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文中那些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把握了关键语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所以,古人说:“观书贵要。”那么,怎样在阅读中准确而迅速地扫描到关键语句呢?文体不同,关键语句的表现特征也不大相同,因而找寻它的角度应该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
孙玉芳 《现代教育》2003,(20):56-57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一般不宜发议论。但有时作者在关键的地方发几句议论,用以点明观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加强文章的思想性,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那么,在记叙文中究竟怎样议论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记叙文阅读     
二)记叙文中穿插抒情记叙中穿插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借题发挥,直抒胸臆,也有的是通过议论来抒情的。记叙中穿插抒情,目的是增强感染力。阅读这样的段落,首先要辨清段落中记叙的内容和抒情的内容各是哪些语句;其次是理解记叙基础上抒情的作用是什么。【例段】我...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但倘若一篇记.叙文只有记叙、描写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中心就无法突出,内容地会显得苍白。如采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当地嵌入抒情语句,则会让人物的情感自然真切地流露,文章的主题也会更加鲜明;而适当地在记叙文中嵌入议论性文字,则可以起到揭示本质、凸显主题的作用。那么在记叙文中应该怎样嵌入抒情、议论比较合适呢?  相似文献   

5.
汤星珍 《语文知识》2000,(11):52-55
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但也可以抒情议论,在记叙文中适当地抒情议论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感染读者的作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那贯穿于记叙之中的发自肺腑的抒情议论就曾征服了几代人的心。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常常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备考中,抓好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分析,特别有助于学生准确而又迅速地解答四大题型——辨析病句题、解读古诗词题、语言运用题、作文题。所谓文章的关键句是:(1)记叙文中的抒情句;(2)记叙文中的议论旬·9(3)说明文中的议论句;(4)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段落首旬和文章尾句;(5)修辞句,即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6)过渡句...  相似文献   

7.
文化之根     
时文阅读要点:时文可以是散文类的,也可以是议论类的,或者两者兼有之。阅读此类的文章最重要的是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感情。一般议论文的观点比较好把握,文中一般都是有较鲜明的观点的呈现,有时是开门见山提出的,有时在结尾处加以总结的,有时题目本身就是观点。要掌握这一规律。散文类的思想情感把握相对难些,必须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揣摩,要特别关注议论句、抒情句和文章结尾处的总结句,这些句子对主旨有很好的提示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关注文章在表达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如修辞手法、文章的结构等,并能体会它们的作用。一般来说,形式和内容是互相有关联的,很多题目都要涉及这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一 记叙文阅读题记叙文阅读题是所有的文体阅读题中使用最为广泛、设计角度最为丰富的题型 ,其考点主要包括 :1 文体知识的理解。如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中心与详略、结构方式、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2 文句的理解和品味。如①对词语、句子的品析。包括词语的选用 ;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 ;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含义和深层含义 ;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 (含修辞手法的运用 )。②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包括找出关键句或中心句 ,明确段的中心意思 ;揣摩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理解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  相似文献   

9.
记叙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必须具有真情实感。记叙文中恰当插入抒情和议论的句子进行渲染可以直接点明人物的思想性格,评价人物,阐明所写事件的本质意义;可以更鲜明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可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抒发出来,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也可以使作者的见解获得恰倒好处的表现,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正>专题导语解答记叙文阅读题,最起码要知道什么是记叙文,它可以分为几类,然后还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把文章所写的时、地、人以及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宗旨。知识导学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写作内容的一种文体。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包括散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一则现代文阅读材料,要能概括具体内容,解说抽象内容,揭示含蓄内容,那就要掌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归一义的原财。要读懂文章,理解词义是基础,要理解词义则须抓关键语素;领悟句意是前提,要领悟句意则须抓关键词语:把握段意是核心,要把握段意,则须抓关键语句。 什么是关键语句呢?就是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句子。它在文中的作用有多种,或总起,或概括,或体现文章的主旨,或在中心位置上承前启后。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关键语句的类型很多,现仅从篇章角度,谈谈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作为关键语句来把握的情况。 一、主旨句。主旨句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记叙文里,作者直抒胸臆的议论和抒情往往屡见不鲜,而目这些议论和抒情大多是画龙点睛之笔。教学记叙文,要紧扣文章的内容,在分析研究记叙文的共同特点,进行记叙文的读写训练之中,认真教好其中的点睛之笔,让学生充分认识理解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议论和抒情与记叙的密切关系,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记叙文的读写能力。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手法,但常以议论、抒情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而且这种辅助的表达手段,在记叙文中运用十分灵活,它可以因文而异,先先后后融入文中,天衣无缝地构成文章的整体。它们在表达思想内容和组织文章上的作用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是揭示事件蕴含的深刻意义,突出文章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一篇记叙文,不仅要叙述清楚,还要适当地议论和抒情。议论性的语言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而抒情性的语言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或喜悦,或悲伤,或赞美,或厌恶。这里,我们谈谈议论性语言,如何使感悟深刻而鲜明地呈现出来。其实,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这种写法并不少见,我们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这样写的。但有一点要清楚,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呢?一般来说,记叙中的议论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是表现人物的形象,二是表  相似文献   

14.
记叙文的概括能力主要是指能把一段或一篇文字叙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简明扼要地说清楚的能力。提高记叙文概括能力要根据记叙文的不同类型寻找不同的路径。写人的记叙文,要从分析人物入手,由"事"及"人";叙事的记叙文,要从分析事件入手,由"事"及"理";写景的记叙文,要从分析景入手,由"景"及"情";状物的记叙文,要从分析物入手,由"物"及"志"。除此之外,借用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也是提高记叙文概阔能力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记叙文就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这类文体是现代文阅读的重点考查对象,它以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为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也往往通过叙事来表达。记叙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有: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相似文献   

16.
在记叙文中适当地运用抒情和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但许多学生运用此法时往往不得要领.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看法,谨望同行指教. 一、结合课文反复比较,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以及它们的位置安排和作用. 1、什么是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在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中,作者往往要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近几年来中考阅读试题已注意到兼顾各类文体。就现代文阅读而言,以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实用文四种为主。记叙文主要考查对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中心与详略、叙述与描写,记叙中的议论、抒情等文体常识和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写作特点等  相似文献   

18.
一、高考作文深刻的策略(一)高考作文深刻的含义深刻的内涵有: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不同文体有不同要求,记叙文要形象厚重,议论文要抽象透彻,散文则要有韵味、有哲理。(二)记叙文深刻的策略记叙文一般是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无论是饱含哲理的抒情还是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还是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都要透过所叙内容揭示本质意义1.抒情议论,升华主题记叙文立意深刻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将记叙、描写、抒情与议论结合起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从小事中阐发出大道理。2.有…  相似文献   

19.
【小引】大家都熟知《画龙点睛》的故事,写记叙文也是这样,除了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前因、后果,具体叙述描写外,有时在适当处加入必要的抒情和议论的警策语,做到记叙与抒议相结合,用抒情和议论来揭示主题,这就如同画龙点睛一样,让文章更加灵动,主题更加鲜明深刻。下面用一篇例文来说明。  相似文献   

20.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表达中心思想的一种文体。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通讯、传记、回忆录、散文、小说等都归属于记叙文。阅读记叙文,必须注意把握文章的基本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以及线索,准确理解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只有这们,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反映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