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基于我国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积淀,写意人物画表现技法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内容涵盖审美、意境、色彩、笔墨、造型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绘画材料的更新,绘画技法不断改变获得新生,例如绘画颜料的更新可丰富写意人物画的形态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汇编和出版的《中国画人物技法》一书,基于对中国画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学习,从题材和人...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综合各种观念、形式、技法等多方面因素,对水彩画语言形式进行变革,包括建立新的观念、变换绘画语言、新型纸张特珠媒介与特殊技法等方面的内容.探索水彩画的道路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我们发扬和继承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走出中国现代水彩画的民族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写实绘画承袭了传统西方写实绘画系统而严谨的表现技法,但由于受到现代抽象主义美学观念的浸染,其形式语言的重构使得当代西方写实绘画同时蕴含了具象与抽象形式美感,从而具有了崭新的形式特征和美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艺术流派纷纭,风格迥异,技法多样,在材料方面,不仅仅使用绘画颜料,而是运用大量非绘画性材料进行拼贴造型,这些多样而普通的材料在运用方面,造型和构图的特殊要求是构成优秀拼贴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吴敏 《科教文汇》2007,(11X):201-202
现代艺术流派纷纭,风格迥异,技法多样,在材料方面,不仅仅使用绘画颜料,而是运用大量非绘画性材料进行拼贴造型,这些多样而普通的材料在运用方面,造型和构图的特殊要求是构成优秀拼贴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仓姆啦 《科教文汇》2011,(25):146-147
上个世纪藏族现代画家安多强巴倡导并实践了多元化的绘画风格,他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不拘一格,除了传统的佛教题材之外,同时也致力于日常生活题材的艺术表现。一方面,安多强巴将佛教题材平易化,以多样化的绘画表现手法阐释了藏族艺术的内涵。另一方面他也将世俗人间的题材陌生化,以一种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角度特殊的绘画作品观照自然及社会万象。安多强巴的绘画风格、绘画技法和艺术理念等对当代的藏族绘画依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胡文艺 《科教文汇》2008,(21):270-270
无论是官方组织的各类全国性的美展还是名目繁多的非官方展览,我们都可以看到一部分表现精良和艺术品位较高的用肌理来表现的绘画作品。当代工笔重彩画技法表现中之所以出现肌理,一是传统绘画观念的转变,二是国内外多种艺术形式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绘画本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装在套子里的人》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浓厚的漫画技法风格,本文试图从漫画鉴赏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别里科夫的艺术形象,主要从技法与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绘画的发展同诗歌的发展一样,它的起源离不开劳动和劳动人民。在秦汉以前,绘画者大都为画工,魏晋以后,士大夫文人从事画艺者日增。唐宋时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及文化的需求,由已往的单调统一趋于丰富多样。于是在绘画领域便出现了从表达思想情趣,到构图着色的技法等风格迥然不同的绘画作品,即  相似文献   

10.
刘晶 《科技风》2011,(15):255
针对目前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学的素描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新思维、空间意识和绘画技法。  相似文献   

11.
文军 《科教文汇》2011,(23):190-190,204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学绘画教学偏重以技能、技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美术绘画教学中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些方法、体会。  相似文献   

12.
雷鹰 《科教文汇》2009,(16):249-250
油画材料的发明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侧面体现了人类在艺术中不断探索和演变的过程。油画材料为众多画家所迷恋.在长期作画的实践中,材料不断完善,油画技法也不断创新,其中笔触给人带来丰富多彩的绘画语言耐人寻味,色彩在油画材料的应用下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绘画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又将是如何境况?  相似文献   

13.
儿童水墨画是中国水墨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3~15岁之间,在我国水墨画的框架下,提取水墨画技法的精华,结合儿童特有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及其生长规律,进行绘画。通过水墨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水墨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  相似文献   

14.
向妤 《中国科技纵横》2011,(6):322-322,351
绘画艺术的创新求变,是一个永巨的主题.这其中有观念形态的变、题材样式的变与材料技法的变.一幅成功的水彩画,应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而能触动心灵的作品,应该是靠与之相关的表现语言来支撑,没有娴熟高超的技法语言再美妙的构思也只能是幻想而已.水彩艺术家们把特殊肌理的制作和尝试当作了革新的重要途径,使其成为水彩表现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水彩画的技法与表现是一个很大的论题,本文仅从肌理特质方面简而述之.  相似文献   

15.
崔敏 《科技风》2013,(8):188
如何将颜料放在画布上就像写文章一样,必须有相当的文学基础才知道如用字遣词。如果说画家在画面上的表现是一种风格,那么绘画语言就是所表达的意涵,而技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在服务画家个人的思想,是将绘画语言安置、组合的一种手段,它可以用色彩、线与块面组合的方式去传达作者的意念。  相似文献   

16.
丁丽艳 《科技风》2012,(18):197
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是集书法、绘画、料器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博山内画鼻烟壶是以圆、扁、方、棱、椭和拟物等型的琉璃水晶料做壶坯,使用一种钩形的内画毛笔,蘸上颜料,由瓶口伸入壶中,在方寸大小的壶壁上采用"背画"的技法,反笔在壶坯内壁上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能够在方寸大小的鼻烟壶内把山水、人物、鸟兽绘画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足可见内画艺术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丁宝田勤奋好学,他喜爱书法,画山水、花鸟,还热心美术史论研究。从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路子很宽,尝试过中西融合体的画法,学习过宋元各大家的格局和技法,近些年来专心于书法笔墨在绘画中的运用,努力  相似文献   

18.
没骨法,通常指只用色彩或水墨塑造形象,不加勾勒的一种表现手法,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以笔墨为骨,强化墨块而弱化线条。历代中国画家曾使没骨法放射过烁烁光彩,留下了许多传世没骨作品。时至今日,一批中青年国画家在东西方绘画中吸收营养,融会贯通创造了不少新技法应用于画面之上,使没骨画技法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创造出了一大批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没骨法中国画作品。  相似文献   

19.
苏娜 《科教文汇》2009,(3):266-266,268
没骨法,通常指只用色彩或水墨塑造形象,不加勾勒的一种表现手法,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以笔墨为骨,强化墨块而弱,艺线条。历代中国画家曾使没骨法放射过烁烁光彩,留下了许多传世没骨作品。时至今日,一批中青年国画家在东西方绘画中吸收营养,融会贯通创造了不少新技法应用于画面之上,使没骨画技法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创造出了一大批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没骨法中国画作品。  相似文献   

20.
崔诗培 《百科知识》2023,(18):53-54
<正>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始于19世纪初的法国。它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勇于表达不同的内心世界。极具感染力的画面、充满故事性的内容是浪漫主义艺术作品的典型特征。五四运动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传统的绘画技法开始往西方写实性绘画靠拢。20世纪的中国画创作逐渐走向浪漫现实主义风格,这时的中国人物画也显现出特有的写实性与浪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