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一冰 《声屏世界》2007,(10):28-28
灵感是思维的顿悟。从内容更新、立意奇巧、形式改革、谋篇布局等方面来看,灵感思维在新闻写作中大有用场。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与科学灵感、文艺灵感相似,既不同于逻辑思维,亦有别于形象思维,钱学森先生称之为灵感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其亦有自身的特点:直觉、联想、质疑、发散等多向思维模式。新闻敏感作用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但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发现和判断过程  相似文献   

3.
做记者常有这样的体验:当研究探讨某个问题时,有时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偶然受某个外界事物的触动,一下子茅塞顿开,灵感闪现,新颖的见解、办法骤然而来。这种“千招不来,仓猝而至”的思维现象,就是记者的创造性灵感活功。把握创造性灵感的触发机遇,对于激发和推动记者有效地进行灵感思维,取得创造性思维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创造性灵感思维的触发机遇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4.
灵感思维也叫顿悟思维。当人们在思索的时候,显意识不断重迭、反复就渐渐变得凝固化、记忆化和自动化了,进而转入潜意识领域,这时人的显意识似乎遗忘了它们。但潜意识并不是死寂一团,它也在进行着人的显意识不知的推论活动。潜意识是由多个“自我”不断地对输入的经验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加工。当潜意识感觉的总和接近于阈限,或者偶然受人脑的显意识发出的指令信息的诱导,就可能使潜意识活动跃人显意识,形成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有以下特点: 1、模糊性。模糊性是灵感思维突出的特点,它来自潜意识的活动,不具体、不准确、不明晰,有待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进一步补充。2、突发性。灵感的产生是突如其来的,表现为瞬间的顿悟或长期冥思苦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3、偶然性。灵感的爆发形式表现是偶然的,与当时的具体环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这种偶然性之中也包含有必然性,它是知识积累、信息贮存达到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辩证法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形态之一--"灵感"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特点及与音乐创作的紧密联系.从良好的精神状态、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弊端、兴趣、灵感火花的捕捉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获得灵感.  相似文献   

