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组织的中央17家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在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年轻编辑记者通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听革命传统教育课、与当地媒体采编人员座谈交流、走进窑洞炕头和乡亲们朝夕相处,使思想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从中感受到延安精神不再是一种笼统的概念,“农民”的字眼也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符号”。本期“记者亲历”栏目编发的《解放军报》两名年轻编辑的亲历和感悟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上,1935年到1948年的延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13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石,使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延安精神得以形成。温济泽是1938年初到延安的,1947年3月才随延安台战斗转移,撤离了延安,所以他基本上经历了延安精神形成的过程。1946年6月,温济泽担任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的首任主任,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开始了自己的广播生涯。新中国成立后,在广播领域先后从事管理、业务、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温济泽,一直在自觉地继承和发扬着延安精神,即使在备受磨难的文革期间也不曾放弃。延安生活是温济泽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温济泽的世界观、新闻观,影响着他的广播思想。  相似文献   

3.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文章在分析延安精神内涵及延安时期传媒事业的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延安精神对当代传媒人使命责任、人文关怀、道德标准、自身发展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芸  吴非 《新闻知识》2006,(2):28-31
一、研究背景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老区, 为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号角。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是在延安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勇敢探索和科学论证, 该报的几次成功改版更为我国的党报改革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当时新华社、解放日报编辑部和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一延安的清凉山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摇篮,和延安人民一道孕育出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共中央在此度过了13个春秋,养成了务实廉洁、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延安作风”,这与国民党奢侈腐败的“西安作风”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民群众逐渐抛弃国民党、转而拥护共产党。延安作风体现着延安精神的内核,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和传承延安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其资政育人的政治功能。延安作风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在当下,对作风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林伯渠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作为边区政府主席,他始终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在艰苦的环境中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延安精神。他的革命思想及人格魅力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延安精神是我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一种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在全党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月热贴     
《网络传播》2006,(3):72-73
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到延安老区与老区人民共迎新春,走乡村、看企业、进营房,看望慰问老区干部群众,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温家宝总理也在山东菏泽、济宁农村与群众共度了新年。从这个新闻中,包含着时代的深意,不仅仅是暖意,也有着对整个西部地区如何同全国其他地区一起科学发展的审视,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总书记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倡导了延安精神,我们应当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一批外国援华医疗卫生人员活跃在陕甘宁边区,或在前线参与战地救治,或在延安为边区军民救治疾病、培训医疗卫生人员。他们受中国共产党延安精神的感召,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延安精神,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革命圣地延安,不仅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辉煌壮丽的篇章,而且还在我国现代新文化出版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弘扬延安精神和优良传统,并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牵头,与甘肃、宁夏省、区新闻出版局共同邀请一些老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发展与延安文化产业发展
  延安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在它的地理环境,特殊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特殊在它的精神--延安精神,特殊在它的历史。延安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尽管它已经过去,但是回忆延安的历史并不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对延安来讲,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延安更快更好地发展。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良好的大背景下,延安人民也在努力建设延安,发展延安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3月28日上午,浙江省档案局、馆干部职工及部分离退休老同志一行来到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正在举行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此次大型展览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民政厅、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承办。展览图文并茂,以简驭繁,展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突出体现了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延安革命时期,培育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灵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精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鲁迅在延安》潘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8元本书着重梳理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鲁迅在延安如何被叙述、被演说,进而展示了延安精神空气的特点及衍变,以及延安思想文化与特定的政治文化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14.
正文献纪录片《延安延安》于2013年12月21日、2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映,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中国延安精神研究生会会长李铁映观后特别称赞,认为《延安延安》很好地诠释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核心问题,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观、国家观和艺术观,决定着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又是什么样的神奇故事,牵动着人们魂牵梦萦的烽火记忆?或许,我们可以从《延安延安》影像故事创作始末,探究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创造了名的延安精神。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进一步开展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造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当年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作为延安精神的一个缩影.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是从延安走向全国胜利的。延安精神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我党历史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光辉结晶。后来中国革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以找到延安精神的历史痕迹。特別在每一历史转变时期,延安精神就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门课题,也成为全国人民为实现新的历史转变而所需的精  相似文献   

18.
诞生于延安窑洞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歌唱延安精神、讴歌时代风采,特别策划制作了大型公益主题交响歌会《歌唱延安》,首次邀请延安当地普通农民歌手登上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艺术舞台,  相似文献   

19.
辛志军 《大观周刊》2012,(15):114-114
“延安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是我党长期以来思想建设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当代高校共青目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闻宇 《今传媒》2004,(3):53-54
身为陕西人,我多次去过陕北与延安,对延安精神情有独钟。八年前,撰写一册《圣地风景》时,收集、翻阅许多延安时代的资料,发现延安的13年里,许多共产党人的恋爱故事有声有色,凄美感人。渐渐地收集到百余对恋人的故事,发现又互不雷同,各具风采,这本身就组成了一道别致而壮丽的圣地风景。可憾的是,因为文字制约,这些恋爱故事却无法进入《圣地风景》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