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是充满悲剧意识的。这种悲剧意识既源起于她童年时代的寂寞与孤独,与她创作时的心理和情绪也不无关系;体现在作品中,则是环境的悲剧意识,人物命运的悲剧意识和事件的悲剧意识,以及作品的悲剧意识与其"诗化小说"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先民在中国古代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注定”遭遇灾难、曲折、失败和痛苦,同时他们为生存而进行挣扎、拼搏、奋斗,使中国神话具有浓烈的悲剧意识。多样的神话悲剧积淀在民族群体意识的深层,转变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对中国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生命原生悲剧意识作为陶渊明的深层心理基础,探讨了这一深层心理对陶渊明之生活模式的影响。指出:正由于生命原生悲剧意识的存在,使诗人对儒家的价值体系持消解倾向。同时,出于对这一悲剧重负的抗争,诗人构筑起以“真”与“自由”为核心的新价值体系,并在“情”的抚慰下,使生活具备了动人的情愫。从而从深层心理上,探讨了陶渊明之生活模式的动人所在。  相似文献   

4.
论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艺术蜕变曾有多要影响。一是在艺术观念方面的启迪,使莫言确立了独特的悲剧意识,张扬了主观表现意识,形成了强烈的乡土意识;二是这两位作家在艺术上鲜明的反传统特点作为一种范例,为莫言大胆的艺术探求提供了一种心理依托。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先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注定”遭遇灾难、曲折、失败和痛苦,同时他们为生存而进行挣扎、拼搏、奋斗,使中国神话具有了浓烈的悲剧意识。多样的神话悲剧积淀在民族群体意识的深层,转变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对中国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从童话精神到悲剧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道德教育不仅需要有童话精神,更需要一种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源自人生悲剧性及其蕴涵的善与恶、善与善的价值冲突,表现为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丑恶现实的赛跑,道德两难故事的运用。置身于一个悲剧意识消解的后悲剧时代,学校道德教育需要一种悲剧精神。道德教育的悲剧精神在后悲剧时代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的心理经过了从孤独意识→悲剧意识→死亡意识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纯信仰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是推动他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冲突越尖锐,诗人从乐观心理发展为执着追求的悲剧心理,再到迷惘、颓废、彻底绝望的死亡心理,成为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论北宋词的审美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词具有浓郁的审美悲剧意识,其生存样态包括词人的生命悲剧意识,词体的生存悲剧意识,词学主体的情感悲剧意识,产生这种审美悲剧意识,主要是时代悲剧心理,词体对悲情的宣泄功能,悲音为美的美学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论刘希夷诗歌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夷是初唐时期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词旨悲苦,充满悲慨之音,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从三个层面:深沉的孤独意识,生命的悲剧意识;宇宙时空意识来阐述其诗歌中的悲剧意识。诗人在深沉的悲剧意识中表达了对生命对生存的焦虑和渴望,在探索中走向了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悲剧与反悲剧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悲剧没有发展为巍峨的艺术殿堂,根源在于传统精神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反悲剧意识;儒、道、佛及天命观等共同铸造了这种意识,不断冲淡着悲剧意识.中国古代悲剧诞生于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的交接面,是这两种意识由对立走向调和统一所形成的文化内隐模式的外显形态,因而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人的本质"与"历史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马恩的悲剧观没有普遍性,这是不妥的。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体现的是真、善、美。因此,一切“历史的必然要求”说到底就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作为悲剧的美学特征,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对于一切悲剧文学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在海明威研究尤其是中国国内的海明威研究中,人们对海明威及其作品中的"迷惘"情绪、悲剧情氛和悲剧意识都做过足够的探讨与研究。然而对于隐藏于其文本中凝重的悲剧精神却至今无人问津。本文将从文化诗学角度出发,以美学悲剧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不同时期小说的"价值阅读",挖掘、展现遮掩在其"迷惘"冰山之下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被认为是“人性恶”的集大成者 ,是一个不被世俗所容的“异类” ,作者赋予其较其他女性人物形象更为完整的生命意义 ,在这个人物身上首先奠定并完成了作者对女性悲剧生命观的认识。在小说中另一个重要女性七巧的女儿长安形象上又寄予着作者对人生带有个人生命体验的深刻思考。从这两个女性形象上反射出的女性命运的生存本相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张爱玲的生命悲剧意识正可视为《金锁记》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14.
悲剧的美学意义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表现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以人的自身解放程度为标志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解、把握和审美超越,代表人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反抗命运的方式。悲剧使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坦然正视自己的失败,承受自己的命运,担当起自己的职责,最终将人类个性从外在强制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在社会实践中直面人之极限,承认人之有限、异化、缺憾、孤独与不完善,在逆境中激发起存在的勇气,于困境中抗争,于有限之中创造无限,于无意义之中创造价值,这种悲剧性的人生态度正是当代历史条件下,生活于“无神的殿堂”之中的人所应持有的基本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试谈李煜前期词中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前后期词作贯穿着同一种底色——悲剧意识。亡国前他因为天赋的敏感和深思已形成了悲剧意识,亡国后的遭遇则是悲剧意识在他自己生活中的证照。他这种悲剧意识与他的天赋、早期遭遇和特殊的历史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若楠 《海外英语》2012,(9):217-218,226
Jane Eyre is the masterpiece of Charlotte Bronte,who was a famous British woman novelist.In Jane Eyre,the author describes a heroine Jane Eyre who shows her rebelliousness to the indifferent and unequal society in her time and revealed the tragic life of common people,especially of women and children,under Capitalism.Meanwhile,this novel also provides such an important theme that women should enjoy an equal position with men both in family and social life.The heroine Jane is neither beautiful,nor rich,but her rebellion,independence and her pursuit of love strike us deeply.Jane Eyre sets a good example for women.Therefore,Jane Eyre becomes the typical figure with female consciousness.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typical character in Jane Eyre from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her life and conclude that Jane comes to self consciousness in this process.From the analysis of Jane’s splendid character,we can see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that period of time.  相似文献   

17.
悲剧意识和悲观哲学是一个民族理性精神和面对现实的勇气的重要来源。悲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在于 ,使人们从艰难曲折的现实生活中 ,保持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从而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充满变革的信心和决心。悲观哲学虽具有消磨人的意志的消极作用 ,但可有效强化人对自己和人类局限性的认识 ,并以此使自己从宗教信仰和幻化的理想中解脱出来 ,提高面对现实的理性精神和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评述了《红楼梦》里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李纨和秦可卿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指出她们虽然一个是心如“槁木死灰”的年轻孀妇 ,一个是“宿孽总因情”的风流女子 ,但她们却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一直被认做是哈代的一部经典的悲剧小说,它属于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系列。在《卡斯特桥市长》这部小说里,自然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建立了小说的基调,预示着主人公的命运而且是"宇宙意志"的具体化。但是,在《卡斯特桥市长》这部作品中,景物意象的描述存在着语言的不稳定性和自相矛盾以及作者的悲剧观与人物性格的相互抵触的现象。与此同时,文本中还存在着的另一种"声音"。这些都造成了该文本的分裂倾向。  相似文献   

20.
论高觉新悲剧性格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的艺术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都十分注意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别是对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巴金《家》的高觉新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丰满而又独具一格的艺术典型,多年来这一形象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议论,进入21世纪,分析高觉新悲剧性格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有着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觉新悲剧性格的特征,并从传统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形成其“二重人格”的典型性格做了深层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高觉新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对新世纪中国年轻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