6.
梁衡在论述记者思维时,除了对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三种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进行阐述和思考外,还结合自己作为一名成功记者的职业习惯,总结了记者思维求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灵感思维是一种触发性思维,往往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下,突如其来而产生的。记者应该在平时善于积累生活经验、积累知识、积累新闻素材,一旦遇到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时触发灵感,有助于捕捉到报道题材,写出有分量的新闻来。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8.
写作灵感是作者在解决写作难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受某个信息的触发,突然获到解题顿悟的特殊思维现象。因此,一定的信息是触发写作灵感的必备条件。无论诗人、作家或记者,要想使写作精益求精,获得好的成果,就不能不重视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储存和运用艺术的研究,这样才会更有效地获得触发写作灵感的机遇。一般说来,写作灵感的触发信息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作者在写作实践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第二类是作者在内心活动中所能调动、提取的积淀意识。第一类触发信息可分为“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感觉到的”这四个方面接触外界事物所产生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江凌 《出版科学》2007,15(6):10-12
编辑发现的实质是编辑迅速捕捉、感知和整合信息,并挖掘其传播价值的能力.本文论述了编辑发现的五种思维品质: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超前思维.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进行播音和主持节目时,存在一系列心理活动,灵感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它可以使播音在对文字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思维活跃、激情唤发、表达生动、锦上添花;可以使主持人在对节目构思过程中茅塞顿开、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下面,笔者就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中的灵感谈谈管窥之见。过去,人们一提起“灵感”,便想到了诗人,然而,在艺术领域里,灵感并非仅仅是诗人的专利,而是所有艺术家的宠儿。当然,这里所指的艺术家,也包括从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我国著名播音大师齐越在播送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新闻策划是当前新闻竞争的战略要地。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及互联网思维,通过策划活动,拓宽传播路径,抓住用户值得探讨。本文拟从如何寻找策划灵感,用极致思维打造极致产品、掀起"创意风暴"入手,对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活动策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少儿出版社温航在《编辑之友》1993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一个编辑成熟的标志是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独特的风格则源于创造性的编辑构思。编辑的创造在构思选题和审读书稿两个环节上表现得非常活跃。 编辑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能够提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新概念、新原理,新角度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只依靠现成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是要在现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推理、再创造、多维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事物,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新的方法、设想和方案。能否在构思选题中运用创造性思维,除受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思维能力等才能、才气的制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就是首先要有参与的意识和创造的欲望,而这意识与欲望,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事业的热爱。 审读稿件中的创造,也需要编辑人员有积极的参与和创造意识。编辑不能把自己的劳动当成一种被动的和无创造的劳动。如果一个编辑在审读稿件时从未冲动过,那么,他是一个不幸的编辑。 说到创造,不能忘记灵感。创造离不开灵感。编辑的灵感应该说就是日常编辑敏感的升华。职业的敏感度越高,触发编辑灵感的机会就越多,如果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编辑灵感的进发就具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一些记者、通讯员煞费苦心追求新闻写作灵感,然而却极少有新闻写作灵感的光顾。他们为此而苦恼,埋怨自已脑子笨。其实,他们并非脑子笨,而是脑子空,头脑里没有装上多少能激发新闻写作灵感的信息材料,做的是“无米之炊”、“无孕生育”,这样,那怕“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黑格尔语) 储存信息材料与获得新闻写作灵感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基础,是灵感思维过程的起点,后者是建立在信息材料基础之上的大厦,是思维活动中的思想闪光。储存信息材料作为记者、通讯员灵感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4.
魏猛 《青年记者》2017,(27):51-52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是否合乎理性是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重要标准.新闻评论是利用概念、判断与推理论证自己的意见的一种文体,理性是新闻评论突出的特征.新闻评论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理性思维过程,但是并不意味着非理性因素对新闻评论没有影响或者可以忽略.所谓非理性因素,是指主体心理结构上的本能意识以及在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②主要包括动机、欲望、感觉、情感、意志、习惯等精神要素和直觉、幻想、想象、灵感、顿悟等菲逻辑因素.“非理性不是反理性,而是指不完全受认识者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某种精神属性与精神活动.”③从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来看,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选题策划过程中,无论是选题的设计,还是对书稿价值的判断,往往依赖于编辑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假经验归纳和理性演绎等逻辑形式而直接把握当前对象的本质的思维方式.它有时表现为冷静的预感,有时表现为迷狂的灵感.  相似文献   

16.
记者发现新闻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的新闻发现目标包括发现事实真相、发现新闻价值、发现新闻表达方式。新闻发现思维贯穿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并通常表现在四个动态阶段:由新闻线索触发的新闻“灵感”;围绕新闻“灵感”所展开的对事实真相的预测;采访中印证事实真相、修正和确认报道主题;采访中依据报道主题和新闻表达规律发现、收集、挖掘素材。  相似文献   

17.
廖小利 《大观周刊》2012,(52):300-300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恩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18.
田其斌 《大观周刊》2012,(1):159-159
创新是一个教育的灵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目标。创新思维的培养包括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逻辑思维和以直觉、灵感等为主的非逻辑思维的培养。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学者、记者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笔者通过当面交流、书面问答的形式采访了新闻界的学者、记者,就当前业内人士比较关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获益匪浅,整理成篇,共同借鉴。创新策划思路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报道策划思路是在由反复酝酿到豁然开朗的思维兴奋中形成的,策划学理论认为,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广义灵感论”方法和“系统论”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灵感文如泉涌,鸿鹅之篇,则调灵感。它特别受世人宠爱和青睐。为获取灵感,许多人一心只想收获,却不去耕耘和播种;又有许多人,因看不见成绩而访但失望,《止耕耘,于是等到别人收获灵感,只有在一旁艳羡和后悔。灵震,虽闪现在一刹那,但它孕育在事业的土壤里,萌芽在思维的养料上,出现于思索的勤奋中c灵感,这是实践在闪光,是劳动在酝四,是积累在聚集,是学识在显示。灵感,可以使你文思成为丰沛大江,可以使你才华得以充分施展a只要你——经过无数次锤炼,奠定灵感基石。因为劳动的汗水,洗刷了钝感,催生了灵感细胞。告诉你,火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