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微博的兴起使公民在网络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网络中的舆论也因此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网络民间舆论场”,这个舆论场和官方媒体塑造的“官方舆论场”有诸多不同。官方媒体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地进行沟通。截止2013年10月,《人民日报》微博的粉丝量已突破千万,位列官方媒体微博之首。《人民日报》微博结合了两种舆论场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为以往两种不同的舆论场之间提供了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2.
张俊良 《新闻前哨》2013,(8):107-108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微博正以其"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空间开放、互动迅速、信息多元,微博的这些特点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文体和传播路径。为抢占话语阵地,传统纸媒纷纷打造自己的微博平台,甚至成立新媒体部。那么,报纸微博的内容该如何选取,"微博影响力"该如何提升呢?以十堰晚报官方微博为例。十堰晚报于2012年5月分别开通新浪、腾讯官方微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良好。从湖北新浪微博每周出具的数据看,2013年以来,十堰晚报官方微博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今年5月起,已连续7周排名全省地市级纸媒账号影  相似文献   

3.
当前,许多报纸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微博侧重于内容生产与分享的传播平台,而微信则是以客户管理为主的强关系平台。那么,传统纸媒如何对这两大平台的传播效果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微博发布突发事件,常需借助话语策略,提高话语权威和可信度。微博主要通过@、引言和附上链接网址等技术手段,诉诸官方话语权威、亲历者的经验权威、权威人士的社会权威及正义感权威等话语路径,建构权威。在话语路径方面,官方微博在借助正义感权威,表达正义谴责肇事者的同时,常整合各方面因素理性地判断和表达,综合运用多种话语权威。草根微博主要关注亲历者经验权威,有意远离官方性的话语权威,理性地引用多种权威的能力也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5.
纸媒应审慎看待微博传递的新闻信息、警惕微博带来的新闻伤害,作为利用微博的一个重要方面,纸媒官方微博的运营具有和纸媒同等的公信力,因而在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新闻的基本原则上,必须用要求纸媒的同一标准来要求纸媒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极强的优势,而微博平台能掌握一手信息,拥有广泛的信息源,但传统纸媒的官方微博大多数受限于母体本身,缺少形式和观念上的创新和转变,内容存在缺陷。传统媒体如何在保证纸媒的初衷下,充分发挥微博这一社交新媒体的优势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独树一帜,这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3,(21):48-51
Web2.0交互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形态。微博时代话语呈现草根话语、民粹话语、知识话语和政治话语四大话语形态。本文主要立足于微博这一媒介平台的内容简短、原创性、交互性强、便捷性、群聚性、开放性等特征,对草根话语形态、民粹主义话语形态、知识话语形态以及政治话语形态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通过分析当前微博时代话语形态的变化现状以呈现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成为一种新的新闻评论形式。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微议录"栏目856个样本进行了分析,试图研究传播语言方式的转变是否影响平民话语表达,探讨@人民日报后续微博评论在对主贴信息场域再建构的过程中该评论形式对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以及在平民话语中呈现怎样的分布特点,对我国进一步实现公共话语中的平民话语权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客观存在着两个话语空间。《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媒体的代表,为融通两个"话语空间"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从四个方面研究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构建主流话语体系的实践和探索,并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中主流媒体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的新媒体中,微博成为了主角.相关政策、官方力量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整个2012年,官方的话语在中央级媒体层面开始了转型,中国官方媒体话语体系重构,并正在向着关注民生、贴近民众转型.2012年,“新闻生产的全民制造”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结构化数据”正在成为移动时代新闻的新写法,“后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1.
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6.18亿,其中微博用户2.81亿。微博作为一款信息发布、分享与互动的社交网络平台,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机遇,纸媒借助官方微博搭建二者的互动平台。据统计,截至2012年11月18日,我国共有2379家纸媒在新浪微博上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中杂志1632家,报纸747家。[1]如何将微博粉丝转化为纸媒受众,并将纸媒受众延伸至微博,成为传媒人关注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归纳分析报纸与微博的互动现状,并对二者的互动问题及其未来前景进行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的交流式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客”,自2010年以来在国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标志着国内大众传播进入一个“即时信息共享传播”的微博时代.而纸媒微博即“报纸官方微博”正顺应这一趋势壮大成为报纸新的传播渠道,成为近年传媒领域重要的创新性变革之一.那么,纸媒微博如何成长为报纸新的传播平台,如何重构报纸新闻生产机制,打造纸媒在数字阅读时代的竞争力,超越同质竞争达到“创异”竞争,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媒微博如何走向"专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与纸媒配合作差异化传播 微博新闻受微博140字的限制,信息量有限,虽在传播速度和时效性上超过传统媒体,但在深度上纸媒依然占尽优势.微博新闻的先天不足,使它在某些时候不得不与纸媒配合,因此受众看到的微博新闻往往是以一两句简短的话语高度概括新闻事实后,再附上纸媒电子版的网站链接,以供读者获取更细节、更有深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研究方法,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官方话语空间和民间话语空间进行了框架使用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双重话语之间框架的使用有很大差异。官方话语的报道框架比较平衡,重点突出事件的认定以及积极救援;而民间话语的框架相对松散,其中社会情绪框架占主导地位。同时通过对民间话语进行主题分析,本研究发现民间话语极为丰富,不但讨论事件本身,还会启动对其它话题的思考。重要的是,网友开始更主动地提供信息、净化民间话语空间中的流言,不断走向成熟,而这必然"倒逼"官方话语体制做出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市场化的冲击、受众多元信息需求的出现,在传统意义上作为意识形态工具并代表官方话语的党报,开始调整功能定位,通过媒介融合策略寻求与民间话语的沟通。本文利用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人民日报的三个媒体平台——《人民日报》、人民网以及人民日报微博核电议题报道的考察,探究传统党报如何通过平台融合寻求官方话语空间的突破、与民间话语空间产生交叠,并实现官方话语分化与媒介平台融合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依附于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在新闻获取和发布上都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这让微博成为新兴的话语表达方式。审视微博,可以发现微博在技术上的创新使其在信息传递和话语表达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微博在话语表达空间和话语传递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宋雪 《传媒》2019,(12):51-53
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所有地市环保部门均开通了官方微博。以“生态环境部”微博为龙头,全国环保系统微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环境政务微博在传播政府环境政策、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传播格局变迁、政府职能转变及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存在哪些问题?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应如何转变建构路径,以重构政府环境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微博年,现如今国内微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在分析微博在中国的现状与特点的同时,结合媒介生态学探索微博中的话语环境和使用者的话语领地,并预测微博话语领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樊娜 《新闻爱好者》2011,(10):12-13
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微博年,现如今国内微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在分析微博在中国的现状与特点的同时,结合媒介生态学探索微博中的话语环境和使用者的话语领地,并预测微博话语领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面对微博特有传播方式所带来的全新格局,传统纸媒是无视这种强劲风头,还是巧妙地与之融合,借力而行?三年来,媒体纷纷以实际行动对此做出选择,而辽宁《千山晚报》也在这种全媒体化的趋势中率先发力,创建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官方微博,使其成为了纸媒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