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62-162
分支和填充结构是两种最基本的纳米结构,可用于纳米开关、纳米存储器以及纳米器件的集成等。化学所有机同体院重点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气流波动法町以制备结构可控的分支碳纳米管。在此基础上,他们选用不同的衬底,实现了铁填充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分支和铁填充碳纳米管形成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5-315
寡聚噻吩既是制备高性能纳米器件的重要功能有机分子,义可用作模型化合物来研究有机电子传输的基本问题,因而其组装行为和单分子性质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小组,近年来系统研究了寡聚噻吩分子的组装规律和组装结构。利用高分辨扫描隧道技术(STM),发现寡聚噻吩分子不仅本身可以形成稳定的组装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4):306-307
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张忠平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家材料工程研究院合作,成功地利用廉价原料、简单的过程在常温下合成了类似生物组织的三维树枝状分枝的纳米花,研究发现,利用生物分子的结构修饰效应可以进一步对纳米花进行构造装饰,衍生出新的复杂纳米构造。该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Chem.Mater.上。  相似文献   

4.
根据纳米锰材料的结构和结构缺陷的特点,运用团簇物理、化学理论的方法,通过研究纳米锰内部原子的排列,电子能带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纳米锰结构中的表面、内部及界面现象,探讨了位错导致层错和形变孪晶的形成原因,为发现和制备新型纳米材料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蝉翼表面结构对细菌细胞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同时基于蝉翼表面纳米结构抗菌性,进一步分析了纳米颗粒与细菌之间的吸附力对抗菌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 背景 具有重要应用功能的新体系和新研究方法,是当代电化学与其他学科实现交叉及电化学本身发展的二个主要研究方向。“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纳米结构电极体系的界面结构和性能”,正是遵循电化学的主要方向,以新型材料或结构、尤其是纳米结构制备电极(包括表面增强光学电极、过渡金属薄膜和表面合金电极、纳米结构半导体膜电极、电活性表面团簇电极);利用电化学现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1):78-79
理化所贺军辉研究组利用前驱体在溶液中的反应性自组装,成功且高产率制备了蜂窝状氧化锰纳米粒子和蜂窝状氧化锰空心纳米粒子、氧化硅纳米囊和有序多孔氧化硅纳米球。前者表现出与纳米结构相关的、显著高于国际同类材料的低温催化降解甲醛的性能,能有效地将有毒的甲醛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而后者不仅可经济、高效地装载药物,而且可实施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3):344-344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所王强斌课题组与武汉病毒所纳米生物学实验室合作,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天然病毒纳米颗粒结构进行改造,实现了病毒纳米颗粒表面特异性功能化,并以此结构为支架,高效构建了病毒纳米颗粒内部包裹一个量子点、表面含有特定数目(1—12)的金纳米颗粒的三维离散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曹则贤教授介绍,今年2月份,他和同事李超荣教授在进行应力工程的研究,用应力驱动制作各种微纳米有序结构,用于制作微电机系统、光子晶体、可折叠电子学器件等。当时他们是把硅氧化物同贵金属银共同蒸发,用来制取各种硅纳米结构,然后用电子显微镜给各个结构拍摄了照片,但由于照片比较多,当时他们并没有在意。  相似文献   

10.
DNA纳米技术是设计和构建具有一定用途的人工核酸纳米结构。DNA纳米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有效设计和构建具有明确功能的纳米尺度的结构和器件。计算机辅助工具是预测、设计、建模以及描绘DNA结构的最强有力的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DNA结构以及识别有效的自组装路径让DNA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在构建纳米结构领域中显露锋芒。文章总结了DNA纳米结构设计的原理,介绍了一些用于DNA结构设计的算法以及一些用户友好软件。同时,对DNA纳米技术中构建DNA逻辑门以及DNA计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纳米颗粒材料制备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结构材料一般由纳米颗粒、纳米晶及纳米薄膜等结构组装而成, 其特异性能也取决于这些基本构成单元,因此纳米颗粒的制备在纳米技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基于“纳米颗粒材料制备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所取得的重要 进展及成果,本文论述了不同结构及组成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形态控制策略,提出了纳 米颗粒化学制备过程的工程特征及放大策略,分析了纳米颗粒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及相关理论 问题,对有待开展研究的领域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12-412
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研究员以及江鹏副研究员等与物理所解思深院士及哈尔滨工业大学蔡伟教授合作,以硫化锌为蒸发源,通过真空热蒸发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出双组份氧化锌纳米带/硫化锌纳米带/氧化锌纳米齿异质结齿轮结构。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这种结构的表征,研究者们发现这种异质结环状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氧化锌和硫化锌晶体的晶格失配所产生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7,(11):7-8
纳米颗粒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对它们的微观结构已经了如指掌。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揭开了科研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金纳米颗粒的神秘面纱。相关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7,(3):12-12
用一根2,4微米长——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40的天然DNA单链当“线”.“绣”出一幅直径150纳米、分辨率6纳米的“中国地图”.2006年最后一期《科学通报》刊登的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用DNA分子构筑高度复杂性纳米结构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半导体纳米微粒在聚合物分子中的原位制备方法、纳米微粒在 体相材料及膜材料中的复合与组装等相关工作,并对复合半导体纳米微粒的结构、性质及应 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1):79-80
理化技术所张晓宏研究组发明了一种高纯度、低结构和形貌分散度的、相对普适的制备一维和准一维单晶有机纳米结构的新方法。这一发明扩展了能够形成一维单晶有机纳米材料的有机分子结构种类,为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的一维生长机制和有机纳米材料形状调控提供了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纳米器件的构筑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利用该方法,通过有机分子结构修饰,实现分子间超分子作用力的强度、方向等的调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1):109-110
一维有机纳米结构的生长及器件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一维有机纳米有序组装结构方面的报道却很少。理化技术所张晓宏研究组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把简单的溶剂挥发生长纳米线和液-液界面的自组装方法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4):307-307
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白春礼、万立骏领导的课题组,以环境和能源需求为研究背景,继在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方面,利用简单、低能耗的方法开发出高效的金属纳米空心球催化剂之后,最近又在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剂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具有高表面积的半导体ZnS光催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大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09-I0010
困扰研究人员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长篇论文,宣布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使人类知道了决定同卵双胞胎存有差异的“30纳米染色质”的结构。困扰世界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突破 我科学家率先解析30纳米染色质高清晰结构 困扰研究人员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长篇论文,宣布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使人类知道了决定同卵双胞胎存有差异的“30纳米染色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法是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制备大面积图案化纳米结构的方法,在生物传感器、海水淡化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AO模板具有众多形貌,其中以倒锥形AAO模板制备的纳米锥结构能够有效地消除菲涅尔反射,被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图案化薄膜的制备以及改善传统光电器件的性能。本文以倒锥形AAO模板的制备及其应用为主题展开文献综述,介绍了倒锥形AAO模板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总结倒锥形AAO模板辅助制备聚合物、金属以及无机非金属图案化纳米结构的具体实验方法。随后,详细介绍倒锥形AAO模板辅助图案化纳米结构在光学减反层、宽谱光吸收体、超疏水表面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总结了倒锥形AAO模板图案化技术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