当今世界,学历史缺少实用价值,难背难记,教科书可读性较差,课堂科技含量低,大部分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之高考历史太难,分数差距小,优生没优势,“3+X”考试后,历史分数减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历史,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史学越来越受到冷落。中学历史教育面临危机。其次,从教师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王海艳 《新疆教育》2011,(12):28-29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不是老师随便讲讲、学生背背就可以的,历史教学必须要讲究方法,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文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有困难,原因是没有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绝对不是单纯的背背那么简单,笔者把历史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我校九年级学生中进行的《你的历史课堂,你幸福了吗?》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认为"不幸福",42%的学生认为"比较幸福",10%的学生认为"幸福"。由此可知,学生对历史科学习缺乏幸福感。通过深入的谈话、讨论,我了解到学生的这种不幸福的感觉来自课堂,原因主要有:一是历史课堂中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原因分析)等没有吸引力;二是学历史就是背,辛苦、枯燥,难背易忘。由调查和讨论得知,100%的学生认为如果老师能讲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历史故事、历史小细节,能满足学习好奇心,增加课堂幸福感;97%的学生期待老师有妙法解决"背历史"这个痛苦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浩 《中学文科》2009,(6):80-81
历史是文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有困难,原因是没有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绝对不是单纯的背背那么简单,笔者把历史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苏海健 《考试周刊》2010,(19):168-169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点成功。  相似文献   

17.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简单,认为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能得高分。但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我觉得并非如此。我愈来愈发现学生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存在“三难”:一是记忆难,二是理解难,三是答题难。只要解决了这“三难”,复习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保持主要是通过记忆来实现的.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历史学科长期以来被学生称之为"贝多芬"(背多分)学科.学生对历史一般抱有一种畏难情绪,认为它要求识记的东西太多.但是,我们大家都清楚,学习历史不去识记历史基础知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要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异于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9.
历史,作为凝固了的过去,叙述的是人类的昨天,历史的过去性使今天的学生很难仅凭教师的课堂讲解去了解或接近历史。再加上我们现存的历史教学更多的还是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学生对历史学习大都认为就是对识点的画画、背背,而教师的评价也更多的是认知目标的评价。因此,学生很难真正走进历史,甚至还出现为数不少的尖子生历史考试不及格,他们感觉现行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设置缺乏趣味性,很难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没有让学生接近历史,没有带他们走进历史的舞台。就如何让学生走进历史的舞台?笔者粗浅地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诸多的弊端,如教师一人主演独角戏,学生机械死板背条条,脱离实际做作业,考试等,然而学生不能以史为鉴,一遇到新情境、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