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卓凡 《新闻记者》2001,(11):73-74
过去有人认为 ,新闻导语有固定的格式 ,故而在写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实不然。新闻报道在确保事实准确真实的同时 ,写作手法上应朝散文化方向发展。也就是说 ,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生动性。笔者认为 ,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摆脱程式化、公式化的框框 ,要力求运用散文笔法 ,而这首先要在导语的写作上加以体现。文章开头的重要性 ,是不言而喻的。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消息的导语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 ,有趣、生动、形象、丰满就令人不能释手 ,就能吸引眼球。所以我们写导语时 ,可以充分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白描、变…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语     
导语,是消息特有的一个概念,是区别于其他新闻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一般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它要求:一、以经济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或轮廓;二、引出主题以及阐述、解释这个主题的新闻主体来;三、唤起读者注意,使阅读者对某一条新闻先得到一个总的印象,并吸引他继续看下去。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重要的一步。某一条消息能否抓住读者,首先取决于新闻导语。新闻界历来注重导语的写作。由于大家都刻意求新,所以导语的表达方式是花样繁多的。为  相似文献   

3.
导语,是新闻写作区别于其他文体写作的一种特殊要求,一般是指新闻的头一句或头一段,是新闻的要旨,对新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新闻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与一般的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的开头是不同的。文艺作品的开头往往讲究"弯弓盘马,引而不发",若是一开头就把人物的底细、故事  相似文献   

4.
导语是新闻的窗口。这个“导”字有三种涵义:开始、启发和吸引。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写好导语是很重要的。导语是新闻学特有的一个概念。现代新闻学称之为导语的,指在一则新闻中概括新闻内容,提炼新闻精华并揭示新闻主题的头一段话或头一句话。最初的新闻没有导语。新闻有导语,据说始于1865年。当时正值美国内战,重大军事消息往往夹在长篇叙述的中间或末尾,关键内容不突出,纽约的一位报纸编辑就把关键内容提到开头,并单独成段,名为“导语”。此后,导语便在新闻中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导语?许多人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虽然很不确切,但导语确实是消息的开头。美国的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导语是新闻结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眼睛。它最先被受众所感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因此,新闻记者们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导语也一直成为新闻理论主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李媛  漆文  李淘 《新闻导刊》2007,(3):44-45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主要功能是表述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吸引和引导受众。作者在构思导语时都想写得精彩动人些。但是,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令人赏心悦目的导语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传统新闻写作比较注重社会各类知识的掌握和采写经验的传授,疏于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研究、指导导语写作,同时,记者编辑的思维"定势"也会导致导语写作一般化。  相似文献   

7.
李媛  漆文  李淘 《新闻前哨》2007,(5):49-50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主要功能是表述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吸引和引导受众。作者在构思导语时都想写得精彩动人些。但是,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令人赏心悦目的导语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传统新闻写作比较注重社会各类知识的掌握和采写经验的传授,疏于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研究、指导导语写作,同时,记者编辑的思维“定势”也会导致导语写作一般化。新闻贵在“新”。在新闻写作特别是消息导语的写作中,应大力提倡和运用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8.
一篇好的新闻稿,吸引不吸引读者,往往在于它的导语写作是否精彩。如果导语写得平直、呆板.无一点灵性和曲折,就会使读者读之无味,更谈不上见报后的效果了。记得以前我开始学写新闻时,不重视新闻稿的导语写作,心想新闻开头,只要把问题交待一下,然后再慢慢叙述,结果,每写一篇新闻送到报社,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杏无音讯。后来,我吸取教训,找原因,发现问题就在于导语的写作上缺“火候”。于是我先学习,从报纸好的新闻稿、尤其名家的新闻稿中找“真金”,仔细阅读,反复咀嚼。并参加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向一些同行请教,将…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语要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东西体现出来,而且要有新鲜性、趣味性,才能在新闻的开头就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10.
有西方记者指出:记者如果在导语写作中没有能力,那他就没有写作能力。任何一条导语都肩负着如何把主要新闻事实及其意义表达出来,如何吸引读者来阅读该篇新闻的双重任务。从新闻事实本身来说,导语应是所要报道事实中的最重要的亮点,是整篇新闻的一个卖点;对读者来说,导语应是激发读者阅读的一个兴奋点。在写作过程中,导语的写作时间通常占据整篇新闻构思与写作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有人把导语比作消息的“眼睛”,它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吸引读者往下看的作用。重视新闻导语写作,成为中外记者的共识。他山之五,可以攻玉。西方记者精心制作新闻导语,有不少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出于新闻竞争的需要,西方记者有较强的读者观念,在导请写作时注意读者兴趣,消息一开头就回答读者急于知道的问题。美国新闻学者麦克道格尔认为,“选择导语,是新闻写作首先的和最重要的一步。”英国的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请,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西方~些新闻学者强调,一名新记者在写作一条…  相似文献   

