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是中国科技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备的“三钱”。有研究者曾探寻过“三钱”的成才奥秘,除了大学教育、爱国热情、科学探索精神等因素外,“三钱”同出于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钱氏家族。家族教育传统的源远流长,吴越一带江南地方文化的兴盛,都是孕育“大师”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嘉定钱氏家族在清代学术中具有很高地位,有嘉定"九钱"之称。钱氏家族的学术成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不仅与中国经济政治中心的南移有关,而且与当时书院教育和家学传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钱大昕是钱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厘清钱大昕的派别归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钱氏家族。  相似文献   

3.
史书与地方史志中多处记载柳氏家族避难于"王屋山"。这一隐居之地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多次选择这里避难?这些问题对于破解柳氏民居与柳宗元家族之关系十分重要。本文从3个方面论证了沁(水)历(山)一带为柳氏家族的避难之地:一、沁历一带历史上长期属河东郡管辖,属同一行政区域。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形成了共同的语言习惯,生产、生活习惯,是柳氏家族避难的首选之地。二、沁历一带悬崖峭壁、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处两郡数县交汇之处,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理想的避难之所。三、沁历一带有柳氏家族的"皇奉食邑"与庄田家产,为其家族避难提供了物质基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柳宗元及其家族避难之地就在(太)行(王)屋间的沁历一带。  相似文献   

4.
以唐氏家族与教育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资料探讨在唐氏家族发展中教育的作用,以及回顾唐氏家族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以期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无锡唐氏家族曾在20世纪无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家族是一个被称为"庞大而神奇的家族"。在唐氏家族的发展中,教育起了相当的作用,唐氏家族成员也以各种不同方式捐资助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家族组织是高度成熟的典型,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对家族观念的规范是学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家庭的伦理道德是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第三,家族观念影响人们对教育价值的选择和对教育目的、手段与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人性相对解放的时代,女子的地位有了相应的提高,她们接受了家族内的文化教育.当她们学有所成后,又常充当家族教育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承袭并发展家族教育和家族文化,她们活跃在教育舞台上,在社会与家庭中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南地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达的地区,这与盛行于该地区的家族习业教育是分不开的。江南各大家族在财力、舆论上大力倡学助教,把习业教育作为家族教育的重心,使本家族的人才通过"习业"来谋生,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进步,这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江南社会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丽琴 《班主任》2012,(1):14-15
正钱,本不是学校关注的对象,但学生"涉钱"事件日益增多,"钱的问题"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话题,甚至演变成一个教育难题。因"钱"而引起的问题比较敏感,处理时明显异于一般的学习不良与行为不良,常常会遭遇各种矛盾冲突。1."不就是钱的问题"vs"不是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日常行为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进程。皖南医学院通过开展三个"以一带三"活动,即"以一早带三早"、"以一室带三室"、"以一风带三风"活动,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了新的抓手。  相似文献   

10.
福建漳州诏安客家"张廖同宗"家族,系约700年前张元子传承下来,在海内外人数众多。在今日台湾张廖家族已有不少成为"福佬客",但有些仍维持能讲客家话的张廖家族则较少人知,譬如台湾苗栗张肇基家族。关于张肇基家族之研究,目前学界多认为主要散居今苗栗县通霄、头份、三湾、南庄等乡镇市,但其实张肇基家族另有一房支在清代开垦今苗栗县铜锣乡与县城一带,是台湾苗栗铜锣湾张廖家族。此亦深化讨论了闽台客家一脉相连的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局长是一个区域教育的领头羊,应该在其位谋其教。正如古人所言:"鱼在水中,鸟在青天。"但现实版的教育局长与教育的关系其实并非想象得那样顺理成章,许多教育局长会被某些客观因素所绑架,往往欲干不能,欲说还休,在工作中常常不接"地气"。一、不接"地气"的原因一是沟通协调多。制约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人"和"钱"两个要素。涉及人和钱等重大事项,有时为落实一件事,可能就需要请示一次两次,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2.
博客与文摘     
<正>"牛孩牛校"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举办的,以公平为基本价值,是一种公益性、公共性、普惠性、保障性的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儿童的国民素质教育、公民教育,而不是选拔性、竞争"牛孩牛校"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3.
【两会同期声】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朱德嫡孙朱和平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之际对媒体表示,今年自己的提案仍然关注教育公平。他表示,教育公平的改善,要把钱确实花到需要的地方去。"我今年的提案就是关于教育公平方面的,支持西部教育发展这方面的提案;还有一个是关于老区建设方面的提案。(教育公平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从政府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搞好顶层设计。按照习主席讲的精确扶贫,要把钱确实花到需要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中叶,江南地区集中出现了一批"主姓"市镇,参与最初"创市"的"主姓"家族,其后续发展值得关注。创市阶段过后,家族发展趋向多元化。文化转型、仕途准备、敦亲睦族和人际关系开拓等活动逐步展开。以常熟县中徐、钱、归三个家族为代表,析产移居带动了新市场中心的形成,反映了家族影响力的扩张和相应区域开发的加速。同时,家族间的冲突频现,突显了该区域内生存竞争的紧张感"。主姓"家族在晚明的变动,与江南其他家族的发展轨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而与特定时空下的区域发展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教育交流是民心工程,是构建国家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友好交往史、系列政府法规的签订、合作机制的推陈出新、合作载体的有序运行,为教育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民族宗教问题的干扰、教育体制的差异等因素,又使得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面临困境.中央、地方、高校及民间企业等参与主体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力应对多方挑战,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L在大多数老师眼中是一个"差生",造成他的现状有学校的教育因素,有家庭的教育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对其"变差"的原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宋代福建同安苏氏家族出现五世十人登科的盛况,并非偶然现象,这与苏氏家族非常重视提供良好的科考环境和学习方法的科举教育不可分离。文学和天文历法学作为家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苏氏家族重视培养文学创作能力的文学教育。与对科学的热爱所采取的科技教育关系密切。而安邦匡朝、忠君爱民与父母在世尽职赡养、父母过世则尽丧礼的道德教育。对苏氏家族忠、孝家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宋代同安苏氏家族文化传统的形成,离不开家族教育.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古时期人们十分重视"文学"教育,"戒子"、"家戒"一类文章多有文学传统教育之内容.家族对文学"早慧"者多有关注,为之延誉并刻意培养,这种关注有的是舅家来实施的.家族对儿童文学才华的培养,其目的就是"成门户",于是南北朝的"家学"、家族文学传统都比较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