12.
结尾,不是被遗忘的角落——西方特写的结尾写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知道写新闻时一定要重视标题和导语,让新闻从开头就吸引读者的眼球,将他引入我们叙述的新闻故事中.我们也知道新闻报道一般采用的倒金字塔经典结构,将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放在前面.很少有新闻写作教材将"结尾"写作列为独立阐述的部分,新闻的"结尾"正在沦为"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3.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或开头部分。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窗口,是记者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人说,写好导语就是新闻成功的一半。由此看来,写好导语对于新闻写作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导语作为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是观众了解整篇电视新闻的一个窗口。因此记者在写导语时,要把需要告诉观众的新闻点及观众最感兴趣、最想知道的东西写在其中,让导语像"吸铁石"一样紧紧吸住观众的眼球。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导语,就是最出色的导语。本文从新闻导语写作现状分析入手,谈谈县级电视台如何创新、写好电视新闻导语。  相似文献   

15.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导语的后面是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的。写好一则消息,导语是否出新出彩,能否吸引读者的眼球,让它从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体现一个记者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6.
边苏 《新闻界》2007,(2):130-130,126
“导语”就是新闻“反映新闻要点、确立新闻基调、引起受众注意”的开头。报纸导语不仅要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精辟,在写作中还要注意新闻文体对导语的特殊要求,新闻所处  相似文献   

17.
西方记者在写作非事件性新闻、人物新闻、迟到新闻和专稿等时,喜欢采用延缓性导语(又称间接性导语)。它不象概括性导语(直接性导语)那样开门见山地点明新闻作品的最主要思想和事实,而是迂回曲折、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以新颖、别致的开头,吸引读者读下去. 延缓性导语,冲破了“导语是新闻的第一自然段”的老观念,在国外有多达4个、5个、甚至6个自然段的例子。延缓性导语,是新闻导语发展到新阶段的形式之一.第一代导语,强调新闻5个W俱全,被人称为“晒衣绳式”导语;第二代导语,强调突出最主要的W;目前的第三  相似文献   

18.
消息的导语,对读者阅读新闻起向导作用。导语写得好,就能象磁石一样,吸引读者把整篇新闻读完;反之,读完导语就再无兴趣往下读了。因此,新闻的行家里手都十分重视导语的写作。不少记者在写滑息时,几乎有一半时间花在导语的写作上。有的常常要设计若干导语,然后通过比较,筛选出最佳导语。写作导语要新颖、凝练、醒目、明快、生动,这样才有吸引力。然而,要做到上述各点并非易事。本文拟对导语写作存在的十大通病作些分析,也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的写作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这是广播新闻的基本组成部分。学写广播新闻,必须弄清这些部分的特点及写作要求。一、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话。它用主要的、新鲜的新闻事实,简明生动的语言,概述新闻最本质的内容,从而引起受众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一般由最新鲜、最有特色的事实或点评组成。导语能够起到告知新闻核心信息、吸引受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